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罗马 —— 印象意大利 (三) 文/雨文 (美国)

作者简介:

雨文,本名陈雯,英文名Sarah Chen。杭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华府华文作家协会会员,华府诗友社《诗友园地》副主编。长篇译作《海誓山盟》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英文短篇小说《QING MING》刊登于美国Night Music Literary Magazine。诗词散文作品发表于《江南诗》《海华都市报》《国际日报》《华府新闻日报》等报刊杂志及各微信平台。诗词作品选入《世界华人诗歌精选》《人生啊!人生》《月下陌堂》等诗词书籍。《社友园地》创刊卷副主编,Barnes and Noble 出版,2022年3月出版时上畅销书单。

这是罗马 —— 印象意大利 (三)

到达罗马是下午四点多,安顿好住宿天色尚早,便出去先探探明天去斗兽场的路,顺随拍几张斗兽场夜景照。路过一个教堂外有人在唱歌,教堂小门开着,里面在进行仪式。我们看了一眼没在意,继续向前来到斗兽场。拍了夜景,找餐馆吃饭,吃饱喝足往回走。突然听见响亮的铜管乐,一队身着黑制服头戴黑羽毛帽的乐手跑步而过!又见一队古罗马皇家卫士威风凛凛大步走来,高喊口号”这是罗马!” (This is Rome!)。一打听才知道这天是圣克莱门特庆祝日,克莱门特在成为第十三世教皇之前曾在此教堂布教。这意外的巧遇让我有机会和古罗马皇家卫士同框留念。

我青少年时从斯巴达克斯的电影里知道了古罗马斗兽场。罗马帝国最鼎盛时期建成的斗兽场是世界上最大的露天剧场,可容纳六万多高声呐喊的观众。各种演出比赛角斗在此举行,包括人兽之间血腥的搏斗。在人与兽的血腥搏斗中,西方民主的苗头也已发芽: 当平民观众都对取胜的奴隶竖起大姆指,皇上就是再不愿意也只能遵从大众的意愿,放了这个奴隶并还他自由之身。斗兽场见证了残酷的一面也见证了进步的一面。

是日天气大好,蓝天白云,阳光尽情铺洒,使斗兽场里那些关奴隶的小隔间也不显太阴暗。人在斗兽场里渺小如蚁,但就是这渺小如蚁的人,在2000年前就建造了至今仍是世界最大的露天剧场。

摄影/雨文

试想罗马帝国鼎盛时的场景: 四层高的露天剧场呈鲜亮白色,大型希腊罗马诸神宙斯、维纳斯、赫拉克勒斯等等站立在中间两层的拱窗中,顶层有木梁支起遮阳棚,观众舒适地坐在阴凉里看演出看斗兽。在这可容纳五至六万观众的斗兽场,想像一下要求给斯巴达克斯自由时的大姆指数量!

出斗兽场,过康士坦丁凯旋门,到帕拉蒂尼山上的古罗马广场。虽然已是残壁断柱,这片地方曾是古罗马最热闹之处,议员在这里议事,商人在这里做买卖,市民在这里聚集活动,古罗马所有重大的事都发生在这里。

最先看见的是提图斯凯旋门,凯旋门的柱子靠内的有凹槽,靠外的是平滑的,罗马人在修复古建筑时坚持不以假乱真,新柱子不仿古,表面平滑,古迹就是真古迹,修缮就是修缮。行走在广场里断柱残壁间,似乎可以听见当时鼎沸的人声,看见躜动的人头,这里是罗马文化的诞生地。

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占地只有纽约中央公园的八分之一。作为罗马天主教的中心加上博物馆珍藏巨大,梵蒂冈吸引全世界信天主教和不信天主教的人源源不断地来访这个袖珍国家。

