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华文女作家协会成功举办两场文学讲座
6月11日,日本华文女作家协会在东京上野,举办了为陈庆妃和潘城两位老师离日的欢送会。会上,两位老师分别为日本华文作家以及文学爱好者们做了文学讲演,陈庆妃的讲演题目是《发现「荒岛」与「岚山」》,潘城的讲演题目是《茶文化之旅》。
讲座由华文女作家协会的秘书长刘心苗主持,她首先向大家介绍两位讲演者:
“陈庆妃是文学博士,是华侨大学文学院、海外华人文学暨台港文学研究中心教授,中国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会理事,从去年6月到早稻田大学做访问学者,她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华侨华人文学、香港文学。在日本一年的访问研究中,她不仅完成了自已的研究课题,还发现了许多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有关的历史资料和刊物。这次讲座的题目中所涉及的「荒岛」与「岚山」,就是她的发现之一。”
“潘城,是日本神奈川大学历史民俗学博士,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中国茶叶学会理事、茶艺专业委员会委员。长年在高校从事茶文化教学与研究,发表各类学术论文数十篇。出版长篇小说《药局》,专著《茶席艺术》《隽永之美》,文化随笔《一千零一叶》,纪实文学《人间仙草》《竹林碳觅》等,执行导演话剧《六羡歌》,参与策划的美国纪录片《茶,东方神药》获六项艾美奖。小说散见于《香港文学》《延河》等文学刊物,开设美食小品文专栏《小快朵颐》,为“真水无香”公益基金会特约撰写警察故事系列。”
在第一场有关《发现「荒岛」和「岚山」》的讲座里,陈庆妃说:“原本以为早稻田大学一年的访学生涯主要驻扎地会是图书馆或研修室,按预期完成“香港城市青年文化研究”。这项研究计划既属导师千野拓政教授的关注领域,也是完成2019年以来承担的“香港文艺期刊资料长编(1969-1996)”(课题总负责人为赵稀方教授)课题所需。然而,这样的计划执行了半年,相关论文也大致完成,后半程却发生了某些偏移。
2023年春节前后,适逢日本华文女作家协会主编的《日本华文女作家散文精选》出版,阅后感觉有话想说,于是写了一篇书评《日华文学的“她”写作与和风记忆》,发表在《文艺报》和《中文导报》上。写作带来意想不到的“剩余价值”,在名古屋的发布会上认识了1990年代留学生杂志的创办者、作者。他们华发已生,仍然不忘怀当年的文学理想和青春意气,将多年珍藏的留学生杂志《荒岛》《岚山》赠阅。此后我便决定将《荒岛》《岚山》的收集作为访学日本的重要附加课题,借助女作家协会以及爱知(名古屋)华侨总会广泛的人脉,辗转了京都、大阪、名古屋、山口、南京、北京、上海、东京,《荒岛》《岚山》收集基本完整,当代留日学生的文学活动和思想状况逐渐得到显现。
初步的浏览之后,我意识到,这是勾连留学生文学和日本华文文学(新华侨文学)的一个重要文本,便被一种莫名的激情鼓荡着,试图了解期刊背后更广阔复杂的留学时代的总体生活,于是前往国立国会图书馆关西分馆,浏览《留学生新闻》《日本新华侨报》。欣喜获得之余,也隐隐感受到研究的难度和压力。压力来自课题研究的轻重缓急,也来自知识结构的缺陷,但是这是一个新的诱惑,也许必须经由时间的沉积和发酵。”
“从日华作家作品的阅读,到留学生期刊的收集,我预感到日华作家又将面临再出发,逐渐国际化、多元化的日本,给日华作家提供了更广阔的写作空间。从民族国家视野到全球化时代,不同研究范式对研究者也提出了新的课题。”
