风雨洞庭 / 韩舸友(美国)

作者简介:

韩舸友,海外诗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法学会会员、贵州省作家協會会员、洛杉矶《美洲文化之声》国际传媒网总编、夏威夷国际文联副主席兼作家协会会长、CCTV艺术栏目顾问、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 —— 东南亚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部分作品被翻译成中、英、蒙等多种文字发表,并收藏于《世界诗歌年鉴》英文版2015年世界77个国家112位诗人诗选和2019年诗选,并进入77个国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图书馆、瑞典皇家图书馆等,著有诗集“情殇〉等等。

自序

岳阳楼、神女峰、桃花源、汨罗江,这些名字曾经留给我最美的记忆,赤水、长江、八百里洞庭湖于我而言,又仿佛一位少女的初恋,失去的和得到的都那样刻骨铭心,永生难忘。不,应该更加丰富更加沉重,无论爱与恨、成功与失败,甚至生与死,都在我的肉体和灵魂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第一次朦胧的爱、第一次被欺骗、第一次受伤、第一次从舷窗里那双冷漠的、看着我在滔天巨浪中与死神搏斗的眼睛,还有常德、岳阳图书馆那两位善良的管理员……

我将自己的名字由可友改为舸友,因为太多的经历,让我感觉这个世界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朋友的,只有船才是我最好的朋友。

水 手

冰冷的甲板上
从婀娜多姿的赤水到长江尽头
一根竹篙撑住天空
任岁月在指缝悄悄溜走

我是一叶帆
注定在江河湖海漂流
汗水绘出云彩
青春的记忆留在生命的尽头

还记得夔门汹涌的涛声
神女峰的俊秀
还记得吴公岩下拉纤的号子
绞滩站前滚滚的激流

谁曾扬帆八百里洞庭
谁曾漫步橘子洲头
谁曾经历岳阳楼下的惊涛骇浪
谁曾痴迷过资江岸边
美女如桃花江般清澈的双眸

我曾用竹篙撑起蓝天
甲板上的露珠洗涤过心灵的伤口
江河的儿子
骨子里铸就大海的豪迈
血管中奔腾着长江黄河的风流

我是水手
那一场梦可以追溯到赤水河的源头
水手
因水而生因水而活
假如生命终结
心灵之舟
也会陪我到天堂的门口
(2023.09.18)

今日岳阳楼(图片来自网络)

风雨洞庭

第一章

记得那一年,我还不满十八岁,一首铁制的大驳船载着我,载着一个年轻人的梦,在拖轮的牵引下,缓缓地驶入湘江,驶入茫茫洞庭。

听说湘资元澧四水一湖,四水涌入洞庭、汇入长江,然后百川归海。看着一望无极的八百里洞庭,烟雨茫茫,我心里一片茫然。也许,对于我来说,人生的旅途从拉开幕布的这一刻起,就注定要在这波涛汹涌,宽阔无边的洞庭湖上挣扎前行,历尽磨难。真可谓前不见希望,后没有退路,”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下”。

洞庭湖真的很美,风平浪静时,蓝天白云,波光潋滟,芦苇荡里,芳草青青,海鸥在湖面上自由自在地徜翔。站在甲板上让人心旷神怡。记得早春的时候,我们将船靠近岛边,去芦苇荡里采摘蒿草,然后将嫩绿的蒿草放进小船仓里腌起来,半个月后,就变成了一道好菜。还有一次,也是春天的时候,船在湖中临时停靠,午间的娇阳照射到甲板上,在船舷边形成了一片阴影,无数的小鱼儿争相游到阴影处嬉戏,我用一棵小竹竿,一条细麻绳,一颗弯曲的大头针就钓了几十条上来,那感觉真爽,在勾上取鱼的时间比垂钓的时间还长,因为鱼实在太多了。晚上我和战友们美美地饱餐了一顿。这也是我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开心垂钓。

桃花盛开的时候,我们的船来到了湘西的桃园县,陶渊明先生所写的桃花园记就在离县城18公里的水溪镇,听说有半天的时间休息,我便给船长请了假,背着黄书包,一个人步行,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爬涉,终于l来到慕名已久的世外桃园。

