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平散文作品选(美国)

段金平,来美国前为中国山西临汾电视台新闻部主任;现担任北美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会长、美国《东西方》杂志总编。

小鞠的 刀子嘴与 “豆腐心”

酒店餐厅洋溢着节日的气氛。与会的理事们相互道喜,其乐融融。
今天文联在这里召开迈入新年的第一次理事会,主要议程是选举下一届文联主席,并由当选者组阁、宣布副主席、财务长、秘书长和副秘书长。

小鞠的“豆腐心”七上八下。

原本她是计划选张其的。前些日子她思来想去,有可能被选为主席的理事中,只有张其没有被她的刀子嘴伤害过,确切地说是没有正面伤害过。背后信口雌点黄,或许张其并不在乎。相反张其好像还蛮欣赏她的写作才华。所以她觉得,如果张其当选,她才有可能被组阁进团队。
于是,小鞠有意一来二去的和张其“微聊”过几次,恭维的话说了不少,甚至明确表示今年的改选她会把选票投给张其。
张其说:“你千万不要选我,比我资格老的大有人在!” “必须选你,我看这届主席非你莫属!”小鞠用柔软的腔调和笃定的语气向张其表示:我一定是支持你的。
小鞠对自己的铺垫很有信心。

转眼就到选举的日子了。头一天,小鞠给张其转发了一条不咸不淡的信息,意在引张其回复,趁机聊聊,表示她愿意担当一个职务。副主席最好,秘书长也可以。然而张其那边没有回应。

像最近时晴时阴的天气一样,小鞠的心绪也好坏不稳。

整夜无眠。“张其是回避我吗?”“不,一定是她没有查看微信。”小鞠一遍一遍地自问自答。

往事一幕一幕地在脑海浮现:那是10多年前在另一个“文联”,群情激愤!这个说:小鞠鼓唇摇舌,拨弄是非,是害群之马,必须清除出文联!那个喊:小鞠煽风点火,挑拨离间,无中生有,文联不能留这样的长舌之妇……然后她接到全体理事签名并形成决议的开除涵!她被文联扫地出门了!
想着这些,小鞠咬牙切齿!她恨死了那帮人!她说他们是“黑社会”!

小鞠转身加入了这个文联,还莫名其妙地成了理事。

她控制不住自己,旧戏重演。

因为小鞠自喻她是刀子嘴豆腐心,所以她常常用她的刀子嘴咬甲啃乙,然后拿她的豆腐心去抹擦她刀子嘴上的血迹。
小鞠才不理会被她刀子嘴伤害的人受不受得了,她天马行空的臆想和猜测每件事情的发生与经过,然后随心所欲地制造“真相”。小鞠编故事就像如厕:哼!管天管的,管不了姑奶奶拉屎放屁!

几个月前的情景也历历在目:
小鞠看不惯时任主席被社会各界邀请“露脸”。在一次理事监事会议上,小鞠以“文革”中红卫兵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振臂高呼,一幅“弹劾”主席的架势!听了小鞠搜罗的所谓“罪状”,绝大部分理事认为她是无理取闹,所以又一次激起众怒,开除小鞠的呼声异常强烈。小鞠灰头土脸地提前退场。
小鞠还是恨!“哼!都想开除我?扒开我的胸膛让你们看看,我虽然是刀子嘴,但有豆腐心呀!我是为了文联健康发展呀!” 她骂文联是“瘟疫联盟”!