陈庆妃的话题引起了到场听众的热烈反响,专写历史题材且著有许多长篇小说的作家吴民民现场与讲演者互动,也把自己掌握的80和90年代的日华作家的作品向讲演者提供了信息。
随后,潘城博士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茶会式的茶文化讲座。系统的介绍了中国茶叶的分类,然后按照六大茶类请大家品饮、欣赏了六款名茶,同时为大家解读了背后的茶文化。
“第一道是普洱茶,潘博士借此介绍了茶叶的源头,全世界茶叶的根源在中国西南地区,而云南的丛林中是全球古茶树资源最丰富的所在。中国人的先民最早发现和利用了茶,从而开启了茶文化的历史。
第二道是绿茶,选择了来自日本的特级玉露煎茶,并由此谈起了中日茶文化交流发展的历史。唐、宋两代,日本以最澄、空海、永忠、荣西、圆尔辩圆等高僧不断将中国的茶、器具以及饮茶方式与精神内涵带到日本,逐渐发展、形成,最后由千利休为代表的茶人加以改造成为了今天的日本茶道。“
“第三、四道分别欣赏了黄茶与白茶,同时谈了茶圣陆羽的生平以及茶与水和器物的关系。”
“第五道欣赏了乌龙茶,自唐煮、宋点之后,明代初年茶法变革,从此形成了如今多种多样的茶类以及冲泡的品饮方式。
“第六道红茶,是全世界接受度最高的茶,借此潘博士讲解了茶叶自十六世纪开始对西方的影响。茶作为一种物质,在全球范围的流动是改变了世界历史的格局,并且深刻的影响了我们的思想。”
短短一小时的讲座,潘城博士旁征博引、信手拈来,深入浅出的为大家系统梳理了茶文化体系。奉献了又香又美的日华下午茶,同时也是一盏醉人的精神茶汤。
在潘城博士的讲演现场,还请了来自北京的王蕊老师、上海的李星老师、广东的刘嫦云老师,三位资深茶艺老师来助阵泡茶。
横滨山手中华学校的王蕊老师是1995年台湾著名茶人范增平先生在北京的弟子,旅居横滨多年。
来自上海的李星老师是九十年代上海茶叶学会第一代少儿茶艺明星。
来自广东的刘嫦云老师是广岛大学研究茶文化的博士。
潘城的讲座内容和芳香四溢各样的茶引发了现场作家与茶艺家的热情互动,大家一边品尝各种香茶,一边对中国的茶文化以及其历史渊源进行了讨论,并对于目前世界上茶叶量消费第一的国家是土耳其而不是中国颇感意外。
在讲座的最后,潘城总结说:“茶,是中国奉献给全人类的瑰宝,想了解中国文化,请从一杯茶开始”,他还充满激情地“将世界铺成一张茶席,让全人类在此共饮!”
在讲座之后的互动交流过程里,从京都远道而来的女作家房雪菲发表了感想:“1990年创刊的《荒岛》,因受到陈庆妃老师的关注,得以在经过三十多年的沉睡之后,成为我们在座者共同了解的一个史料性留学生文学话题。总共四期的 《荒岛》第二期上,刊有我的散文《外面的世界》,是当时半工半读生活的真实记录。感谢《荒岛》把那一时期众多留学生的自述状态以它不可取代的纸媒载体留下来。关于杂志名《荒岛》,今天会中一度成为热点话题,我手中这本创刊号“创刊的话”中,有如下一段,我来读给大家:
“ 一九九〇年初夏,一个阳光很好的日子,几名来自中国不同地区的留学生在日本某城市的滨海公园相聚,计划创办一份文学杂志。
刊名选定为《荒岛》。
为什么是《荒岛》,是来自远离故土的异国情结,还是联想到诗人T·S·艾略特的《荒原》?是在高度现代化的节奏和繁杂里感受到了深刻的寂寞,还是希冀人的心灵常驻一块荒凉但却生机蓬勃的绿色岛屿?其实,即使在本刊同仁之间,关于《荒岛》的释义理解也不尽相同。但无论如何,《荒岛》确实寄托了同仁们的一点共同情绪,在某种程度上沟通了同仁的心。于是,我们结成小小的《荒岛》文学杂志社。”
房雪菲说:“我不懂学术研究,但是单从“史料”角度着手整理梳理本身也是有意义的,我愿意积极协助提供资料并参加现场“梳理”的动力也在于此”。
