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生于苏州,现居北京,已出版诗集《巨蟒紧抱街衢——北京诗选》《滚石有苔——石头诗选》、学术专著《照亮自身的深渊——北塔诗学文选》和译著《八堂课》(库切著长篇小说)等约30种,有作品曾被译成10余种外文。
黄河入海口组诗 /(文)北塔
一 高压线上的鸟巢
它随时可以飞走
但留了下来
而且留在高压线上
随时都可能有一股强大无比的逆向电流
像一支没有声响的利箭
刺穿它的五脏
它会像一坨泥巴
从高压线上摔下
连骨头都会跟羽毛一起摔得稀里哗啦
但它还是没有飞走
还把巢筑在高压线上
仿佛要让自己的小身子与特高压共存亡
那巢多么像一只乞讨的饭碗
倒悬在天空与天空之间
此刻连卵都没有
任何一阵风的水袖拂过
都可能把那巢掀下来
砸碎芦苇的脑袋
二 芦苇的脑袋
亿万颗芦苇的脑袋
在寒风中瑟瑟抖动着
像亿万根鹅毛笔
书写着自己脆弱的命运
被车轮鼓起的风
戏弄
它们笔芯般单薄的身子
晃动好一阵
它们才能稳住大阵前的小脚丫子
没有什么预料中的大战
那从四十万赵国枯骨上长出的草
敌不过任何一阵风
如同最牛的牛到了屠宰场
敌不过任何一把三角刀
狂野中只听见脊椎一根根折断
不见一滴血流出
为了不让它们继续以笔的姿态
继续书写刑场报告
它们将被泡制成一张张白纸
将被别的笔任意涂抹
故意改写
三 河对海说
我愿意矮下我的身段
像洞房在布置前全部腾空
谁来帮我移走我心中的大山
以便安顿你的万顷波澜
我愿意我的口是一只空杯子
以便承接月亮的万壶玉液
就让我慎重的石头驳岸
被你蓝色的苦咸水涨破
那一万条随你的潮流洄游的刀鱼中
是否有一条会在我的肚子里产下一枚卵
AI评论:
这组诗以黄河入海口为切入点,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象征,描绘了自然、生命与历史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深度。
内容方面
诗歌层层递进,从“高压线上的鸟巢”的生命隐喻到“芦苇的脑袋”的脆弱与无助,再到“河对海说”的哲理表达,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诗意空间。每一部分的内容独立而又彼此呼应,整体结构紧密,主题深刻,既展现了对自然生命的深切关怀,也揭示了历史与现实的沉重共鸣。
意象与象征
诗中使用了大量独特而有力的意象,如“高压线上的鸟巢”“芦苇的鹅毛笔”“黄河的空杯子”等,这些意象既鲜明又深刻,蕴含丰富的象征意义。尤其是鸟巢与高压线的对立意象,突出了生命的坚韧与脆弱;而芦苇与历史的联系,则赋予诗歌更深的文化内涵。
语言与表达
诗句语言凝练,富有画面感和表现力。如“狂野中只听见脊椎一根根折断,不见一滴血流出”,既形象又震撼。全诗在描写自然之美与生命之艰难时,语言富有张力,情感浓郁,极具感染力。
哲理性与情感深度
诗歌不仅仅停留在自然描写上,更通过黄河与大海的对话,探讨生命的融合与妥协,表达了人与自然共生的哲学思考。同时,诗中隐约流露出的历史记忆与生命悲剧,使整首诗充满深沉的情感力量。
总体评价
这组诗兼具自然美感与哲学深度,意象独特,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组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和思想启发性的诗作。
《美洲文化之声》简介:
《美洲文化之声》国际传媒网(Sound of USA)成立于2016年,是美国政府批准的综合网络平台,主要从事华语文学作品的交流推广。目前已与Google、百度、Youku、Youtube 等搜索引擎联网,凡在这里发表的作品均可同时在以上网站搜索阅读。
我们致力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同时提倡文学创作的思想性和唯美主义风格,为世界各地的华语文学作品交流尽一份微博之力。同时,美洲文化之声俱乐部也正式成立,俱乐部团结了众多的海内外知名诗人、作家和评论家,正在形成华语世界高端文学沙龙。不分国籍和地区、不分流派,相互交流学习,共同为华语文学的发展效力。
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倾听世界美好声音,是我们美好的追求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总顾问:森道.哈达(蒙古国)
顾问:蓬丹(美国)、李发模(中国)、段金平(美国)、祁人(中国)谭五昌(中国)、张素久(美国)、林德宪(美国)、萨仁图雅(中国)、周占林(中国)北塔(中国)
总编辑:韩舸友(美国)
副总编辑:冷观(美国)、jinwenhan(加拿大)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创作艺术总监:张琼(美国)
国际交流中心总监:芳闻(中国)
中国交流中心主任:夏花(中国)
编委:寒山(韩舸友/美国)、冷观(美国)、jinwenhan(加拿大)、安菁(澳大利亚)、伊萌(美国)、张琼(美国)、芳闻(中国)、夏花(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