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人的英挺,墨客的儒雅
—周愚先生文武兼举

作者简介:

段金平,来美国前为中国山西临汾电视台新闻部主任;北美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第十四、十五届会长;现担任北美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监事、美国《东西方》杂志总编、《美洲文化之声》国际传媒网顾问。

軍人的英挺,墨客的儒雅
—周愚先生文武兼举

曾经,他长风作浆,苍穹翱翔,驰骋云端,俯瞰大地苍茫;
曾经,他烹煮文字,著书立说,年至九旬尚眼明,千百文章老书生!

是的,前几十年空中飞行,后半辈子挑灯笔耕。这大相径庭的两种行业,都被周愚先生演绎的卓尔不凡。

我和周愚先生同在’北美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但本人实属晚辈,不可同日而语。周先生是我们“作协”的前会长,深受会员的爱戴和敬重。在大家的心目中,寡言低调的周愚是一個百分之百的谦谦君子。籍着周愚先生任作家协会的监事,而我也卸任会长进入监事行列,除了全体会员活动的场合,我还有和周愚先生及其他监事小范围与会的便利。因此,对他朱颜龙驹之时就入伍空军,半生操纵驾驶杆的铁戈云烟生涯以及退役后恒久把持笔杆的纸墨疾书历程有了详尽的了解。他先后爱上这大小、轻重、作用都截然不同的两根“杆”,如同“爱人”。他说这两根杆是他今生两次美好的恋爱。

周愚本名周平之,原籍是湖北省的沔阳县(現仙桃市) 。他出生在浙江省临海县的海门镇(現海門市)。周愚出生不久即逢日寇侵华,全家辗转在浙西、皖南、赣东以及
閩北的山区一帶逃难,躲避日军战机的轰炸。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日寇无条件投降。他们家由福建省崇安县(現武夷山市) 经福州返回他从未见过的家乡—湖北,居住在武昌市。

然而,仅短短一年的安居,家人又因为国共內战,迫不得已,离开家乡。1948年,他们途经上海、廈门,次年初抵达了他心目中的陌生海島—台湾,那时周愚十四岁。

让周愚一生都难以平抑的痛,是当年随父去台湾时,生母没有跟从,而是独自一人留在家乡湖北固守家园。从此他们和母亲天各一方,生离死别。

直至他來到美国,于1991年与在大陆的两个姨妈联络上,方知母亲于1953年遭受迫害命赴黄泉,早已与他们阴阳两隔。闻此消息,他痛贯心膂,泣涕如雨。
周愚說,這是時代的悲剧。生於他那一代的中国人,备受外强的野蛮侵略,又饱尝同胞的自相残杀,他衷心地希望,中华民族从今以后能夠团结一致,抵御外侮。

五十年代的台湾,正值高呼反共抗俄,反攻大陆的时期。又因周愚先生的父亲亦在军旅,耳濡目染,不学以能,十七岁的周愚,高中尚未读完,便以同等学历报考空军,并被录取。于1955年毕业于空军官校战斗飞行科,任台湾空军的战斗机飞行官。此后他又先后入军官外语学校英文系、日文系,及三军大学深造,且两度经考选出国受训,毕业于美国空军战术学院武器管制官及电子作战官班。

周愚在空军的经历,包括战斗机飞行官、分队长、中队长、教官、国际情报参谋官、外事联络官、国防部情报参谋次长室参谋主任,最后在国防部礼宾官任內,于1977年以上校阶退役。

二十二年的空军服役,周愚先生获奖无数,如忠勤勋章、楷模奖章、金马地区服务奖章、艰苦地区服务奖章、国防部服务奖章,和美国空军战技奖章及空中成就奖章……等等。

退役后,周愚转往民航界服务,任远东航空公司业务副主任,工作性质仍是飞机与飞行,只是由军转民,这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1982年,周愚先生辞去了在台湾为一般人所羡慕的航空公司高薪职位,携妻带女前来美国,在「大西洋富田太阳能公司」(ARCO Salor)工作,接受另一领域崭新生活的挑战。这也是他此生又一个华丽的转身。他的夫人在一家电子公司工作,十六岁的女儿就近入学,全家为新的生活努力不懈。

在台湾经历了命悬一线、生死瞬间的空际生涯后,周愚尽情领略洛杉矶太平洋海岸鸥璇燕舞、多彩多姿的后半生。三十年来,他的社团活动和个人生活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与展现。

