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
诗是生活中的高山流水,是时代的灵魂;诗人也是这个世界值得尊敬的群体。从诗经到唐诗宋词,从屈原到徐志摩、普希金、泰戈尔,他们诗情画意、快意恩仇。在当代纷繁复杂的世界里,虽不敢口诛笔伐,却仍然用诗的语言和灵魂,去歌颂爱情、歌颂真善美,去鞭打丑陋与黑暗。诗人一直在为社会进步,走向完美和极致,堆砌砖瓦和梦想。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
中秋佳节之际,我们邀请部分优秀诗人编辑了《月有阴晴圆缺》这组诗歌专辑,分洛杉矶版(大洛杉矶区)和国际版两个专辑。作为炎黄子孙,无论身在何处,我们的根始终在华夏大地,血管里流淌的是中华民族的血,即使我们的生命消失,灵魂也会飘回故国的山林。就让我们借中秋的月光,寄托十四亿海内外同胞彼此的思念吧。
【美洲文化之声】国际传媒网编辑部祝各位文友中秋快乐!(2025.10 韩舸友执笔于美国洛杉矶)
-1024x442.jpg)
伊 春 文 | 韩舸友(寒山)
久违的名字
让我的心蹦个不停
松花江
兴安岭
你在哪一块土地
哪一片森林
我在海的对岸
数着浪花
还有飘往故乡的云
那份爱
早已失落
在茫茫的兴安岭
伊春
伊春
伊人不在
我的春
已失去往日的生命
也许
真的有春
只是满园花开
不见伊人
也许
梦不会醒
无论春秋冬夏
总是你美丽的倩影
请不要打扰
别让我的梦惊醒
因为梦里
能听见你最美的歌声
爱人
自从你远去
我的灵魂
也在那时葬于伊春
【作者简介】韩舸友,笔名寒山(HanShan)、美国华侨,海外诗人。现任《美洲文化之声》国际传媒总编辑、世界华文诗歌学会会长、唐诗之路国际诗歌学会名誉主席。
圆心曲 文 | 南林
风,从山川之间吹来
吹过红河的稻田
吹过翠湖的长廊
也吹到这片陌生的大陆。
月,从未走远
它照见了儿时的青石板路
照见了故乡亲人忙碌的身影
照见了远渡重洋的青年
在夜幕里唱着《十五的月亮》。
我常想
月亮是不是一面古老的镜子?
映出孩提时的笑颜
映出青年时的漂泊
也映出今日的沉思。
中秋是一种召唤
把离散的人心,轻轻牵拢
无论在昆明的花灯下
还是在旧金山的营火旁
只要抬头,
就能看见同一轮月。
于是我懂得
团圆不是距离的靠近
而是心的交汇。
哪怕万里之遥
只要有月亮
就有一份默默的相依。
【作者简介】彭南林(Arthur Peng):美籍华裔作家、演员、中英双语主持人。曾任北美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两任会长。北美华文作家协会2016-2023秘书长。美国好莱坞电影学院副院长。北美华文作家协会副会长。发表多篇散文、诗歌、小说、剧本。出版《英汉人类学辞典》。即将出版个人文集《脚下的路》。参与多部电影长片短片和舞台剧的演出。

蜂 象 文 | 冷观
花的粉球
原已走失固有的芬香
甜觉变得粘稠
隐喻稀释的苦涩
滚落的密语
凝塑于重生的链环
王冠上的宝石炫闪
荒草在靡风中悉悉索索
【作者简介】冷观,美籍华人,海外作家,美国工程博士、MBA,曾就职多个欧美跨国公司在华企业,任总经理及中国区总裁等职。【美洲文化之声】副总编,夏威夷国际文联作家与朗诵艺术协会副会长。在美欧及中国诸多媒体发表过作品并获奖。
洛杉矶的雨 文 | 董晶
雨是昨夜的编织者
用手指拆解梦境
滴答滴答的敲打声
冲刷时间的埃尘
我漂流到童年
雅安的雨
是天空打翻的旧墨
在风中洇开周公山的云雾
指尖轻弹出一帘细雨
洛杉矶的雨
则是一封陌生的信
我在雨里旋转
像风中的纸鸢
接住故乡飘来的影子
雨滴的针脚
一针一线缝回时间
在雨的世界里
浮现亲人的容颜
升起旧日的炊烟
洛杉矶的春雨啊
你是岁月的访客
昨夜敲响我的心扉
你润泽的
不仅是时空遗落的字
也是我未干的梦想
(2025.02.13)
【作者简介】董晶,医学硕士。文学作品发表于国内《人民文学》《芳草》《香港文学》,《人民日报海外版》《侨报》,香港《文综》,洛杉矶《中国日报》等国内外媒体。出版长篇小说《七瓣丁香》。小说、散文入选十几部文选和文集。曾获小说和散文奖。

