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一种拯救的力量/顾艳(美国)

作者简介:

国家一级作家,文学教授,博士,1980年考入浙江大学中文系。1981年3月,在《北方文学》发表处女作。1993年5月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97年访学于伯克利加州大学、夏威夷大学,1999年被浙江省评为浙江1949至1999当代作家“五十位杰出作家”之一,曾任浙江省作家协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2009年至2012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访学、演讲和生活。已出版著作28部,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灵魂的舞蹈》《辛亥风云》《荻港村》,短篇小说集《无家可归》《艺术生涯》《九堡》,诗集《火的雕像》、《顾艳短诗选》,散文集《岁月繁花》、《一个人的岁月》,以及译著《程砚秋与现代京剧发展研究》等。现旅居美国华盛顿特区。

诗歌:一种拯救的力量/顾艳(美国)

在我的阅读和写作生涯中,冯至是我的启蒙老师又是我成长的引路人。1980年,我考入浙江大学中文系,与诗社同学兴趣很浓地写着一首首短诗,但不久便感到迷惘和困惑,不知道自己写的是不是诗?忽然有个黄昏,我收到冯至先生亲自寄赠给我的《冯至诗选》。这本《冯至诗选》是1980年8月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1981年1月17日,冯至在扉页上为我题字:“我读了你的三首短诗,它们是青年人心灵里迸发出的火花。你很有才情。”

我又惊又喜,被眼前出现的这本《冯至诗选》,以及扉页上的题字感动着,连翻书页的手都颤抖了起来。我知道冯至先生在文学与学术研究上的成就,不论在国际和国内都享有极高的声誉;而他更是一位杰出的抒情诗人,也是极少数能从深刻的精神层面,感悟到现代困境的中国知识分子。

图片来自网络

那年在我精神最迷惘的时候,得到了冯至先生寄赠的《冯至诗选》、题字和信,如获至宝。其中,有一首《蛇》我特别喜欢:“我的寂寞是一条蛇/静静地没有言语/你万一梦到它时/千万啊,不要惊惧/它是我忠诚的侣伴/心里害着热烈的乡思/它想那茂密的草原/你头上的、浓郁的乌丝/它月影一般轻轻地/从你那儿轻轻走过/它把你的梦境衔了来/像一只绯红的花朵。”我被这首充满音乐和艺术韵味的诗歌深深打动,爱不释手地反复阅读,体会着诗中的隽永、象征和优美的意境。这给我迷惘,苦闷的内心起到了极重要的作用,仿佛是一种拯救的力量,我忽然顿悟。

不久,冯至先生又给我寄来重版的《十四行集》。那是1949年1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水星丛书》之一种。他在信中说:“这是一本旧书,希望你喜欢。”我深深感动,怀着一颗敬畏的心,首先阅读了他自己写的序言:“我采用了十四行体,……纯然是为了自己方便。我用这形式,只因为这形式帮助了我。正如李广田先生在论十四行集时所说的,‘由于它的层层上升而又下降,渐渐集中而又解开,以及他的错综而又整齐,它的韵法之穿来而又插去。’它正宜于表现我所要表现的事物。它不曾限制了我活动的思想,只是把我的思想接过来,给一个适当的安排。”

图片来自网络

说实话,在没有读冯至先生这部《十四行集》之前,我根本不懂十四行诗。在他的指点下,我才知道十四行诗和中国律诗绝句一样,需要抑扬顿挫,铿锵有声的音乐感。每个音步有一轻一重两个音节。斯宾塞体、莎士比亚体要求每行五个音步,十个音节,而彼得拉克体要求十一个音节。明白了这些技术要领,我阅读冯至先生的《十四行集》,仿佛找到了开门的钥匙;并从他的诗集里走近了梵高、鲁迅、杜甫、歌德、蔡元培;他们都用自己精神上的创造,扭转了生命颓势而成为巨人。

我尤其喜欢冯至先生献给梵高的十四行诗:“你的热情到处燃起火/你把一束向日的黄花/燃着了,浓郁的扁柏/燃着了,还有在烈日下/行走的人们,他们也是/向着高处呼吁的火焰/但是初春一棵枯寂的/小树,一座监狱的小院/和阴暗的房里低着头/剥马铃薯的人:他们都/像是永不消融的冰块/这中间你画了吊桥/画了轻倩的船:你可要/把些不幸者迎接过来?”

