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泥河唐诗之路提升之约在西安举行 / 周吉灵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这是幼时李白经过陕西略阳县白水江镇青泥河最纯真记忆。
2024年12月24日,由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陕西省唐诗之路产学研文化发展研究院、略阳县委县政府共同举办的白水江镇唐诗之路文化提升座谈研讨在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召开。来自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陕西省唐诗之路产学研文化发展研究院、陕西省文物局及略阳县的领导和专家学者近30人参加了一场共赴唐诗之路的文化提升之约,共同探讨白水江唐诗小镇青泥河唐诗之路建设提升工程。
座谈研讨会前,与会领导专家参观了中国工程院张锦秋院士馆,欣赏了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华厦建筑设计院的陕西历史博物馆、曲江大唐芙蓉园等诸多国内外顶尖建筑设计精品,感受了中国建筑设计的恢宏大气之美。
座谈研讨会上,中国建筑西北设计院(华筑设计院)院长赵越、陕西省略阳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宏、略阳县政府副县长郑莉等先后发言;陕西省唐诗之路产学研文化发展研究院、略阳县文化旅游局、县文化馆、略阳县白水江镇先后就文化旅游发展和白水江镇青泥河唐诗之路建设提升工程进行了发言;与会的国际诗人联合会会长王芳闻、中国林业生态作协理事周吉灵、汉中市文艺评论协会副主席高晓静以及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陕西省文物局等方面专家分别就白水江唐诗小镇和青泥河唐诗之路进行了研讨,对白水江唐诗小镇唐诗之路提升提出了精辟的真知灼见。尤其是国际诗人联合会长、陕西省作家协会原秘书长王芳闻提出的“让李白手植银杏树下的《蜀道难》走向世界”研讨发言将会议气氛推向了高潮。陕西省唐诗之路产学研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孙毅主持了座谈研讨会。
略阳县地处陕甘川交界地带和秦蜀古道要冲,境内白水江镇的青泥河青泥驿是李白于公元705年由吉尔吉斯斯坦碎叶城随父李客回归祖籍天水,进而定居四川彰明时手植银杏树之地,现在李白手植银杏树枝繁叶茂,考证已有1300多年历史,青泥河、青泥岭也经令诗圣杜甫、画圣吴道子等历代诗人墨客流连忘返,创作了至今还熠熠生辉的《水会渡》《三百里嘉陵江风光图》等旷世杰作,遗留着独一无二的李白手植银杏树、青泥河、水会渡、道子纹石等珍贵地标文物,至民国前仅白水江镇就有上百名文人写下了200多首篇著名诗画歌赋,特别是在唐代途径青泥河的李白、杜甫、韦应物、温庭筠、王勃、高适、欧阳詹、李商隐、郑谷等诗人一路高歌,走出了一条闻名遐迩青泥河唐诗之路,近年来略阳县与白水江镇连续举办了两届唐诗之路中秋诗会,成立了嘉陵江唐诗文化旅游联盟,西安唐诗之旅组委会和陕西省唐诗之路产学研文化发展研究院先后组织了到略阳县白水江镇青泥河的唐诗之旅与唐诗之路提升调研活动,使白水江镇唐诗之路声名鹊起。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是建国初期国家组建的六个大区甲级建筑设计院之一,1980年以来,获国家级、部省级优秀设计150余项,获国家专利18项,获国家、部省级科技进步奖50余项,设计了一大批闻名中外精品工程。他们前瞻性介入白水江唐诗之路前期设计策划工作,为唐诗之路提升工程注入了新鲜活水。
白水江唐诗小镇青泥河唐诗之路提升工程通过这次研讨,汇聚各方面领导、专家智慧,为青泥河唐诗之路高起点建设开了好头、迈开了大步,必将为白水江唐诗小镇创意建设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美洲文化之声》简介:
《美洲文化之声》国际传媒网(Sound of USA)成立于2016年,是美国政府批准的综合网络平台,主要从事华语文学作品的交流推广。目前已与Google、百度、Youku、Youtube 等搜索引擎联网,凡在这里发表的作品均可同时在以上网站搜索阅读。
我们致力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同时提倡文学创作的思想性和唯美主义风格,为世界各地的华语文学作品交流尽一份微博之力。同时,美洲文化之声俱乐部也正式成立,俱乐部团结了众多的海内外知名诗人、作家和评论家,正在形成华语世界高端文学沙龙。不分国籍和地区、不分流派,相互交流学习,共同为华语文学的发展效力。
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倾听世界美好声音,是我们美好的追求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总顾问:森道.哈达(蒙古国)
顾问:蓬丹(美国)、李发模(中国)、段金平(美国)、祁人(中国)谭五昌(中国)、张素久(美国)、林德宪(美国)、萨仁图雅(中国)、周占林(中国)北塔(中国)
总编辑:韩舸友(美国)
副总编辑:冷观(美国)、jinwenhan(加拿大)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创作艺术总监:张琼(美国)
国际交流中心总监:芳闻(中国)
中国交流中心主任:夏花(中国)
编委:寒山(韩舸友/美国)、冷观(美国)、jinwenhan(加拿大)、安菁(澳大利亚)、伊萌(美国)、张琼(美国)、芳闻(中国)、夏花(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