跨进桃花园,果然如世外仙景。一条小道两旁,粉红色的桃花开满了果园,一直延伸到山腰,山上绿树成荫,小径深处,有半亩梯田,还能感觉到当年陶渊明在这里所体会到的那种超凡脱尘的境界。

站在山顶俯瞰山下,桃花盛开,菜花遍野,清澈的江水蜿蜒东流,江边的水溪和古镇,还有那稀稀落落依山傍水的村寨已经升起的袅袅炊烟。不知不觉中已是夕阳西下之时。我带着依依难舍的心情离开了这个世外桃园,却在心底留下了一片永远的净土。它让我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在纷扰的尘世间始终能保持自己的那样一份淳朴和清高。

岳阳楼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一份情结了,范仲淹先生在岳阳楼记中所描述的洞庭湖景象我都曾亲身经历过。站在岳阳楼上,看浩瀚洞庭,一望无际,“携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辉夕阳,气象万千。”梢有文化,胸藏理想之人,谁能不为之心潮澎湃,意气风发。但那“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的情景却难有人象我那样深切的感受过。只差一点点,我这条小命就被滔天的巨浪吞没。

作者17岁在湘航

那是在一个深秋的下午,航运分局要求我们这些新员工提供一张照片办工作证,我们的船停在岳阳楼下的湖中,因为风浪太大,又下着雨,无法起航,就与十多条船绑在一起,停在湖心。要上岸就必须划上小船,我没有理睬师傅们的劝阻,便独自划船上岸照相。去时还算顺利,回来可就危险了。

我站在岳阳楼下的沙滩上看着一望无极的洞庭湖,“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宋范仲淹记岳阳楼记)

驳船群离岸大概有一百多米的距离,风大浪急,我判断西吹的大风和东流的湖水会形成相互抵消的态势,小船划向湖心时,应该呈直线行进。于是我以90度角向驳船划去。没想到,这个错误的判断差点把我送进湖里喂鱼了。我忘记了小划子没有帆,再大的风对它都不起什么作用一离岸,东流的湖水就慢慢的把小船和我逼往下游,我拼命地摇着单桨,想在划子被冲进江心前靠上船队。但是,水流虽然不算太急,但湖面太宽,划子还是在快要靠进穿队时,缓缓地掉到了船尾漂向湖心。浊浪滔天的洞庭湖天昏地暗,一望无极。小船一但漂进江心,我们都将被湖水吞蚀,葬身鱼父腹。

危急时刻,18岁的我竟然如此冷静果断,反映敏捷,而且技术熟练,在划子漂往湖心,离上游船尾五米左右的危急时刻,我抓住最后的一次救命机会,丢掉划奖,伸手抓起舱里的长篙,几步跨到船头,然后将手中的长篙使劲飞出。三米多长的篙尖的抓钩刚好抓住上游船尾的船舷,双手刚好握住篙尾。我尽量抓紧长篙,一点点将划子往上游驳船靠拢。好悬,这一篙要是有一点偏差,后果不堪设想。

作者在湘江橘子洲头

在我的奋力拼搏下,终于靠上了驳船的船舷。我稍微松口气,然后将长篙放下,用双手抓住驳船的突出部位,一点点地将划子从两条船的缝隙中往上游摞。我的船在几排船的上游,距离虽然不远,但是在上下船的缝隙中往上走,只要稍有不慎,就会连人带船一起被冲入驳船船底。结果也就可想而知。幸运的是我竟然安全回到了船上。这是我工作不到三个月发生的故事.在我的小船靠近我的船舷的时候,偶然看见一个人在船窗里偷偷地看着我,面无表情。我看不出他的任何关心和着急,反而觉得他是希望我被波涛吞噬,那种感觉让我终身难忘。也许,这就是我第一次体会的人性善恶吧。