我们一早来到圣彼得广场,教堂前的队已是弯来曲去的长龙,急忙站到龙尾。参观圣彼得教堂不用买门票,大家很有秩序地耐心排队,一边还可借助相机镜头拉近来细细欣赏建筑顶上的圣徒塑像。走进这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宏大宽敞明亮的氛围竟让无神论者的我也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漂浮在空中。

摄影/雨文

圣彼得大教堂是文艺复兴建筑的顶级魁宝。十六世纪中旬,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大师布拉曼特,米开朗基罗,贝尔尼尼等等,运用数学,建筑,美学,设计建造这前人不敢想像的宏大工程。我们熟知雕塑家米开朗基罗,画家米开朗基罗,现在来认识一下建筑师米开朗基罗。有个词叫做”文艺复兴人”,意指那个时期的人知识面广到令人吃惊的程度。

十六世纪的意大利思想极为开放,吸取古希腊,古罗马,拜占廷,古印度的文化精华,在鼓励创新的环境里开始并领导了辉煌的文艺复兴。源于古印度的数字表达法01234… 给数学演算带来便利; 人体解剖知识让绘画生动逼真; 15世纪中叶德国发明的铅活字印刷 (中国的是木质雕版印刷) 和铅字活体印刷机的问世使知识的传播面大大扩展,这样的社会环境培育了我们称之为”文艺复兴人” 的群体。他们之中的大师之作今天依然无人超越,依然吸引成千上万的人从世界各地来意大利”朝圣”。

米开朗基罗是文艺复兴人中的顶尖人物。他的大卫是世界上最有名的雕塑,他的西斯汀教堂壁顶画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壁画,他精通解剖学,对天文学很有研究。在他七十一岁时,教皇保尔三世任命他为圣彼得教堂总工程师。自布拉曼特最初设计圣彼得教堂之后,四十年来前后六位有名望的艺术家在这项工程上对前任的施工按自己的想法作了改动,如何将不同风格溶为一体是个难题。没有学过建筑学的米开朗基罗接下此重任,在生命的最后十多年里,他把整个教堂的风格统一到一起,并设计建造了教堂的穹顶~世界上最大最高最完美的穹顶。圣彼得教堂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杰作。

圣彼得教堂里米开朗基罗的圣母怜子不同于他弗罗伦萨的晚期同题雕塑。圣母的表情,衣裾的折绉,圣子的体态,全部打磨得极细致,塑像似乎散发出柔和的光。大理石在米开朗基罗手里变得柔软如蜡,半透明如雪花石膏。米开朗基罗23岁时创作的这座雕塑是所有圣母怜子作品中最有名的。

摄影/雨文

不要让凡蒂冈博物馆的入口门面骗了你,不起眼的门领你进入艺术珍品的浩翰大海。庭院里的雕塑《拉奥孔与儿子们》表现特洛伊祭司拉奥孔和两个儿子被海蛇绞死前的挣扎,拉奥孔面部扭曲的表情和肢体紧张的肌肉将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成为西方艺术中难以超越的”人类痛苦原型”。

祭师拉奥孔想要阻止特洛伊人把木马作为战利品拉进城的行为激怒了希腊守护神雅迪娜,她派出的两条海蛇将拉奥孔和他的个儿子活活绞死。这表现惨表现痛的雕塑却带给我们美感,因为拉奥孔脸上的表情是痛苦的但又是隐忍的,身体是扭曲的但又是阳刚的。古希腊古罗马雕塑家对人体结构如此精通,将解剖知识在雕塑上运用得如此得心应手!这座拉奥孔群雕据专家推断是公元前27年至公元68年这段时期的作品。

梵蒂冈博物馆的最精彩之一是拉斐尔的壁画厅,四个厅从上到下除了门窗全部画滿壁画。。这里原来是教皇私人图书馆的一部分,教皇朱利叶斯二世命令拉斐尔装饰这四个大厅。四个大厅中最有名的是签字厅 (Stanza della Segnatura) 或译成”招牌厅”,四面墙上的壁画是人类知识的四大分支: 哲学、神学、诗歌、和法理学,其中最著名的是表现哲学的《雅典学院》。

