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望冬树 /远帆诗歌欣赏(中国)

作者简介】远帆(Michael Yimin Yang),海归诗人,诗歌活动家,诗歌声音和影像艺术表达的探索者,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为你读诗」合伙人,中华语委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朗诵协会原副会长。

凝望冬树

在深冬的大地上,高铁一直向北 冬树的美
深深地感动着我……

或三五散落 或聚众成林,在荒原、田野
在北方那些骨骼可见的山冈、弯曲闪亮的冰河
像温暖的草屋、暗红的篝火……
像悄然集结灰褐色的军团,裸露着
她们宁折不弯的灵魂,像被剥夺者
沉默的宣言……

如果肃杀已势大如天,亿万棵冬树站在一起,大不敬以无言的轻蔑……在农舍和楼堂的远近处

她们的身体呈赭石或暗红色,在东北
白桦林裸露出挑少女迷人的洁白……那些
夏日晚风中自在喧闹的阔叶乔木
和喜欢窃窃私语的灌木丛林,在暴风雪中
发出生命不愿弯折的金属声

我凝望着冬树,发现
她们的目光 含情脉脉……

痴愚

你習常于你的機敏
我享受我的痴愚
在我的痴愚里,至少 愛
是飽滿的 像金黃的穀穗
每一粒都結滿生命的真誠

天空不再虛幻 不再空洞,當我
用冬的枝椏和夏的密葉織繡你,住進
少年时执著的诗句……

景色:街道和椅子

没有街道, 只有椅子
在高级黑道的起点。椅子上
霰雾样,坐着高山飘雪

她和他曾坐在这张椅子上
各自想着心事……
一个灼热,一个
比落雪还冷

能坐这长椅的,多数是单板🏂滑手
他们大多年少貌美 如清晨树梢的冰凌
表情的前后刃转换得飞快,声音
像某种事物 被深深撕开……

新鞋

看到这周同题诗题目,忍不住给滑雪同伴看
刚刚付清了新雪鞋的款,古筝是怎么知道的?

九年了,私人定制的老鞋子一直舍不得换
她陪我走过太多的冬天,高山和风雪
她最初的紧给我痛点,已经宽松到让我
小错不断,而她身上的零件开始牙齿样脱落

诗人们给“鞋”以哲学、社会学、人伦学的隐喻
而我 只是实实在在地爱着她们……
已经决定下周带着新鞋去滑阿尔卑斯山

忽然想起几年前写的一首诗的开头
“每一场真爱都是初夜……
都有新伤被触碰”

愿世间美好都与你有关

送你多雪的富士山
和山上飘过的云朵

送你一条发光的道路
和路旁一起前行的小河

送你一个美美的心愿
心愿里藏好一生的承诺

愿一切美好都与你有关,还有
我的世界和世界尽头的王国……

角度

从灵魂的角度
冬树比夏日浓荫更丰满
在极寒的日子里 她们
一直 是我的《圣经》、草屋
和不灭的篝火

风雪中她高挑的矜持令人疼爱
高贵的枝桠向上 裸露给阳光。她
是生理美的教程, 是信仰的同道
是未定义的情人……

当我凝望冬树的时候,她
也正温暖地看着我……

岩手山

一条河正告别一片山林
岩手山在车尾不疾不徐地后退
她山顶形而上的白雪,依然
在黑黝黝的前山山脊上闪光……

这座活火山🌋有一个浪漫的名字Iwate
读起来像在说:“我等……你”。几天来
她的气息形成我身前身后的云团,她
在等待一场真诚热烈的爆发……

东京站迎接我的是突如其来的雪雨
樱花已经开了,树木的嫩枝正发红充血
生命体开始孕育形而下的热恋
在斜吹的冷雨中无悔无怨……

例外

東京中央區銀座4丁目13-1 Flor de cafe 樹の花
离我的酒店只有210米,于是寻迹而来……
在异国去网红店打卡之于我是一个例外
我把这次破例给了列侬和他的小野洋子

1979年一个夏日的午后,他两走进这家刚开业的小店
像我们一样靠窗坐下,点了今天的“列侬套餐”
17个月后,列侬在纽约寓所外倒在粉丝的枪口下
45年来,杀戮和战争从未停止,并以宗教或博爱为名

10年前在美国,国家纪念日的午后
在列侬imagine的歌声中落泪,想象着
人类尝试一次近乎疯狂的例外
试着 把世界交给诗人……

生日

“我们像两头波浪/相遇在同一片海洋,你的激昂和我的沉郁/就像洋流的澎湃和汹涌……” (摘自永波写给远帆的生日诗《你的来临本身便是对这世界的祝福》) —— 题记

如果用生日做题
我想到了“激昂和沉郁”
像两股洋流相遇在大海

我想到了博大,那是你我的共性。你
广袤在灵晕、词语、著作和学理,而我
阔大于行走、感悟、呼号和空想……

两种诗思交织出异样的斑斓
像花朵一样,经过赠予
成为永恒 不再凋谢……

骰子

当六面月光在掌心坍缩,红豆
从朱砂的创口生出棱角
骰子是无心的,而我们
有心,有的时候
还会心思过重

“上帝不会掷骰子”
我也不玩那东西,爱因斯坦
纠结于世界的确定性
而我 确切地知道
你并不在六面体中……

粗糙

黑夜的肌肤细滑如水,连同
每一个不易察觉的颤动
读盲文般寂静的星群
每个凹陷都是深吻
而凸起是皮下的回应

白昼对应粗糙,山脊
露出钝锯的形状,初放的樱花
轻轻抚弄着风,厮磨
妙不可言,有种颗粒感
让我们确认彼此的存在……


《美洲文化之声》简介:
《美洲文化之声》国际传媒网(Sound of USA)成立于2016年,是美国注册的综合网络平台,主要从事华语文学作品的交流推广。目前已与Google、百度、Youku、Youtube 等搜索引擎联网,凡在这里发表的作品均可同时在以上网站搜索阅读。
我们致力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同时提倡文学创作的思想性和唯美主义风格,为世界各地的华语文学作品交流尽一份微博之力。同时,美洲文化之声俱乐部团结了众多的海内外知名诗人、作家和评论家,正在形成华语世界高端文学沙龙。不分国籍和地区、不分流派,相互交流学习,共同为华语文学的发展效力。
“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倾听世界美好声音,”是我们美好的追求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总顾问:森道.哈达(蒙古国)
顾问:蓬丹(美国)、李发模(中国)、段金平(美国)、祁人(中国)谭五昌(中国)、张素久(美国)、林德宪(美国)、萨仁图雅(中国)、周占林(中国)北塔(中国)
总编辑:韩舸友(美国)
副总编:冷观(美国)、
副总编:jinwenhan(加拿大)
副总编:曹谁(中国)
副总编:佩英(新西兰)
AI(人工智能)创作艺术总监:张琼(美国)
国际交流中心总监:王芳闻(中国)
中国交流中心主任:夏花(中国)
编委:韩舸友(美国)、冷观(美国)、jinwenhan(加拿大)、yimeng(美国)、张琼(美国)、王芳闻(中国)、夏花(中国)曹谁、(中国)、柳芭(中国)、范群(中国)计紫晨(美国)。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