第二章

洞庭湖的深秋好冷,特别是寒流来袭的时候,刺骨的寒风夹着冻雨,落到冰冷的甲板上,即使穿着棉衣,也会慑慑发抖,在甲板上工作,一不小心,就会掉进湖里。到了晚上变倦缩在船舱里,听着窗外的湖水拍打船舷的声音,在紧张和恐惧中入睡。我们公司派了六百多学员在湘航实习,没有多久就听说长沙港的一位同事在航行途中因晚上睡在底舱,驳船触礁后没来得及跑上甲板而葬身湖底。所以我们常常戏称自己是半截埋在水里的人,睡觉都得睁着一只眼睛,随时准备往甲板上逃命。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船队正在资江上航行,我们也在底舱休息。突然听见甲板上一片混乱的脚步声和人声,我也赶快从舱里爬上来。前甲板上,船长和师傅正在紧张的忙碌,原来是前面的拖驳已经触礁,正在下沉,如果不立刻解掉我们船上的钢缆,我们的船就会被拖入江底。可是连接的钢缆太紧,根本解不开。万分危急的时候,张师傅看见我,用他那很难懂的湘西话叫我:“小韩,赶快把铁亮拿来,”我没听懂,连问几遍,“你说什么,什么铁亮”?风声雨声加上吵闹的人声,根本听不清。张师傅没时间理我,自己跑去拿了过来,我一看,原来是手电筒。呵呵,我后来分析,那时候,湘西还是一个很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语言表达上非常质朴,对一些物品他们是用最简单的表达方式,比如手电筒,因为是用金属做的,又可以发光,所以就叫它铁亮。

经过将近一个小时的搏斗,钢缆被船上备用的利斧砍断,与前面的触礁船分离,我们的船终于脱离了险境。站在夹板上,看着前面的船渐渐下沉,寒风侵体,雨水和着汗水往下淌,心里不知是庆幸还是惊恐。

没有多久,更大的悲剧就降临到我自己身上。

那是在寒风凝冽的冬季,我们的船临时停泊在元江下游的成播洲,由于我们这些水手吃住行都在船上,所以不仅是水埋把截,而且长期远离泥土,以至于皮肤特别干燥。为了能吸一些地气,船靠岸时,我们都会弃船上岸,去扯点地气。船靠岸后,我和师兄敖明琪一起上岸。由于跳板不够长,有半截支在水里,过去时必须从跳板跳到岸上。我起跳时脚下一滑,身体飞起后重重的摔在跳板上,十二胸锥压扁性骨折,底锥严重受损。

我疼得在水里哭喊挣扎,师兄和师傅把我从水里扶起来,送到乡卫生院诊疗。医生给我看了看,开了几颗去痛药和消炎药,回到船上,敖师兄拿出自己的药酒给我搽,说是要让药能有效,使出了吃奶的力气给我按摩。老天,这无疑是雪上加霜,我的脊椎重伤后又差点被捶打散架。

重伤之后,无钱看病,即使有钱也没法医治,因为我的家在船上,岸上无处可住。没有谁来关心我的伤势,我只能在没有治疗的状态下躺在船舱里,带着重伤干一些轻松的活。还得看船上同事的白眼。

十一月深秋的一个晚上,船在宽阔的洞庭湖上静静的前行,细雨飘洒在冰凉的甲板上,又湿又滑,没有繁星的闪烁,没有月光的抚慰,我独自站在前甲板上,思念着故乡的亲人,流着辛酸的眼泪写下了人生中第一首最伤感的歌词,洞庭泪:

图片来自网络

洞庭泪

眼前还闪耀着山城的灯火
心里还追忆着往日的欢乐
家园里父母的慈爱
校园里同学的欢歌

啊. 那里有美好的生活……
那里有唱不完的颂歌……
遥望眼前的荒山
眼泪流成脚下的长河
满腹的忧愁谁人知啊
满腔的衷情向何诉
只有孤船伴随我
只有寂寞缠绕我……

高飞的大雁啊
你快带给我家乡的欢乐
汹涌的波滔啊
你快冲去我心中的寂寞
我愿用这滔声
将这愁歌冲破
我愿用这滔声啊
将这愁歌冲破……

1977.11.于洞庭湖上

第三章

无论在哪一个时代,每一个跨出家门校门的年轻人都揣着各种各样的心情步入社会。离开父母管束的那种自由,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的茫然和困惑,第一次成功的喜悦,第一次失败的打击,第一次恋爱的感觉。然而,回顾当年,我感觉自己的无数个第一次带给自己的,却不是欣喜,不是快乐,而是无数的烦恼和伤感。我也有过很多的第一次,每一次留下的都是一道道或深或浅的伤痕。