小鞠觉得人还是要“掌权”的!“如果我是文联主席,我还想开除你们呢!”她愤愤不平地想。小鞠甚至觉得理事们都瞎眼了,这么多年竟然看不出来她才是文联主席的最好人选。“我是大作家呀,我出了有“血”有“肉”的“著作”呀!书中我和同胞妹妹对簿公堂、和我的房客打官司搏斗的案例,称得上新移民的生存指南呢!”。小鞠这薄薄的“著作”是与人“厮杀”的成果。她认为,自己的个把果子比周围很多作家的累累硕果值钱多了!因为她的品种独特啊!
“只有我这样的作家当舵手才能带领文联这艘大船乘风破浪!”她执拗的这样想。

但是小鞠心里非常清楚。靠选票当选主席她是门都没有!因为自己没有人缘。她只好退其次而为之,赌一位理事当选主席,而后被其组阁进团队甚至成为副主席。一步一步的来。

问题是她赌的这注自己也吃不准!一天一夜过去了,张其还是没有回复。
小鞠心烦意乱,辗转反侧。

睡的不好,心情也不好!“不选张其了!”晓晓在来开会的路上心里说。

进了酒店餐厅,小鞠找个空位坐下。巡视一圈,没有谁值得她投一票。因为小鞠知道,除了张其,她确定谁当选都不会组阁她。
此时小鞠觉得参加不参加这个会意思不大。“害我25刀吃个早餐,在小餐馆我可以吃两顿呢!”小鞠的“节约”是有名的。

今天的会餐是自助。大家在餐台取食物时,小鞠的眼角掠到了张其。“不要主动理她!”小鞠告诉自己。
“这菠菜粥不错!”小鞠知道张其是跟她说话,她装作没听见。“来呀!”张其给自己盛了一小碗后,没有搁置汤勺,等着顺便盛给小鞠。“我自己来。”小鞠故作不冷不热地说着从张其手中接过汤勺。

小鞠没有吃出早餐的味道。她一直咀嚼的是:张其为什么没有回复昨天的微信?可是张其还主动和她打招呼呢!张其会组阁她吗?……

左思右想,小鞠觉得还是应该继续赌:把票投给张其。反正其他人也不会组阁她进团队,在确定和不确定中,小鞠还是决定选择这个不确定。

小鞠开始笑眯眯地望向张其。

时任主席讲话了,小鞠没有心思听。只有两个字灌进耳朵——提名。
当一位理事提名张其后,小鞠应声附和。她把手举的高高的看向张其,她断定张其看到了她在举手。
两位理事被提名。时任主席吩咐秘书长把事先准备好的小白条分发给19位理事,开始无记名投票。
张其获得高票。在监事们检查选票真实无误后宣布张其当选。小鞠暗自期望达成心愿。

小鞠的心一直像木锤敲击般震的难受。和时任主席讲话时截然相反,她全神贯注地听张其发言。依照前任例子,张其应该现场“点将”。
小鞠想捕捉和张其对视的瞬间,但张其没有斜视。此时她后悔没有坐在张其的正前方。
小鞠看到张其的目光落到时任秘书长的身上,她知道团队的一个名额被占了。果然不错,秘书长升为副主席。当张其点了第二副主席的名字时,晓晓的心跳加速了。此时,张其“点将”财务长。这个职位她不感兴趣,而且她知道张其还是会选时任财务长,因为张其对这个财务长的工作作风是极其赞赏的。
不出她所料,财务长没有变动,继续留任。

咚咚,咚咚……不争气的心脏几乎要往外冲!但小鞠爱面子的个性提醒她要面不改色!她希望接下来宣布的秘书长是小鞠。但是不是。
面不改色很难做到,不是有句成语叫相由心生吗?小鞠的脸由热切的晕红瞬间变成失落的蜡黄,继而是恼怒的铁青,并且有点变形。
她连副秘书长是谁都不听了,因为她看不上这个职位。

小鞠的期望落空了。

其实她应该想到,张其能相信一个长着刀子嘴、经常无端乱咬的人,会有豆腐心吗?张其又不是铜头铁臂,也“害怕”她的强唇劣嘴,也因为见识过她的不可一世而“心有余悸”!所以张其哪里敢组阁她这个“刺头”进团队?
但人往往是这样,撒个鱼饵就想钓条大鱼。“我都放下身段讨好过你了”!小鞠愤恨地想。

为了不让与会者看出她的失落,小鞠极力调动脸上每一块不听使唤的笑肌,艰难地撑到提前退场。

出了酒店,小鞠按捺不住万丈怒火!她乐嗟苦咄的个性又开始怂恿她的“豆腐心”指挥刀子嘴肆意宣泄!