《雅典学院》精确的透视和黄金的布局被誉为文艺复兴完美代表作。画正中两位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一手指天,拉斐尔以此来表示柏拉图的形式论,就是我们从小受教育要批判的唯心论,但是在西方文化中该理论被认为是解决问题的经典方法。图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向前伸着手,手掌朝下,与柏拉图相反,亚里士多德认为唯一的现实是人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体验到的现实,这大概就是我们从小受教育接受的唯物论。两位哲学家都拿着各自的著作支持自己的理论。(柏拉图《提迈欧》,亚里斯多德《伦理学》)。两人的衣着色彩也代表着不同的观点: 柏拉图穿淡紫色和红色,像征空气和火,都无重量; 亚里士多德穿褐色和蓝色,像征土地和水,都有重量。

摄影/雨文

壁画左侧的人物基本倾向柏拉图学说,右侧的人物相信亚里士多德学说。左侧前方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正在研究一部巨著,他相信世界是在数学定律的影响下运转的,也相信人的灵魂不死。毕达哥拉斯身后手拿一块小黑板的是阿基米德。在左侧还有苏格拉底 ,伊壁鸠鲁,阿威罗伊 。壁画右侧手持地球仪的是数学家兼天文家托勒密,他正与手里拿着天球仪的天文学家索罗亚斯德交谈。在这群交谈的人中戴黑帽子,直视观众的人物是拉斐尔。欧几里德正用圆规在石板上向学生演示几何。拉斐尔把米开朗基罗、达芬奇、他自己以及另外一些同代人也画在这幅壁画里,表现古代哲学与文艺复兴的传承关系。画左前方坐着手支头者是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也是米开朗基罗,两人有相似的脾气性格。而中间的柏拉图同时也是是达芬奇,读者很容易在柏拉图面容上看出达芬奇。再看画中的两座雕像,左边是阿波罗~太阳神爱神诗神,代表柏拉图式的信仰; 右边是雅典娜~战神智慧神,管理人间世俗事务的神,代表务实。

细看过拉斐尔壁画四个厅,来到西斯汀教堂。梵蒂冈博物馆的路线安排很有匠心,将人们一步一步带入高潮。但凡有点西方文化知识的人都听说过西斯汀教堂的壁画。教堂外观是简单的砖结构,可是一走进教堂,你就被壁画包围。大厅里站滿仰头看壁画的人,靠墙长座上坐滿仰头看壁画的人,不许拍照,只能看!大家仰头看因为西斯庭教堂最知名的壁画上帝创造亚当(The Creation of Adam) 处在壁顶中央。那两只手!那两根手指!超凡的想像力,杰出的构图,上帝和人的关系以如此接地气的方式来表达也只有米开朗基罗!

然而米开朗基罗一开始并不愿意接这画壁画的活儿,他认为自己只为雕塑而生,教皇朱利叶斯二世叫他把西斯汀教堂的蓝色壁顶重新装饰时,他最初一口回绝!有人建议让拉斐尔画,教皇说:”要米开朗基罗画壁顶!他要么画!要么就处死他!” 米开朗基罗被迫接下这活儿。他开始按朱利叶斯二世的吩付画十二使徒像,可总是不滿意。一天心情不爽的他去酒馆喝酒,喝了一口便吐出来对酒馆老板大叫:”这酒是酸的!” 老板说: “这桶酒刚开,你的是第一杯。” 老板自己去倒了一杯,尝了一口,转身拿来一把斧头劈开酒桶: “酸的,不要了!” 在众人抢着去接从桶里流出的酒的混乱中,米开朗基罗若有所思地站起身离开酒馆。回到西斯汀教堂,他捧起一罐红颜料泼向已画好的使徒像,嘴里念着”酸的,不要了!”。乘夜色他不辞而别,逃离罗马。

