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剧作家黎锦扬、女性画家周炼霞、音乐家黄自 / 彭南林(美国)

作者简介】彭南林(Arthur Peng):美籍华裔作家、演员、中英双语主持人。曾发表多篇散文、诗歌、小说、剧本。出版《英汉人类学辞典》。曾参与多部电影长片短片和舞台剧的演出。中英文主持上百场活动。曾任北美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两任会长。现任监事。北美华文作家协会2016-2023秘书长。美国好莱坞电影学院副院长。 北美华文作家协会副会长。

献给剧作家黎锦扬女性画家周炼霞、音乐家黄自 / 南林(美国)

五月是美国亚太裔传统月,2025年5月24日,为配合美国优优表演艺术团以音乐舞台剧的形式,致敬并颁发金花奖给以下三位杰出的中国人:

文化巨匠——黎锦扬先生(C.Y. Lee),作为将中国故事带入美国主流社会的先锋剧作家,黎锦扬以小说《花鼓歌》闻名于世,并在百老汇创造了亚洲面孔登上主流舞台的历史。他的作品,不仅是文学的里程碑,更是中美文化交流的典范。

周炼霞是中国民国时期杰出的女性艺术家,她集书法、绘画与诗词于一身,尤以工笔花鸟画闻名,被誉为中国近代画坛上最具代表性的独立女性之一。
黄自先生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的开创者之一,他将西方的和声体系、作曲技法引入中国,开创了融合中西、兼容诗意与结构的艺术歌曲风格,奠定了中国现代音乐教育与创作的基础。

笔者在此《美洲文化之声》国际传媒网将以诗歌的形式致敬这三位金花奖获得者:

剧作家黎锦扬
他从湘江的水色走来,
却将笔触留在了哈德逊的波光里。
黎锦扬,一个名字,
在字里行间架起桥梁,
在异乡之上点亮东方之灯。

他写《花鼓歌》,写乡音未改,
写思念也写自由,
写移民的困顿与希望,
让百老汇第一次听见亚洲的声音,
第一次,看见黄皮肤的主角
不再是背景,不再是他者,
而是舞台的光。

他不是翻译者,
他是造梦者。
用小说和戏剧的骨架,
撑起中美之间一座活生生的灵魂之桥。

他的文字,不是低头诉苦,
而是昂首对话。
不讨好,也不激愤,
只是从容地说,
我们来了,我们在这里,
我们也能跳舞,也能歌唱,
也有故事,值得你倾听。

在那个陌生的国度,
他让“花鼓”响起,
响得那么久,那么远,
直至今日,仍在年轻人的心中回旋——
谁说文化不能跨越,
谁说故事没有翅膀?

黎锦扬先生,
他写的不止是一本小说,
而是一次历史的推进,
一次文明的交谈,
一次用文学完成的温柔革命。

他以笔为船,
在两个大洋之间行驶,
让世界看见,一个中国人,
也能在异乡讲出全人类的梦。

——致黎锦扬一颗属于华人剧作家的星。

白睿文(Michael Berry), 美国的中国当代文学翻译家和文化研究者, Richard Anderson,奥斯卡与艾美奖获得者、好莱坞资深作家与电影制作人颁发金花奖给黎锦扬。

女性画家周炼霞

她以细笔绣花,
却不为庭院深深所囿。
在宣纸的晨光中,
一瓣梅,一枝鹤,皆有魂魄,
轻轻叩问时代的回响。

她的画,不是装饰,
是目光,是锋芒,
是春雷未至前的静默
——藏锋于柔,却笔笔有力。

周炼霞,女中君子,
字字写兰,句句映雪,
在动荡岁月中,
她以一身清雅,立于画坛之巅。

不为名,不为仕,
只为那一纸之间
可盛风骨,寄心声,
绘出万物的温柔与尊严。

看她笔下的花鸟,
无一不是灵魂的回旋曲。
那是一位女子,以寂静抗喧嚣,
以才华破世俗。

她不曾高声,
却自有回音,
是民国旧梦中一缕不灭的霞光,
照亮后来者的心与路。

——致周炼霞,中国画坛不屈的风骨与诗心。

著名旅美画家、艺术大师司徒绵先生、北美书画学院院长、书法家孙晓华先生颁发金花奖给周炼霞。

音乐家黄自

他听见黄河在胸中低语,
又听见贝多芬在脑海激荡。
黄自,一位先行者,
在西风与东韵之间,
编织出属于中国的旋律新声。

他不是传声筒,
而是炼金师,
将西方的和声、对位、奏鸣,
化作可以盛放唐诗宋词的音符,
在五线谱上,写下江南的雨,
北地的雪,
游子的泪,
母亲的梦。

《思乡》的第一句落下,
就已是整个民族心弦的共鸣。
《花飞花》的每一个音符,
都如同落地的花瓣,
轻柔,却沉甸。

他不是孤独的歌者,
而是种子播下者。
在上海音乐学院,在讲坛,在纸上,
他种下了中国现代音乐的春天,
让后人可以在春天中自由歌唱,
不必再将“艺术”
与“国土”对立而站。

他的音乐,
不是模仿,而是化境;
不是嫁接,而是生根。
他用西方的技巧,
托起东方的灵魂,
一如用钢琴的黑白键,
奏出彩色的中国梦。

他离世太早,
却奏得太远。
今日我们在舞台上听见的合唱,
在琴房里练习的音阶,
在课堂中写下的第一首作品,
都隐隐回响着他的步伐——
那是黄自走过的地方,
为一国之音乐,写下了初心与方向。

——致黄自,现代中国音乐的奠基者。

洛杉矶郡前郡长Michael Antonovich 先生,为黄自先生颁发“金花奖”。

三朵金花音乐舞台剧策划团队

黎锦扬剧组

周炼霞剧组

黄自剧组

三朵金花音乐剧谢幕!

优优表演艺术团所有演员及工作人员

《美洲文化之声》简介:
《美洲文化之声》国际传媒网(Sound of USA)成立于2016年,是美国注册的综合网络平台,主要从事华语文学作品的交流推广。目前已与Google、百度、Youku、Youtube 等搜索引擎联网,凡在这里发表的作品均可同时在以上网站搜索阅读。
我们致力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同时提倡文学创作的思想性和唯美主义风格,为世界各地的华语文学作品交流尽一份微博之力。同时,美洲文化之声俱乐部团结了众多的海内外知名诗人、作家和评论家,正在形成华语世界高端文学沙龙。不分国籍和地区、不分流派,相互交流学习,共同为华语文学的发展效力。
“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倾听世界美好声音,”是我们美好的追求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总顾问:森道.哈达(蒙古国)
顾问:蓬丹(美国)、李发模(中国)、段金平(美国)、祁人(中国)谭五昌(中国)、张素久(美国)、林德宪(美国)、萨仁图雅(中国)、周占林(中国)北塔(中国)
总编辑:韩舸友(美国)
副总编:冷观(美国)、
副总编:jinwenhan(加拿大)
副总编:刘乃歌(美国)
副总编:曹谁(中国)
AI(人工智能)创作艺术总监:张琼(美国)
国际交流中心总监:王芳闻(中国)
中国交流中心总监:夏花(中国)
编委:韩舸友(美国)、冷观(美国)、jinwenhan(加拿大)、yimeng(美国)、张琼(美国)、王芳闻(中国)、夏花(中国)曹谁(中国)、柳芭(中国)、计紫晨(美国)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