先說社团。周愚先生看起来默默无语、不温不火,对社团活动却极为热衷并担任过许多社团的领袖。而在这方面,又体现在“武”和文”两个部分。

武,与他过去军人身分相关联,有“洛杉矶荣光联谊会」”会长及理事长;“洛杉矶空军大鹏联谊会”会长及理事長;「南加州空军官校校友会」会长……

文,则源于他在美所从事的文学创作,如“北美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会长,和“北美洲作家协会总会(下辖北美洲、加拿大24个分会)”副会长……

兩类社团,文武兼具。由周先生举办或承办活动,都得心应手,百无一失。体现其刚柔并济之性情。

这些活动不计其数。
“武”的群英荟萃,多为台湾三军退役军人。他在荣光联谊会和空军大鹏联谊会会长任內,每年九月三日主辦抗战胜利纪念日大会;八月十四日主辦空军胜利纪念日大会。现在他仍以空军官校校友会会长的身分,每年主辦空军官校校友会的年会及其他许多活动……。

“文”的则更是好戏连台:在他担任「北美洛杉矶作家协会」会长期间,于1998年主辦「北美洲作协总会」第四届年会(他在会中当选为总会副会长) ;2000年,他以北美洲总会副会长身分,主辦「世界华文作家协会」第四届年会,此会有来自全球的华文作家三百余人汇合,为期七天六夜。会员各抒己见,节目精彩纷呈,这是洛杉矶开埠迄今最大的一次文学盛会;洛杉矶作协曾与中国作家协会相互访问各六次,他四度担任团长;2007年,他又应邀率领一个十人访问团,前往北京,参加「海峡两岸中华民族文化高峰论坛会议」,这是海峽两岸以外唯一受邀的社团;2014年,洛杉矶作协由他牵线搭桥,邀请了现居加拿大的著名诗人亚痃先生作为协会的永久顾问;2016年他又邀请台湾著名女作家廖辉英前来洛杉矶,以第三届「名家论坛」主讲人的身份,作了一场精采绝伦的演讲。
此外,他还是一位编辑高手,作家协会、南加州中国大专院校联合校友会、洛杉矶空军大鹏联谊会、美国湖北同乡会的年刊,许多都是由他担任主编。

再谈个人。周愚說,他从小就喜爱文学,初中時就细读了巴金、魯迅、冰心、徐志摩等許多人的作品。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这些名著更是爱不释手。小时候,他曾志愿成为一个文学家。他的作文成绩在全班也一直名列前茅,而且十五岁时就开始发表文章。但后来却因缘际成为戎装军人。尽管念念不忘初衷,然而军务缠身,少有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用于写作。因此,纵然陆陆续续发表一些短文,终不能随心挥笔,表述心迹。

及至来美,因生活骤变,视野开阔,写作题材俯拾皆是。虽然周先生还有全职工作,但仍腾出时间,潜心创作。
“读书千万卷,下笔如有神”。因着博览群书的日积月累,周愚写作出手极快。他从不打草稿,笔杆一摇,一晚上三、五千字形如流水,顺畅的时候六七千字也不在话下。

三十多年來,周愚先生在美国、加拿大、中国、新加坡、泰国、馬來西亞和香港、台湾地区的华文报刊杂志发表作品三百多万字。

写到这里,我抬头看看身边书柜里收藏的周先生文学作品,小说、散文、报告文学,一二三四五……二十二部!这些作品让他获得洛杉矶地区杰出华人成就奖、台湾联合报征文报道文学首奖、台湾中国文艺协会“五四”文艺奖、中国世界华文文学杂志小说一等奖、中华民国百年征文比赛第一名……他还二十五次获得台湾华侨救国总会海外华文著述佳作奖。这种获奖纪录,不得不让人瞠目结舌!

2014年十一月,周愚先生同时出版两本新书。作协为他举办新书发表会,也就是第一届「名家讲坛」。并请来周愚先生的两位胞弟——现居纽约市的前「世界周刊」主编周勻之,和现居佛罗里达州的前康奈尔大学东亚图书馆馆长周明之前来助阵。一门三杰同台,轰动一时!三百多位贵宾、文友、读者济济一堂,是洛杉矶文学界空前盛大的一次新书发表会。

周愚将驾驶杆和笔杆都运用的无可挑剔。然而,这两根“杆”能概括他的人生吗?非也,他的生活是多彩多姿的。

如果我说周愚先生属于讲台和舞台,不熟悉他的人可能会疑惑:沉默的几乎如雕像的人,怎么可能?