“这是商量好的阴谋诡计!
“新当选者太无能了,竟然被时任主席绑架了!
“文联里都是魑魅魍魉
“邪恶的文联没救了!
……
像祥林嫂似的,小鞠逢人就说。不一样的是祥林嫂的嘴没有血色,干裂无力,只能喃喃念叨,而小鞠的嘴是刀片做的,极其锋利!她发誓,“我要把你们咬的体无完肤”!

然而可怜小鞠唾液横飞,骂的心力交瘁,却不见有人响应、安慰。

小鞠绝望了:“我要退出文联!”

“让她退!不然还得第二次被开除!
“不要理她,她疯了!
“她这种人,离的越远越好!
“没有小鞠,文联就少一些嚣扰!
“小鞠是trouble maker,早退文联早安宁!”
……
人们纷纷这样说。

大家该干什么干什么。小鞠退与不退,文联还是文联!

倒是小鞠啊,她胸腔里长的是否“豆腐心”没有人看到,“刀子嘴”却伤了别人又害了自己!

草堂小小讲解员

学生时代,读杜甫七言律诗《蜀相》时,常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和“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样的诗句所感动。杜甫借着游览武侯祠,称赞诸葛亮辅佐两朝的忠诚,又对丞相出师伐魏还没有胜利就在军中病亡抒发惋惜的感叹。

一直觉得到武侯祠缅怀忠公体国的诸葛亮、也看看杜甫名句出炉的地方是非常必要的。不曾想,这次和先生参加北美作协举办的“鲁迅之旅”到中国、借机看望成都老朋友刘秋茂大哥时,武侯祠因故没得进入,却在杜甫草堂别有收获。
“百花潭水即沧浪”的杜甫草堂自然是古朴典雅,诗情画意。而草堂小小讲解员纯真大方的举止和伶牙俐齿的谈吐,却也叫人见识了天府之国文人墨客气质的延续。

据悉,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为普及传播杜甫精神,培养青少年对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和对民族精神的自豪感,选拔了一些中小学生,经过:草堂历史沿革、杜甫生平简介、唐宋著名诗人和他们的代表作 、讲解服务的基本技巧以及博物馆英语的培训,然后作为小小讲解员,为前来参观的游客进行讲解,传播有关杜甫草堂的故事和知识。

我们还真遇见了这样的小小讲解员。

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个名叫朱玥琦的8岁小女孩和一个名叫严子宁的同龄“小伙子”。

玥琦,珠玉玲珑,乖巧秀丽,满面的稚容却避凡脱俗。她的身边时常会聚拢众多游客,为听她绵软温婉的解说,也为看她楚楚可人的仪态。
这小姑娘可不简单:4岁就接受游泳训练,酷暑严冬坚持不懈。蛙泳、蝶泳、仰泳、自由泳样样娴熟;5岁接受中国舞培训,七级证书已经在握,目前继续八级训练;同年开始学钢琴,已达七级;7岁学声乐,8岁荣获成都市艺术人才歌唱比赛二等奖;她还学了线描画,获成都市艺术人才绘画三等奖;朱玥琦从6岁开始,每天坚持阅读,年阅读量已经达到30万字以上;她还熟读唐诗宋词,据他爸爸介绍,她读过的儿童读物已经能装满一大柜子了。

在众多的报名者中,朱玥琦表现优异,获选杜甫草堂小小讲解员,利用空闲时间到杜甫草堂进行义务讲解。

子宁也是8岁,本人何以会
称他为“小伙子”呢?是
因为这孩子健健壮壮,一脸一身的厚厚实实。

子宁就读成都市胜西小学三年级五班。在参加成都杜甫草堂小小讲解员培训后,经考核合格,以志愿者身份在这里传播草堂文化。
我在听子宁讲解的时候,看到了他内心如同相貌一样的实在:烈日炎炎,他不会挑选阴凉之处躲身。尽管额头生津,但每一个景点都踏踏实实一丝不苟的讲完每一个字。对游客的提问,不拖不避,不厌其烦的解释回答。小小少年的稳成,展示了成都新一代的教养、修养和涵养。

