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孔斯卡街S3号(组诗)  伊娃·达·曼德拉戈尔(俄罗斯)

作者简介:

伊娃·达·曼德拉戈尔,原名米尔扎耶娃,俄籍华裔,90后,毕业于乌克兰基辅国立大学国际金融系,获博士学位。现居莫斯科,俄、中、英三语写作, 兼及诗歌评论与翻译。获2021年国际沃洛申比赛兰心奖、2022年澳大利亚 Peter Porter Poetry Prize(彼得·波特诗歌奖),2024入选中国《诗刊》第40届青春诗会。出版俄语版诗集《я люблю солнце》(我爱太阳),英文诗集《Wood and Snow》(森林与雪),意大利语诗选《21世纪世界华语诗人选》,中文诗集《中国书单》,《天赋》(出版中),另有翻译作品刊发多国刊物。汉语作品刊发于:《诗刊》《今天》《十月》《草堂》《江南诗》《星星》等诸多刊物。

知母薤

清晰是美
一粒沙一粒沙叠起
一个字静止在一个字上

蓝色的钟边缘洒下盐
—[ ]
(时间中轴线)花朵轮廓,塔影疏松

毕加索桃

紫矮樱的小花
女人才有。我惊叹
这仁慈
睁大眼睛。有肉感
的子弹,从火中
取出栗子,这是东方人的发明
我想,这个词
源自德语。什么是绞杀?格律翁兄弟
你的脸紧裹着嘴
像叶子裹着电线杆
勺子裹着神

图片来自在网络

以西节

一些美藏在油漆里
你发现什么?

那陌生人在我们的门里,在昨天和明天之间浮动。曲卷的法还在风中飘荡。

某物
它似乎沉默

马上就要下雨,我的父亲吃酸葡萄。

欧姬芙蓟

明明是鱼,在黄河边叫飞廉
在俄罗斯
叫蓟。浑身都是刺,我住在有黑点的地方
再吵架,会不会有导弹
飞过来
今天风太大,我感觉胡子
要被吹走。抛物线
未抵达的因果律
一朵云
试图站住脚跟

色 彩

也许是关于感觉
或者功能性色调隐含
浪漫主义操控
乡野人都在睡觉,扩张性靠前
及缩紧性退后。
既可以通过色彩达到也可以
穿过语义抵达
豢养的东方主义那么好
这令人咋舌的色彩定位
美学家有早的意识
说话就像儿童一样简单自然
塞尚独自逃离了脚手架

图片来自在网络

阿孔斯卡街S3号

带点状的孔
但你用肉眼看到的星星是罕见的。
焦糖酱土豆
只有甜炖菜
嘿,一种记忆的恢复
“为了利益,人类不应该了解土壤。”
这地球时代的转世,用新年替换旧日历,我会更爱你

当真理骑上烈马

真理之马只驮得动抓稳缰绳的人
人们哀叹:“存在是无法穿越的迷雾。”
为何黎明时赞美晨光,黄昏就蜷进泥沼?
说什么存在的迷途不可丈量,别摆出这副易碎的玻璃人模样!
你们哪一个不是天生带蹄的岩羊,该在峭壁上啃食闪电的盐。

图片来自在网络

过喀山

我听到智慧之书
你是我的舌骨

天上云斑,盾鳞片。靠近点,画一个披发金属须的人。把马鞍扔掉,到雾中去,数云——吹花
其实没那么无聊。

燕子向窗口。黄金, 鼓权,春雷来过的脚被我捉住

不交耳朵

什么也别说。我不相信终结。
并非因为未曾照面。我们熟稔如仇敌。我不会向它交出耳朵。

今天,在晾衣绳纵横的天台,我看见
希望蹲踞在棉被蓬松的山丘顶
数着云朵。我要对你说的只有这个

图片来自在网络

咖啡厅

普契尼喜剧,还在下雨
我对面的女人
Tosca,粉色Gore-Tex裙,方耳环
这奇妙组合
脚踝和脖颈独特的气候
就像天鹅绒枕头和勺子加冰
碎沙拉
有合适的水
两腿之间微微张开
如同瀑布抵达猎豹生出的性欲

房子里还亮着灯

一只猫头鹰,有群山
作为附庸。伟大的沉默
从第三天开始
就像黄昏中的西德尼,在塔中
回应“日落”,白鹭惊梦,它属于叶子
戏剧的犹大。
被扔在温水里的糖果
溶解和崩溃
傍晚,我们倾听旧时代的倾盆大雨。