这首以《梵高》为题的作品,无论从技巧和情感都炉火纯青。梵高惨淡的人生与辉煌的艺术,在诗人的描绘下充满内部张力,呈现了画家孤独磨难的一生。其实,诗人不仅懂得梵高,也懂得孤独。他在《十四行集》中,从孤独与承担、孤独与生死等几个方面,表现了孤独的主题;但他强调孤独的同时,也强调交流。他认为交流不仅是人与人之间,也存在于人与物之间的交流。他在诗中说:“我们走过的城市、山川,都化成了我们的生命。”

除了孤独、交流,冯至先生在《十四行集》里还有死亡的主题。如何面对必然的死亡,超越孤独,克服虚无是诗人首要的精神追问。我从《十四行集》里感悟到1941年的冯至先生,其思想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视野更加开阔,认识更加深刻,也更加关注国家、民族、人民的命运和人类、宇宙的发展。

图片来自网络

因此,我阅读冯至先生赠我的这两部诗集,常常感到一种高贵,一种富有生命力的诗歌就像太阳那样照耀着我,把我从平庸的思想里拯救出来。从此,这两部诗集就是我的阅读经典。我时常会拿出来重温学习,即使出差也必定带上。

那些年,我阅读了冯至先生的全部著作:有诗集、散文集、历史小说、传记,论文集,还有译著等。1988年9月至1989年6月,我在浙江大学德语中心跟随薛菲教授学习德语。这使我感悟到冯至先生对我所产生的影响与意义。他的确是我喜欢的纯正而严肃的知识分子诗人和学者,亦是我精神上的导师。

1993年2月中旬,我从海口参加全国著名作家椰城笔会结束后,飞到北京去探望病中的冯至先生,然而非常遗憾,冯至先生就在我飞到北京的前一天,即1993年2月22日14点20分停止了呼吸。我不愿相信这是真的,眼泪夺眶而出,可事实他已离我们而去。我从书包里取出他赠我的这两本诗集,扉页上他写给我的一个个字,依然是那么鲜活,那么富有生命力。

如今,我再一次阅读冯至先生的诗歌:“我们整个生命的承受/狂风乍起,彗星的出现。”我的眼泪依然会汩汩地流淌下来。是的,在一行行诗文中,先生高尚的情操与生命的光辉,一直鼓励着我攀登一个又一个高峰。
(2021年7月16日于华盛顿,载2021年11月16日《今晚报》)

此图像的alt属性为空;文件名为WeChat-Image_20210528221733-1.jpg

美洲文化之声》简介

《美洲文化之声》国际传媒网(Sound of USA)成立于2016年,是美国政府批准的综合网络平台,主要从事华语文学作品的交流推广。目前已与Google、百度、Youku、Youtube 等搜索引擎联网,凡在这里发表的作品均可同时在以上网站搜索阅读。我们致力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同时提倡文学创作的思想性和唯美主义风格,为世界各地的华语文学作品交流尽一份微博之力。同时,美洲文化之声俱乐部也正式成立,俱乐部团结了众多的海内外知名诗人、作家和评论家,正在形成华语世界高端文学沙龙。不分国籍和地区、不分流派,相互交流学习,共同为华语文学的发展效力。“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倾听世界美好声音”,这是我们美好的追求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此图像的alt属性为空;文件名为image-3.png

总编:韩舸友
副总编:李学、冷观、Jinwen Han
编委:韩舸友、李学、冷观、Jinwen Han、王喆、王柯、阮小丽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