是真的,周愚台上台下判若两人。从文后的三十多年,周先生应邀在洛杉矶、旧金山、圣荷西、沙加缅度、休斯顿、达拉斯、丹佛、芝加哥、亚特兰大、华府及加拿大演讲二十余次,有时一天两场还意犹未尽。他站立讲台口若悬河,妙语连珠,应对提问出口成章对答如流,简直就是“达人”!为此他接受广播电台、电视台和平面媒体专访不计其数。

周愚先生还会跳交际舞,而且身手不凡!这得益于他年轻时是运动健将。他说,在学生时代,他是学校田径队、游泳队成员,他还喜欢各种球类运动。而現在年事已高,不能再参加那些激烈的活动了,唯有以跳舞来维持运动,而且跳舞还兼具娱乐与交谊之效,一举数得。
他生就一副修長挺拔的身躯,占跳舞的先天优势,华尔兹、探戈 、吉力巴、恰恰…… 舞曲一响,他便矫若游龙。也难怪文友们打趣:周老哪里只是“文”“武”兼备?还是“文”“舞”双全呢!

周先生还是调配鸡尾酒的高手。他在台湾任礼宾官時,因交往的对象是各国驻台湾大使馆的武官,常常参加酒会,对酒已有相当程度的了解。来美之前,有朋友告诉他,学会一样手艺,到美国谋生比较容易。因此他想,何不就学调鸡尾酒?于是他在台北的「中西调酒学校」学了四周,拿到毕业证书。到美国后,他又進范奈斯(Van Nuys) 的「美国调酒学校」(American Bartender School) 学了四周,也拿了毕业证书,正式具备美国职业调酒师资格。却沒想到,他不但沒有以调酒谋生,反而因此成了他的一项不小的开销。因为好客,不但是他自己请客必备美酒,朋友举办宴会也都邀请他充当调酒师,他常常是自购大批各式酒欣然前往,以饗佳宾。

周愚还有一项爱好,就是旅行。他平均每年都有三、四次旅行,有时国内,有时国外;有时陆地,有时海上;有时独自游,有时与妻女;更有時亲朋好友陣仗同遊,取其热闹!他有一项难以置信的过人本事,就是一人开车纵横往返全美(夫人不開車,僅坐右座) ,而且还是不止一次。
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周愚说一点都不错!他籍着多次旅行,领略大自然的风情,体察人间百态的形成。

此外,棋類、橋牌,周愚都玩的得心应手,非精即通。

耄耋之年,周愚依然腰身笔挺的朝前走,洛杉矶文坛的各类活动,都有他的身影;每天夜晚他依旧笔耕不断,隔三差五就有他的文章见诸报刊。

搁笔之际。回顾周愚先生前八十载人生,从少年的颠沛流离,到青年的意气风发,从中年的激流勇退,到老年的壮心不已,虽有憾事,但满载辉煌!上帝很眷顾周愚!赋予他各种才情。军人的英挺,文人的儒雅都让他诠释的尽善尽美!
我想说:前辈啊,英雄!

《美洲文化之声》简介:

《美洲文化之声》国际传媒网(Sound of USA)成立于2016年,是美

国政府批准的综合网络平台,主要从事华语文学作品的交流推广。目前已与Google、百度、Youku、Youtube 等搜索引擎联网,凡在这里发表的作品均可同时在以上网站搜索阅读。

我们致力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同时提倡文学创作的思想性和唯美主义风格,为世界各地的华语文学作品交流尽一份微博之力。同时,美洲文化之声俱乐部也正式成立,俱乐部团结了众多的海内外知名诗人、作家和评论家,正在形成华语世界高端文学沙龙。不分国籍和地区、不分流派,相互交流学习,共同为华语文学的发展效力。

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倾听世界美好声音,是我们美好的追求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总顾问:森道.哈达(蒙古国)

顾问:蓬丹(美国)、李发模(中国)、段金平(美国)、祁人(中国)谭五昌(中国)、张素久(美国)、林德宪(美国)、萨仁图雅(中国)、周占林(中国)北塔(中国)

总编辑:韩舸友(美国)

副总编辑:冷观(美国)、jinwenhan(加拿大)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创作艺术总监:张琼(美国)

国际交流中心总监:芳闻(中国)

中国交流中心主任:夏花(中国)

编委:寒山(韩舸友/美国)、冷观(美国)、jinwenhan(加拿大)、安菁(澳大利亚)、伊萌(美国)、张琼(美国)、芳闻(中国)、夏花(中国)

————————————————————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