在采石场,米开朗基罗的朋友们帮他躲过教皇朱利叶斯二世派出的士兵一次次的搜寻,可是他内心却沒有真正放下西斯汀教堂的壁顶。最后他抱着一大卷自己设计的草图回到罗马,对教皇说,要么不画,要画就一定要按他自己的意愿画!西斯汀教堂的壁画就这样在两位固执的人你争我吵中诞生!今天我们能仰头惊叹这世界瑰宝,要感谢一位坚决要雕塑名家画壁画的教皇,一位坚决要按自己意愿画的文艺复兴艺术大师!缺一不可。

摄影/雨文

在喷泉之都罗马不可不去观赏喷泉。纳沃纳广场上伯尔尼尼的杰作四河喷泉在蓝天白云下涓涓流淌,它左右的两个小喷泉也相当美好。吸引游人最多的是特雷维喷泉,这著名的喷泉出现在不少电影中,包括经典影片《罗马假日》。特雷维喷泉最初建于古罗马时代,处在向罗马供水的处女座渡槽末端,三条街交汇处。意大利语三条街是tre vie, 这就是Trevi Fountain (特雷维喷泉)名字的来历。1730年教皇克莱门斯十二世公开招标重建特雷维喷泉,萨尔维中标,但他生前未能看到完工。今天这模样的特雷维喷泉在1762年完工,已是萨尔维死后11年。2013年芬迪花了17个月,2.2百万美元来维修特雷德喷泉。当你背着芬迪包包时要想到这个品牌不是只顾赚钱哦。

我等了半天终于得到一个中间位置,很认真地投了硬币!据说往特雷维喷泉投硬币能确保你重回罗马。为什么说”很认真地投硬币”?因为要背过身去,把硬币从肩头上投出去,在空中划一个漂亮的抛物线,然后落入水中。到晚上,工作人员将池中硬币捞起,据统计每天有三千欧元左右。这些钱全部捐给慈善组织,用以帮助贫困者购买食物。

这是罗马! 我会再来。

从威尼斯到弗罗伦萨到罗马,饱享了意大利风光、意大利美食,饱览了大量的名画名雕塑,最后又回到威尼斯。打开旅馆房门,只见浴巾做成两只天鹅头对头形成爱心摆在床上,好浪漫!漫步到里奥托桥,阳光铺洒运河水面,微波闪着金光轻拍系在木桩上的冈朵拉。桥畔礼品店橱窗里各色面具卖弄着风情,禁不住引诱进店挑了一个,带回家。

美洲文化之声简介:

《美洲文化之声》国际传媒网(Sound of USA)成立于2016年,是美国政府批准的综合网络平台,主要从事华语文学作品的交流推广。目前已与Google、百度、Youku、Youtube 等搜索引擎联网,凡在这里发表的作品均可同时在以上网站搜索阅读。我们致力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同时提倡文学创作的思想性和唯美主义风格,为世

界各地的华语文学作品交流尽一份微博之力。同时,美洲文化之声俱乐部也正式成立,俱乐部团结了众多的海内外知名诗人、作家和评论家,正在形成华语世界高端文学沙龙。不分国籍和地区、不分流派,相互交流学习,共同为华语文学的发展效力。“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倾听世界美好声音”,这是我们美好的追求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此图像的alt属性为空;文件名为image-3.png

总顾问: 森道.哈达(蒙古国)
顾问: 蓬丹(美国)、李发模(中国)、段金平(美国)、周愚(美国)、祁人(中国)、谭五昌(中国)、林德宪(美国)、唐成茂(中国)、萨仁图雅(中国)
总编辑: 韩舸友(美国)
副总编: 冷观(美国)、Jinwen(加拿大)
编委: 韩舸友(美国)、冷观(美国)、Jinwen(加拿大)、阮小丽(加拿大)、Yimeng Han(美国)、Shenghao(美国)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