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孙毅:陕西武功人,本科学历,正教授编审,新闻理论出版事业资深专家,曾任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总编辑。
春分的礼物 / 作者: 孙毅(中国.西安)
花开到了极盛,春天也就过半了。晨㬢的纤纤细手,轻轻地翻开那一页一页春光!
一
在被千年唐诗浸染过的古都西安,我看到了初春的枫林,榴红的嫩叶绽开,满树叶子像出巢的雏鸟,生满羽毛,春风展翅,飘飘欲飞!
看到此景,我想到晚唐诗人杜秋娘写的一首诗歌《金缕衣》一一一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天花空折枝。”

这个拥有美貌与智慧的江南女子,因为这首《金缕衣》,她的命运和那个兵荒马乱的晚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中学时代的我,大概最懂得“不求甚解”的道理。唐诗文赋中的深意,如弱水三千,只取迎合自已喜爱的那一口来饮。现在,读到《金缕衣》,潜藏在诗词那段描写,如此精妙。它教我们珍惜时光,感情单纯丰富,质朴搖曳,这不就是春天带给人们婉转強烈的感情色彩吗?
我想应该把这首《金缕衣》,作为春分的礼物,献给大家,“劝君惜取少年时”!
二
春分,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之第四个节气。太阳直照点在赤道上,昼夜平分。春分时节,莺歌燕舞,百花盛开。
与我笔墨唐诗相伴的三尺书桌,是一方心灵的净土。心灵的净土,只种植思想!
在座拥一片灿烂的春色里,笔耕平添了几分生机。走笔间蓦然看到《金缕衣》这首诗,我不由得心也沉静了。

这首诗语言浅显明白,荡气回肠。你看前两句“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两句都用“劝君”开头。“惜〞字也重复两次出现,但含意相反。用金线编织的衣服,当然贵重。可是,杜秋娘却说:“劝君莫惜金缕衣”。只希望你要珍惜比这更贵重一一少年时光。当然,这千金难买的少年时光,“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后两句按词意讲,“直须”这两个字显得很急迫。“空折”这两个字,却显示出有多遗憾!
需要指出的是:“金缕衣”一词是双关的,因为它同时,又是晚唐时期,在长安城的坊间,流行很火的一首歌曲的曲名。
春日里的书桌插瓶,有几枝梅花,虬曲枯槁的枝桠间,缀着几朵粉嫩娇艳的花儿,红颜与白发对咉,美得怒放而凝重。
《金缕衣》 通篇读下来,就是劝你一定不要顾惜荣华富贵,而要珍惜少年时光。摘花时要趁花儿吐艳的时候,毫不犹豫地折取。千万不要等花落时分,那时就只能折取光秃秃的空枝,徒劳而悲伤!

随笔‖惊蛰与“二月二”
今天是“二月二”,最让我倾心的是,手机里群友的“龙抬头”和精妙绝论的贊语。
当看到一位文友,发来一篇《“二月二”龙抬头的节气》一文,其中,.把惊蛰和“二月二”混为一谈。“惊蛰”是节气,“二月二”属民俗传统节日。
二十四节气,雨水之后,就是惊蛰。被严寒折腾一冬的树木,老藤黄叶已坠落,长出新的碧芽,漾出“春风得意”的丰采!
按古代历法的解释,惊蛰在春分之前,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间为每年3月5号或6号。2025年的惊蛰为3月5号,夏历的2月6号。
惊蛰古名“启蛰”。汉代为避景帝刘启的“启”字,讳改为“惊”字。古历书上就有“春雷响,万物长”的描述。惊蛰节气,春雷隐隐传来,冬眠的昆虫,也从蛰伏中开始苏醒。

那描述“惊蛰”最好的诗句是哪句?我认为,唐代诗人刘方平写的《月夜》,其中“虫声新透绿窗纱”,就是表述惊蛰,最好的广告语!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囤流”。这—句谚语,反映了华夏儿女,从农耕时代至今,就对春天和五谷丰收寄托着挥之不去的“情结”!
与其说它是一个节日,不如说像是春节狂欢的〝句号”;更像是人们播种新希望、迈向新征程,擂响起的“春鼓”!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二月二日》,就写有“二月二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的美句。李商隐的《二月二日》则写道:“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在暖阳和煦的春风中,读起这两首诗,令人心旷神怡!
人生的情感有多少次,总是与“二月二”的春天,纠缠在一起。那些说不清,又忘不掉的故事,偏偏在春日里融化着,涌动着,让人多想写一篇诗文!

《美洲文化之声》简介:
《美洲文化之声》国际传媒网(Sound of USA)成立于2016年,是美国注册的综合网络平台,主要从事华语文学作品的交流推广。目前已与Google、百度、Youku、Youtube 等搜索引擎联网,凡在这里发表的作品均可同时在以上网站搜索阅读。
我们致力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同时提倡文学创作的思想性和唯美主义风格,为世界各地的华语文学作品交流尽一份微博之力。同时,美洲文化之声俱乐部团结了众多的海内外知名诗人、作家和评论家,正在形成华语世界高端文学沙龙。不分国籍和地区、不分流派,相互交流学习,共同为华语文学的发展效力。
“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倾听世界美好声音,”是我们美好的追求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总顾问:森道.哈达(蒙古国)
顾问:蓬丹(美国)、李发模(中国)、段金平(美国)、祁人(中国)谭五昌(中国)、张素久(美国)、林德宪(美国)、萨仁图雅(中国)、周占林(中国)北塔(中国)
总编辑:韩舸友(美国)
副总编:冷观(美国)、
副总编:jinwenhan(加拿大)
副总编:曹谁(中国)
副总编:佩英(新西兰)
AI(人工智能)创作艺术总监:张琼(美国)
国际交流中心总监:王芳闻(中国)
中国交流中心主任:夏花(中国)
编委:韩舸友/(美国)、冷观(美国)、jinwenhan(加拿大)、yimeng(美国)、张琼(美国)、王芳闻(中国)、夏花(中国)曹谁(中国)、佩英(新西兰)、刘虹(中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