图片来自在网络

不周山

白昼马上就要在雪地里画出
一个古老的冬天,我把爱
放在发光的位置。一条河流在过去多么明亮
一些词语是多么充足的散发智慧的自由
据说,神像从来没有存在过
对于一切真实的事物
我偏偏只信赖了一点——
你所知道的真实是你善意的理解
石头跟神像
相互交换的谎言
睡眠使悲痛预先有了贴切的着落

蕨颂论

你不能碰我
把我从指缝里拔出来
或者蕨类植物
不断下降的东西
一片树叶落在叶子上
它们咬住下嘴唇
我们的黑板上有什么
你和影子一起耕种

诊疗室

肋骨下滑,连接起马塞诸萨州盆地
从这里出发,从黑夜
身体的空间呜咽
没有人来的急救
她牢牢锁住哭泣的床
因为一张脸
呼唤被嵌在罕见的石头里

图片来自在网络

Mnamiology A:逆向论

从夜晚的灯里醒来
“梦”要求我们做同样的事情
不要固化磷光
不要坐在岩石缝上
就在里面在屋顶,从多风的恐怖涌入火势

鼠麴草

蒸一蒸非常好吃
有点沙沙的,粉粉的
从不带入穷人的色彩
晚餐。她做了红烧鳜鱼
墨绿色沼泽。你的心满是淤泥
常常被流水冲淡
没有比时间更公正的礼物
一对情侣
一生拒绝变成糖

巴特莱特梨

她缓缓流淌,鼓鼓的样子
与葡萄相比。她非常谨慎
——永远被遮蔽
她在山里。像瑞士人一样冷静
云彩飘过边境
例如,在中国去贝加尔湖,去帕多瓦纳波尔多
哦!曾经爱的地方:你要去河边浣洗

图片来自在网络

轭瓣兰

与轭有关
轭瓣中间有银色脉络的兰花
或者由小葛根着色
它和类型间棕褐色功德 mega 一样
来自内部
梨果仙人掌,用来组合“大”的睡眠
曾经是皇帝的首都
这小小的烤炉,火势高高地
用上帝的语言歌唱
: 花是死亡的朋友

葡萄园

我不说话的时候
你有各种存在,石器时代是谁
在阿米塔布,我温和而鲁莽,微风下
线圈,首先是草图
尽管模仿
每个人都站在白色岩石
如此惊跳。夜晚必须保持警惕
哦,我只是在泥里枯萎
保持这良好姿势。我们总是谈论它
或者在它身上
谈论。一支笔的幼苗出现。然后
邀请棉花糖珠宝叶
几只手联合一起
你在帐篷里,莲花把风赶进来。
6月14日,我的朋友米迦勒
在勒纳河上画石头

《美洲文化之声》简介:

《美洲文化之声》国际传媒网(Sound of USA)成立于2016年,是美国政府批准的综合网络平台,主要从事华语文学作品的交流推广。目前已与Google、百度、Youku、Youtube 等搜索引擎联网,凡在这里发表的作品均可同时在以上网站搜索阅读。我们致力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同时提倡文学创作的思想性和唯美主义风格,为世界各地的华语文学作品交流尽一份微博之力。同时,美洲文化之声俱乐部也正式成立,俱乐部团结了众多的海内外知名诗人、作家和评论家,正在形成华语世界高端文学沙龙。不分国籍和地区、不分流派,相互交流学习,共同为华语文学的发展效力。“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倾听世界美好声音”,这是我们美好的追求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总顾问:森道.哈达(蒙古国)

顾问:蓬丹(美国)、李发模(中国)、段金平(美国)、祁人(中国)、谭五昌(中国)、张素久(美国)、林德宪(美国)、萨仁图雅(中国)、周占林(中国)、北塔(中国)。

总编辑:韩舸友(美国)

副总编辑:冷观(美国)

副总编辑:Jinwen Han(加拿大)

副总编辑:曹谁(中国)

AI(人工智能)创作艺术总监: 张琼(美国)

国际交流中心总监:芳闻 (中国)

中国交流中心总监:夏花(中国)

编委:寒山(韩舸友/美国)、冷观(美国)、Jinwen Han(加拿大)、Yimeng Han(美国)、张琼(美国)、王芳闻 (中国)、夏花(中国)、曹谁(中国)、Angel.XJ(英国)、柳芭(中国)、范群(中国)、计紫晨(美国)、刘乃歌(美国)。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