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岩放歌诗歌赏析/捍士(中国)

旷世作品里的作品和诗歌王国里的王国
——读灵岩放歌《阳台》为例

阳台(原诗)
文/灵岩放歌

那是个迷人的地方
紧靠着湖畔
留下许多翠鸟的叫声
我的记忆停留在那一截日子里
你在,阳光明媚
你不在,阳台也不在
我这里只有六平方
只能靠在窗口,遥望
聆听,远处的翠鸟
掠过茫茫的水面
在那一阵清脆的声音里
借一个温馨的阳台
我看见你的身影靠在栏杆上
发出翠鸟一样清脆的笑声

    “有的东西啊,纸上得来终觉浅;有的文字啊,字字句句都是体验…”我突然的感想!

      一位优秀的诗人和作品,应富有人性、神性和诗性。灵岩放歌就是这样其中一位!之所以这里用“一位”而不用“一个”,是有原因的。以前我的美术启蒙老师对我讲“一张画,就像还是一张纸,不能算是画;算是画,就应该说成一幅,这样才够准确”…此诗作画面丰富,诗意飘扬,感情的浓度和纯度等都很高。
诗虽取名《阳台》,可不见“阳台”,阳台在诗人心中,现实中并没有(只有六平方的小房间,有个窗口)所以靠着窗口就似乎有了阳台,看见心中的她倚在栏杆上,一切在阳光下都变更美好了,所以这阳台与翠鸟一样都是理想的化身
还有,为什么用运方的翠鸟,翠鸟是美丽的,五彩缤纷的,也是理想的境界,加上是远方,诗与远方!很明显这就是诗歌,就是理想
沒阳台如何“借一个?现实只有“六平方”!靠在窗口却也拥有阳光,也能“发出翠鸟一样清脆的笑声”…人与诗的境界可见其高度!“六平方房间的狭小空间…可想那应是一段怎样的生活图景及艰辛的岁月,也许这就是诗的源泉。
      我说的“人性”:①纯——不含功利得失之心;②我——大我与小我,有我与无我;③真情——真善美、思想感情等。“你在,阳光明媚/你不在,阳台也不在”…可是,“人性”在;“你”是哪个?诗,多意,这个“你”感情很浓,真挚和热烈;直白的对比句下却很有深意,也很有孤单的镜头感,理想的状态便是“你在”,阳光就会明媚,另一半和风景都在,自然很美好;“你不在”阳台也就不在,另一半和风景(翠鸟)等不在了,“阳台”象征狭小且最有诗意的地方,那么就更不会存在了,何况还是没有阳台的小房间;更显诗里的“人性”……
何又为“神性”?“神”是“人”的再“升级”。西方传统诗歌喜欢或习惯直接用“神”代替“人”入诗,从而提升诗的质量与凸显“话语”及话语的“地位”崇高…西方写有“神”的诗作,思维方式就是把“我”当作“神”——“以我观物”,请“神”帮忙,把自己融入和定位成神。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刚好相反,所以呈现出来的诗歌作品“神”也表现不同——我们是“以物观物”为主,我们的先贤会从各个方面来描写所写之物,从而提升和显示出人与物的“神”(神情、仙境等)来;“人”才是中心,反而会把神当人,更不会看到“神”字,却会看到超凡脱俗的品质等。当然,有不同就有相同,相同就是都想“十全十美”塑造和呈现出“旷世作品”,这个“作品”是作品,也是“人”等。
这首《阳台》的“阳台”开始,直到最后一句,就含有“神性”——“阳台”为“神物”、“翠鸟”为“神”、“发出翠鸟一样清脆的笑声”——也是前面说的“人,才是中心、超凡脱俗的品质”…“翠鸟”(自由自在、美丽动人,活泼可爱、小鸟依人,翠鸟与人是合二为一的写法与隐喻等)这也是一种“把神当人、不会看到‘神’字”的手法及思维。“神”是一种理想或敬畏,所以我们看不到“神”的存在,但能强烈感受到理想等“神”存在的原因。中国诗人不喜欢或不习惯写“神”是因为神仙也是人;文化的不同,我们神仙的话语很多时候没有人的话语有力量和实际;还有诗的“意境与留白”等…所以,“神性”只在“心里”和“意念”里有。
“诗性”很简单,同时也很难。既然是诗歌就少不了诗性,即使不是诗歌,少了“诗性”也就少了灵魂和生命及其精神意义。诗歌作品里的“人性”也好,“神性”也好,归根结底也是“诗性”。“诗性”是广义的、美好的,甚至苦难的——“诗”字的演变,就有“指祭祀中伴随着某种动作、音乐、歌诗和舞蹈的一种特定行为的意义”到“文学的一种体裁,言说心志、抒发情感的押韵文字”等,可见“诗”最初就带着“苦难”与人们的“祈福”(心愿)等。
灵岩放歌的笔名看着也很有“诗意”,也是一种“心志”的体现。“那是个迷人的地方/紧靠着湖畔/留下许多翠鸟的叫声”诗意很美,画面和留下的想象空间都很生动…而且直抒胸臆的写法也很有冲击力和震撼性效果,都有达到。“我的记忆停留在那一截日子里”一句是承上启下,同时也是单独可以存在的诗人内心写照。
“只能靠在窗口,遥望/聆听,远处的翠鸟/掠过茫茫的水面”这句,有无奈的写照同时也是积极的追求;“只能”就是无奈,“靠在窗口”就是距离,同时“阳台”也是侧现和期望(如果有个阳台延伸,那么就更有了一种靠近、亲近、拥抱和融入自然的满足与场景),“遥望”就会略有美中不足;“聆听”也是尽可能感受与融合,“远处的翠鸟/掠过茫茫的水面”便是“生机”,画面才鲜活,“茫茫的水面”才能借景抒情…都不失人性、神性、诗性;诗人也是在对前人经典诗歌的自觉传承与不破坏“诗性”,在“自我”的营造着“诗歌王国里的王国”。我都深深被其感情与精神折服!
“我看见你的身影靠在栏杆上/发出翠鸟一样清脆的笑声”记忆与画面则是深深镶嵌在了诗人的脑海里、出现在眼前,或眼前出现了幻觉。诗人能让你看到他的一举一动、每个想法,特别是细微和细腻与迷人的那部分…我总感到“诗人他正看着自己的身影或所爱之人的身影靠在栏杆上,发出翠鸟一样清脆的响声”,有种蒙太奇的奇妙融合,使“没有的栏杆”有了、“你的身影”也有了、“翠鸟一样的笑声”也有了!
“翠鸟一样的清脆的笑声”让我想起了我也特别有感触和想写或记录与分享的一幕——“有一天和往常一样下班,一个陌生的女同事在衣柜旁发出了‘鹅’笑声,可能是她认识的人问她‘你怎么那么开心’?她说‘下班了就是很开心啊’。我感受到她笑得很纯粹,一种久违的笑声的感觉…下班也就代表自由和轻松自在,所以我问自己的‘现在什么事情才能发出如此笑声呢’答案就在那一刻大笑出声的人的各种心境里,下班就是开始,或许她就像诗人里的那个阳台期待的人,‘她’到了,翠鸟般清脆的笑声可能也就出现了……”
所以,“有的东西啊,纸上得来终觉浅;有的文字啊,字字句句都是体验…”也是我累积下的一种感想,更是触动下的心声。前者有种渴望,后者有种辛苦!

2020年8月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