在即将参加工作之前,第一次被一个漂亮的初中女孩子追求,我陪着她在街上走了两个小时,真诚的开导她不要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要好好学习,争取读高中,考大学,使自己将来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第一次想追求一个女同学,却被别人婉拒。第一次受伤却无人关心,第一次告诉领导和师傅自己要考大学的梦想却从此被打入另类而倍受冷落,第一次为了挣钱在大年初一与十多个搬运工打群架,第一次去帮助别人却上当受骗而天天想去烧骗子家的房子……

作者在普林斯顿巡洋舰上

值得庆幸的是,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虽然是在十年内乱的环境中长大,却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父亲早年就读于香港达德学院,师从张谰,黄炎培,乔冠华等著名人士,后参加中共地下党,从军二野,解放大西南,解放后长期从事教育管理工作,是有口皆碑,倍受尊重的教育局长。即使在十年内乱的时候,在第一个被打倒揪斗,长期关牛棚的艰难岁月,也没有忘记对子女的教育,他总是那样开朗大方,正直善良,即使自己受了再多的委屈,也从没有怀疑自己对共产党的忠诚,没有放弃自己的信仰和原则。母亲也是富家千金,民国后期的女中学生,唱着抗日救忘的歌曲长大,解放后三个女孩相约步行一百公里来到遵义市参加解放军,先在军大五分校学习,后来成为军分区文职参谋。多年后,她们三个女孩,一个当了市委书记,一个当了妇联主任,只有我的母亲在仕途上没什么建树,却跟父亲一起,含辛茹苦培养了一群作家,教授,科学家,公司老板。两个在美国生长的外孙参加全美会考,都轻松拿到了美国总统提名奖,高一就给大学生补习数学。外孙女在加拿大,大学毕业后进入全球排名前三位的顾问机构益普索公司工作。国内不满十二岁的外孙,师从我国围棋九段高手郑洪先生,还去泰国参加了国际比赛。说不定我们这个家族以后也会出一个围棋大师呢。

说实话,我觉得我的父母比很多人都伟大,都更有成就,我为有这样的父亲母亲而娇傲。他们不象很多父母,利用权利去帮助孩子,也没有金钱去支持儿女,但他们留给了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那就是正直善良,信仰坚定,勤奋好学,不懈追求。我们今天的所有成绩和下一代的健康成长,点点滴滴都凝聚了父母一生的心血。

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父母的言传身教,让我们几姊妹从小就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方式,使我们这些儿女一生受益无穷。无论是在洞庭湖的那段艰难的日子,还是在后来人生道路上所经历的更多的挫折和委屈,我们都能象父亲的思想一样,对自己的前途和事业有着坚定的信心。从而为自己的信仰而坚守,而不懈地努力追求。

作者与美国滨海战斗舰舰长的合影

正是从小接受的教育和十年内乱中经受的委屈甚至屈辱,使我学会了追求事业,挫折时学会了坚强。那时候,船一靠码头,我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图书馆,因为没有借书证,只能在阅览室看书,我便经常泡在那里,以至于和管理员都成了朋友,他们主动帮我借书,甚至可以带回船上,看完后再还回去。还记得那时侯读过的书籍除了文学作品,还有范文谰的中国通史,艾思齐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假如别人参加高考是在正规的学校培养出来的话,我却是在图书馆和船舱里自学出来的,不是背着复习提纲,而是抱着这些文学和理论名著考上的大学。

第四章

在湖南湘江航运公司的八个月培训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可我却经历了人生中最艰难的第一个阶段,经历了人生中无数的第一次,有兴奋,有快乐,有孤独寂寞,有幽怨,甚至有身心受到的严重伤害。也是在这样的艰难环境中,我学会了忍耐和承受,学会了坚持。身处社会的底层,亲身体会到他们的辛苦和无奈,甚至被社会歧视和忽约的状况,更让自己拼命的读书学习,更坚定了自己参加高考,改变环境和命运的决心。