日本华文女作家协会的创会会长华纯说:“听了两位学者的演讲,受益良多,非常感谢两位年轻的学者,为日华文学带来了一道旋风。讲座涵盖了日华文学和中日茶文化比较两个领域大家关心的话题,着眼历史,链接现实,文字沉淀,力透纸背,在座人听得津津有味,余兴未尽。现场茶香满溢,沁人肺腑。常有人问,为什么我们在海外定居多年依然用华语写作,且在饮食中对中国茶情有所钟,我的自定义答案是:文化是一种精神价值并已经渗透在我们的生活方式之中了。”
非虚构长篇小说作家,日本华文女作家协会的副会长元山里子说:“我爬山涉水到东京,听到这两场讲座感到非常值得,陈庆妃教授给我们上了精彩的一课。虽然她只讲了短短60分钟,却是庆妃老师在这日本访学的一年里,行走日本多地采集资料,挖掘出的留学生文学史的研究的成果,她让历史再次浮现,对这方面研究和存档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二场茶文化讲座里,潘城博士把几十年对茶文化的研究浓缩在60分钟里,还带来的几位优雅的茶艺师为大家现场泡茶,真正达到听、闻、品三合而一的最高效果”。
正在大阪关西学院大学做访问学者的杨青泉老师,也发表了他的即时感想,刚到东京大学做访问学者的年轻教授李音老师也与众位作家现场进行了交流。
此次讲座,不仅有日华文学的老作家们前来助阵,还有众多年轻文学爱好者前来倾听,对此,日本华文女作家协会会长弥生说:“书香聚友,茶香悦朋,我们感谢两位老师的同时,也感谢到场的每一位朋友,这里有来日40年的老留学生,也有刚刚进入大学的年轻一代,希望日华文学因为大家的共同努力而成为世界华文文学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板块。”
最后,弥生代表华文女作家协会为两位老师赠送了日本清水烧的茶碗作为纪念。
《美洲文化之声》简介:
《美洲文化之声》国际传媒网(Sound of USA)成立于2016年,是美国政府批准的综合网络平台,主要从事华语文学作品的交流推广。目前已与Google、百度、Youku、Youtube 等搜索引擎联网,凡在这里发表的作品均可同时在以上网站搜索阅读。我们致力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同时提倡文学创作的思想性和唯美主义风格,为世
界各地的华语文学作品交流尽一份微博之力。同时,美洲文化之声俱乐部也正式成立,俱乐部团结了众多的海内外知名诗人、作家和评论家,正在形成华语世界高端文学沙龙。不分国籍和地区、不分流派,相互交流学习,共同为华语文学的发展效力。“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倾听世界美好声音”,这是我们美好的追求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总顾问: 森道.哈达(蒙古国)
顾问: 蓬丹(美国)、李发模(中国)、段金平(美国)、周愚(美国)、祁人(中国)、谭五昌(中国)、林德宪(美国)、唐成茂(中国)、萨仁图雅(中国)
总编辑: 韩舸友(美国)
副总编: 冷观(美国)、Jinwen(加拿大)、雲锦(美国)
编委: 韩舸友(美国)、冷观(美国)、Jinwen(加拿大)、雲锦(美国)、阮小丽(加拿大)、Yimeng Han(美国)、Shenghao(美国)
发帖时间: 世界诗歌欣赏, 书画摄影, 作家论坛, 国际文化资讯, 夏威夷国际文联之窗,朗读者, 现代诗, 艺术天地, 诗词
责任编辑:雲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