杜甫草堂是唐代大诗人杜甫为躲避安史之乱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在此四年里写下了240首经久不朽的诗句。因为草堂是杜甫行踪遗迹地,从古至今几经修复,现在已经演变成一处占地300多亩、集杜甫旧居风貌和纪念祠堂格局为一体的文化圣地。这里有廨、有堂、有祠、有廊,有亭、有台、有池、有榭,还有花径和水槛。梅苑傲雪、兰园飘香,苍松遮天、翠竹蔽日,人文和自然结合的相得益彰。

据介绍,草堂博物馆珍藏着2000多件文物和30000多册各种史料。还有历代杜甫诗句的手抄本、影印本和精刻本以及各种文字的翻译本。

在这样的文化圣地,就不费解这种说法了:“人们提到杜甫,尽可以忽略他的生地和死地,却总忘不了成都草堂。”

文字、教化。感受了这种氛围,就对草堂小小讲解员玥琦的婉婉有仪和子宁的彬彬有礼豁然体悟。

毛泽东主席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小小讲解员和他们的同龄人还是少年,也许界定为童年更恰当些。但他们的认知已经如初生的太阳开始发光。少年强,则国强,从中国少年的勤奋好学,从他们从小懂得或者愿意为社会担当看,中国的强大是必然的

美丽的嘉琪和嘉琪的美丽

因着美丽的嘉琪,我从北京飞回洛杉矶的12个小时行程,心情愉悦,毫无疲惫感。

嘉琪姓李,李嘉琪。是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乘务员,就是人们统称的“空姐”。

李嘉琪,面容白白净净,身姿袅袅婷婷。她直直的鼻梁,尖尖的下巴,明目皓齿,红唇粉颊;她举止端庄,谈吐优雅,无论是递毛巾还是拿报纸,或者是端饭送茶,都是仪态婉婉,笑靥如花。

2015年的10月13日,我和先生乘坐国航CA983航班,从北京飞往洛杉矶。那天,一上飞机,李嘉琪高挑俊美的模样,就恍若一股春风,拂面而来。随之,我心底泛出一股淡淡的的惬意。落座后,和往常一样准备拿起座位旁边书报箱里插放的报纸翻翻,“女士,您好!请用毛巾”一块温热的毛巾由温暖的声音伴随,呈现在我的面前。“谢谢!”我抬头起手接过毛巾。其实嘉琪的话和往常乘机时其他空姐说的字数差不多,字意也相同。可是,温柔却不娇柔,大方又不大意,听起来格外舒服。我心里莫名的高兴,这个行程有了好的开始。

接下来的感觉,一如前面。“女士、先生,这是今天的菜单,有中餐、有西餐,请您先看看,我一会儿过来。”似乎她掐算着时间,我和先生刚刚商量好想用的餐点,嘉琪如空降般站在了座位旁边。点菜、订酒、放餐桌、铺台布,嘉琪话语不多不少,声音不高不低,态度不亢不卑,动作不疾不徐……哦,一切都如此得体!

嘉琪的笑点很到位。我注意了,露八颗牙齿的标准笑容。笑的真诚,不假不媚。此刻,我在写这篇小稿时,脑海里呈现的就是这样一个什么都正合适的嘉琪,心中不免荡起丝丝笑意。

美丽的嘉琪可以诠释“秀色可餐”,能够为你征程中的心灵洗尘。有她的“相伴”,飞行不枯燥,时间过得不知不觉。

也因着嘉琪的美丽,我改变了“万不得已才乘坐国航飞机”的念头。

说起这个念头,我得先讲讲我和国航的“过结”。

2011年8月底的一天,我乘坐国航CA984航班从洛杉矶到北京。和这次行程一样,我们的舱位也是公务舱。强调公务舱,是想把事情的缘由呈现的更清楚一些,范围缩小的更聚焦一点。