中秋佳節夢幻之作 文 | 何念丹
2025年中秋仿白居易《長恨歌》詩意,試作嫦娥版長恨歌。后羿轉世美國太空人阿郎,登月尋妻未果,空留餘恨….
王母靈藥真神奇
嫦娥飛天平地起
自此天人長相離
夜半思君獨暗泣
玉兔爲伴月寥寂
悔棄夫婿登神衹
后羿千年苦尋妻
九霄難登無天梯
浩瀚無垠思天際
恨不雙肩生羽翼
三世輪迴遲遲意
登月阿郎萌生機
寒月廣漠無人跡
無功阿郎無處覓
陰晴圓缺月稀迷
嫦娥后羿情不移
搜神故事眼歷歷
山海怪談此其一
中秋神話不須疑
茶餘餅後總相宜
雖非列載入史紀
吾輩神遊為之記
【作者简介】何念丹,美國華裔藝術家,出生於臺灣,1984年移居美國洛杉磯。獲美國加州大學碩士。 1997年開始任教南加州Saddleback College 中國水墨畫迄今。1997年加州 Lutheran 大學藝術系邀展及示範演講中國水墨畫。
夜 文 | 任新蓉
风停了,
却有无形的涡流
在黑幕下旋转——
白昼遗落的声响
像未散的雪,
仍在夜空深处飘荡。
一座山的影子
横亘在胸腔,
它不是石,
却沉得让人忘记呼吸。
我听见心里的一条河,
被枝叶、石块堵塞,
水声焦灼,找不到出口。
我仰望夜空,
迷雾掩盖的星辰,
仿佛在低语:
河流终会寻得下游。
苦涩,不过是大地
在孕育新的绿意;
沉幕不过是黎明
在酝酿新的曙光。
我倾颈聆听,
风呼啸着再次穿过枝桠,
河水潺潺着荡满缝隙。
当黑幕终被晨曦撕开,
我已和万物一同睁眼,
像叶归根,
像光归天,
心——
终于归于流动的宁静。
(2025.09.12 夜于洛杉矶)
【作者简介】新蓉,原名任新榮。GuGu All Fashion LTD执行总裁 。美国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拉古纳艺术家协会会员,美国俏佳人艺术团团长,多个大型活动策划人。缮写小说散文诗歌,作品发表于《人民日报》《台湾日报》《洛城作家》《美洲文化之声》等国内外报刊杂志。

月 声 文 | 蓝风
湖水
把月亮拉得很长
像一条轻轻呼吸的丝带
风走过
影子颤抖
仿佛有人在低声说话
我停下脚步
听见光
在水底翻动
像一只温柔的鸟
它没有翅膀
只有一颗
慢慢亮起来的心
于是夜
变得很轻
仿佛可以被手掌托起
而我
在这无声的歌里
听见自己
也在发光
(2025 中秋)
【作者简介】藍風,曾任上海電台午夜星河詩歌編輯、上海電視台今日印象節目編導,中國第一批外企公司的市場總監,美國互聯網創業通訊業務區域總裁,好萊塢家庭電影獎公關市場總監,目前是全球省錢俱樂部市場推廣總裁。
秋 分 文 | 丹霞
秋风拂面微凉清爽
秋阳恋恋不舍 渐渐远去
窗外 蓝天白云飘逸
鸟语花香硕果绿
万绿丛中玫瑰红
一半眷恋那日的秋雨
一半难掩今朝的孤寂
那日
无情的秋雨
淅淅沥沥洒落心底
迷朦中透着淡淡的忧郁
缘来缘去几度春秋
聚散随缘怜惜朝夕
厌倦无病呻吟的诗句
回味有情有意的文笔
一半秋凉一半秋阳
忆往昔
难思量
一生荣辱
随风漂荡
往事已成空
任凭秋风吹拂
一半秋凉一半秋阳
(2024.09.22)
【作者简介】丹霞,本名張瑞霞,美籍华人,居洛杉矶。自幼爱好文学艺术,擅长书写抒情散文及诗歌,文章刊于《洛城作家》、《作家之家》等刊物,现任美国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第十六理事会秘书长。