多年以后,作为大学里的一名资深教授,一家普通企业的懂事长,我专程开车来到这片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土地,常德港,岳阳港,长沙港,还有后来在那里工作和生活了将近一年的湖北嘉鱼造船厂,每到一地,我都会静静的站在长堤上,久久不愿离开。我多想看看我的战友,看看我的码头,看看那艘曾经和我相依为命的小船。还有那湖心自由徜徉的海鸥,那一望无际的芦苇荡。

遗憾的是,浩瀚的八百里洞庭湖,已经没有了夕日的繁荣景象,曾经各种船只往来穿梭,汽笛声声不绝,码头人潮涌动的热闹场景已经不复存在。只有岸边高楼大厦错楼有致,沿江大道上车水马龙。它们在告诉我,我曾经工作和生活的那一片土地已经成为过去,中国这些年经济的发展已经使船只作为内地主要运输工具的时代成为历史。特别是我曾经相依为命的那种小船早已被越来越先进的交通工具所淘汰。

作者与美国某大型登陆舰军官在舰上

当我开车来到湖北的嘉鱼县时,已经是黄昏时分,这里的变化同样很大,完全是一个现代化的小城市,过去的那一条狭长的街道,那个我们曾经住过很久的政府招待所都已经永远的留给了历史。街上非常热闹,一片繁荣景象,就连警车都是美国的福特,还涂上了美国式的警用颜色。我去寻找曾经工作过的嘉鱼造船厂,没有找到,又返回城里向警察求助。热心的警察开车带着我重新来到江边,这时,夜幕已经降临,顺着警察所指的方向,我终于看见了船厂的轮廓。

当年繁忙的船厂,现在却是一片冷清,远远望去,厂房已经非常陈旧,凌乱不堪,走进厂区,只看见两三户人家住在简陋的平房里,窗户里透出昏暗的灯光。我试着敲开一户人家,向他打听两个老朋友的消息,但却一无所获,最后只好遗憾的离开。

经过一个寒冷的冬季,春天终于来了,当我和赤航的战友周小平一起告别洞庭湖,前往湖北接船的时候,我已经感觉筋疲力尽,虽然只有短短的八个月,却仿佛了过了八年,甚至更长的的时间。在这样一个春暖花开的时候,洞庭湖上春意昂然, 正如宋代著名文学家范仲淹先生在岳阳楼记中所描述的:“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沈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可是我心里却没有快乐,也没有悲伤,没有任何的难舍之感。我背着简单的行李,只是默默地回头看了一眼,岳阳港还是那样繁忙,谁也不会去注意到两个普通的水手的影子消失在火车站那茫茫的人海中。但是,美丽的洞庭湖,这留给我无数伤痕的土地,却从此成了我一生的眷恋和回忆。
(2011.06.07 于贵阳)

《美洲文化之声》简介:

《美洲文化之声》国际传媒网(Sound of USA)成立于2016年,是美国政府批准的综合网络平台,主要从事华语文学作品的交流推广。目前已与Google、百度、Youku、Youtube 等搜索引擎联网,凡在这里发表的作品均可同时在以上网站搜索阅读。我们致力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同时提倡文学创作的思想性和唯美主义风格,为世界各地的华语文学作品交流尽一份微博之力。同时,美洲文化之声俱乐部也正式成立,俱乐部团结了众多的海内外知名诗人、作家和评论家,正在形成华语世界高端文学沙龙。不分国籍和地区、不分流派,相互交流学习,共同为华语文学的发展效力。“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倾听世界美好声音”,这是我们美好的追求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总顾问:森道.哈达(蒙古国)

顾问:蓬丹(美国)、李发模(中国)、段金平(美国)、周愚(美国)、祁人(中国)、谭五昌(中国)、张素久(美国)、林德宪(美国)、唐成茂(中国)、萨仁图雅(中国)、周占林(中国)、北塔(中国)

总编辑:韩舸友(美国)

副总编辑:冷观(美国)、Jinwen Han(美国)、雲锦(美国)

中国交流中心主任:夏花(中国)

编委:韩舸友(美国)、冷观(美国)、雲锦(美国)、Jinwen Han(美国)、Yimeng Han

助理编辑:Yimeng Han(美国)、Shenghao Ye(美国)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