那天登机后,一位漂亮空姐跟我说,可以把皮箱放在旁边的小房间里。我略有犹豫:一是皮箱不大,公务舱座位旁边的空隙放这个箱子绰绰有余;二是箱子没上锁,担心箱里的东西丢失,防患未然。但说时迟,那时快,还未等我答话,空姐的芊芊玉手已经握住了皮箱提把。瞬间,这种想法竟涣然冰释,因为那只好看的手。

我心里为自己对漂亮空姐所产生的怀疑感到羞愧汗颜,觉得挺对不住那白皙的小手的。

接下来,就是固有的一系列程序了。用过餐,舱内不多的几位乘客,看电视的、睡觉的,好像都百无聊赖,打发时间而已。

闭目养神却思绪飞扬。我想起一个做飞机装饰生意的朋友讲过的一些和空姐有关的八卦,无外乎有的女孩子追求时尚,宁可三个月吃方便面,也要省下钱买个LV的包包、更有甚者为了一个名牌包可以和“款爷”上床等等。朋友还煞有其事的说:现在的空姐可不是都那么好。

我当时对朋友的说辞不以为然,甚至觉得当今社会,嫉贤妒能者有之,无事生非者有之,这些人善用诡言浮说来抹黑他人。

可是今天事关自己。皮箱里有挺贵重的东西,万一被人拿走……想到这,我开始愿意相信朋友的话,而且极力找理由让她的话站得住脚:她经常和国航做生意,耳闻目睹自然比我们多,宁可信其有, 不可信其无。

但是,无端的把皮箱从小房里拿过来,不是给空姐难堪吗?她就坐在后面—小房间的旁边。这等于告诉她:我正在疑邻盗斧呢!

挺纠结的!

千思万想,我总算有了两全其美的办法:皮箱上挂着购买时配戴的小铜锁,有个备用钥匙一直躺在随身的钱包里。我装模作样取东西,然后打开挂着的锁,把皮箱锁住就万事大吉了。

既不伤人,自己又放心了。从小房间出来,躺在放平了的“床”上,我如释重负。

然而,到了北京我发现,皮箱里的一个小小的名牌包还是丢了,而且里面还装着给朋友运回中国的两辆汽车的钥匙。

这次我笃定的说,空姐真的不是都那么好!因为毋庸置疑,事情就发生在登上飞机的前两三个小时里,而此时,公务舱里的几位乘客没有进过小房间、经济舱的乘客根本过不来、头等舱的“大佬”高高在上,也不会过来。

虽说一颗老鼠屎坏一锅汤,但此时我还没有怪国航。所谓“过结”是后续的事:开始我有念头向国航反映此情况,但转而一想,损失不大,就是配制汽车钥匙费尽周折。如果因为这件事让一个涉世未深的姑娘丢了饭碗,也于心不忍。可是,朋友们说这是长虺成蛇,小事不警告,大事追悔莫及!那才是害了她呢!

好像也有道理,于是我给国航写了反映信。不过,石沉大海了!我又打电话给国航,一位小姐接的。听了事情的原委,她说一定向领导汇报,然后给我答复。之后,杳无音讯了!于是我似乎明白了国航空姐何以敢向乘客的行李伸手!

所以,我有了“万不得已才乘坐国航飞机”的念头。

或许因为对那次事件的耿耿于怀,在这次“万不得已乘坐国航飞机”时,和嘉琪聊起了那次行程的不快。而嘉琪的回应是美丽的。

嘉琪的美丽在于她会将心比心。她能理解人在囧途的心境而给予宽慰;嘉琪的美丽还在于她能维护空姐的尊严,她说虽然也许有个别人不检点,但不能一概而论,绝大多数空姐是洁身自好的;嘉琪的美丽更在于她“穿黑衣保黑主”!她会跟我说:也许接电话的是临时人员,得过且过,根本没有向领导反映此事呢?于是她恳切地希望我不计前嫌,欢迎经常乘坐国航飞机,以观他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美丽的空姐和空姐的美丽,两个概念都在嘉琪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美丽的嘉琪,容貌、身姿以及和声润语,叫人赏心悦目;而嘉琪的美丽则来自于思想和行为的端正,令我赞叹不已!