中秋乡咏 文 | 李晓霜
你在太平洋西岸
我在太平洋东岸
极目楚天
水无语
碧海浪声远
千分萦念
万里翘盼
一汪池莲
日暮秋香浮庭院
清浅池塘桂花闲
情切切
思杳杳
泪涟涟
随水东逝
滩石礁前眸欲穿
亭台秋涟思乡远
形单影只
孤望长空
泪潸然
雁归潜
皎月满
遥观日月向青天
一宵往复共家还
【作者简介】李晓霜,剪纸艺术家,成都风之旗艺术馆馆长,美国美中书画研究院四川油画创作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李晓霜艺术工作室总监,业余爱好诗歌、散文。文学艺术创作借助自然灵性,自由无羁,把生命、自然及人文感悟融入创作中。
月光下的古树古堰 文 | 张良羽
太平洋东岸南加羚羊谷
古老的约书亚树
太平洋西岸天府之国
古老的都江堰
被同一个月亮照耀着
月光撒满羚羊谷
千年的约书亚树
无声地刺向星空
月光笼罩川西坝子
千年的都江堰流水
轻柔地缓缓吟唱
在大地母亲博大的怀抱里
羚羊谷的约书亚树身影婆娑
天府之国的都江堰流水潺潺
此刻故乡、他乡都在梦乡
月光下的他乡就是故乡
带着都江堰的月光出走
在羚羊谷的月光里审视自己
原来在都江堰的流水中
在羚羊谷的约书亚树下
藏着同一个关于「自由」的执念
太平洋再宽
也宽不过一轮明月的照耀
我在月光下默默咏叹
感恩都江堰的流水
感恩羚羊谷的约书亚树
给了我顽强的生命
也给了我自由的灵魂
(2025.10.01 于南加羚羊谷)
【作者简介】张良羽,1933年四川叠溪地震后,都江堰的重建者张沅的孙女、张世龄的女儿。美国加州州立大学艺术(亚洲研究、中文研究)硕士。美国大学妇女协会会员,北美写作协会会员,美国南加州中国知青协会会员。

中秋祝頌 文 | 梁柳英
向日葵花免剪栽。陽光耀目勁風 來。
詩壇藝苑羣賢聚。翰墨揮毫喜樂哉。
入俗民情歌頌世。聯楹雅韻響聲雷。
時逢盛境中秋慶。祝福平安共舉杯。
【作者簡歷】梁柳英,曾經擔任羅省晚芳詩社社長兼任任顧問。亞洲華文作家協會越棉寮海外分會會員。國際華人奇才會務顧問 世界華人作家交流協會會員。中華兩岸文藝協進會執行顧問。風笛零疆界詩社公関。
中秋節詠月 文 | 居曉玉
一月份,伊頓大火.
我住的市區,停電三天,
在停電的時候,
那灑滿一地的銀色月光,
成了我當然的安慰,
因為我怕黑.
月光驅走了黑暗,
也溫暖了我的心.
雖然月有陰晴圓缺
但是我心裏相信,
月亮永遠是圓的.
沒有月亮的晚上,
我等待月姐兒衝過烏雲,
因為我感到月亮會再出來,
只是時間的問題吧了!
我需要的是信心加耐心.
經歷了多少風雨人世滄桑,
更覺得找尋快樂是有必要
中秋節的賞月雅聚,
更是賞心樂事,
與好友共享月餅,文旦,
閒話桑麻,樂何如哉!
【作者简介】居曉玉, 2003年得到明尼蘇達州藝術獎。 出版書籍《英語唐詩宋詞歌譜:美國五十年》。曽為唐詩, 宋詞作歌數十首。現從事唱歌和寫作。

《美洲文化之声》简介:
《美洲文化之声》国际传媒网(Sound of USA)成立于2016年,是美国政府批准的综合网络平台,主要从事华语文学作品的交流推广。目前已与Google、百度、Youku、Youtube 等搜索引擎联网,凡在这里发表的作品均可同时在以上网站搜索阅读。我们致力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同时提倡文学创作的思想性和唯美主义风格,为世界各地的华语文学作品交流尽一份微博之力。同时,美洲文化之声俱乐部也正式成立,俱乐部团结了众多的海内外知名诗人、作家和评论家,正在形成华语世界高端文学沙龙。不分国籍和地区、不分流派,相互交流学习,共同为华语文学的发展效力。“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倾听世界美好声音”,这是我们美好的追求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总顾问:森道.哈达(蒙古国)
顾问:蓬丹(美国)、李发模(中国)、段金平(美国)、祁人(中国)、谭五昌(中国)、张素久(美国)、林德宪(美国)、萨仁图雅(中国)、周占林(中国)、北塔(中国)。
总编辑:韩舸友(美国)
副总编辑:冷观(美国)、Jinwen Han(美国)
副总编辑:曹谁(中国)
副总编辑:佩英(新西兰)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人工智能)创作艺术总监: 张琼(美国)
国际交流中心主任:芳闻 (中国)
中国交流中心主任:夏花(中国)
编委:寒山(韩舸友/美国)、冷观(美国)、Jinwen Han(美国)、Yimeng Han(美国)、安菁(澳大利亚)、伊萌(美国)、张琼(美国)、芳闻 (中国)、夏花(中国)、曹谁(中国)、佩英(新西兰)、柳芭(中国)、计紫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