李嘉琪,美丽也!
美丽也,李嘉琪!

难忘兰州朋友

我们有个很好的朋友叫任学文,兰州人。

任学文待人真诚,大西北男人浑然天成的质朴都在他脸上写着呢。黄河水的养育,把他塑造的豪放和粗犷,但他意识里也不缺少洒脱和倜傥。

用土话说,他很“能”。吹拉弹唱、写画演讲,没有他不会的。拉个小提琴曲《梁祝》吧,锁眉垂眼,下蹲上扬,那表情、那动作、那融入曲中的情感,好像他就是梁山伯似的,恨不得把女性听众都“勾引”成祝英台跟他一起去“化蝶”。

因着他这功底,我家那位喜欢拉小提琴却“半瓶子晃荡”的老哥就拜他为师了。我们都叫他任老师。

2015年9月,北美作家协会举办的“鲁迅文学之旅”去中国,我们决定提前到达,先前往成都看看多年不见的刘秋茂大哥,然后到兰州和正在此地探亲访友的任老师汇合,按约定由任老师带我们到敦煌去游览参观。

然而事未随愿,因为我在成都就身体不适了,是病病歪歪飞到兰州的。
任老师和朋友已经驾车在机场等候。到了任老师安排的兰州最好的大酒店,我一头倒在松软的大床上就昏昏欲睡了。晚上只好由我家老哥代表我参加了任老师安排的、众多朋友陪同的接风酒宴。

此后我开始“感受”任老师周围的兰州人。

先说人们口中的“翻版巩俐”——张丽。这个妹子很美,美的让人在她的绰号中可以想象。
张丽真是莫名其妙地摊上了麻烦事:从机场出口搀扶我到汽车里,一路开车至酒店,端茶倒水、洗水果削皮、买药查体温,不得消停。我虽然体弱不堪,但思绪并不紊乱,觉得愧疚呀,只为劳累了这如花似玉的妹子!

第二天一早,因为恶心呕吐折腾了一夜的我睁开眼睛,张丽已经站在了我的床头。我被任老师、张丽和闻讯赶来的任老师的大哥任学敏送进医院打针吃药。

年已花甲的学敏大哥,和任老师极为相像,满面透着实在。早就听任老师说过比他大不了几岁的哥哥,在母亲早逝的家庭里,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为父亲分担忧愁,为姊弟遮风避雨的故事,今日受其照顾,更感肃然起敬。

大哥一早就来了,冒着雨,拿着早点、带着洗净的兰州特产。在医院,大哥来回奔走:找医生、问病情、交钱取药……我记得非常清楚,在等待诊断结果的时候,我有气无力的将脑袋耷拉在桌上,大哥的手就一直垫在我的头和桌上的玻璃板之间。当时那种依赖感、信任感乃至亲切感从我的内心深处油然而生,这种亲兄长般的关照,真正是没齿难忘!

大哥的儿子是医院的大夫,忙中偷闲,关心地询问安慰,叫我体验了兰州两代人承上启下的仗义及亲和!

随着身体的好转,我们开始参加任老师安排的探访日程。

和大名鼎鼎的抽象派画家、雕塑家梁宗梦先生的会晤,轻松、愉快又长见识。这位进入《世界当代著名画家真迹博览大典》、《世界华人艺术家成就博览大典》、《中国当代文艺名人辞典》的重量级人物,是兰州的骄傲。可他留给人的印象,是不骄不躁的稳成踏实、不装腔作势的温润谦虚。

那是午餐后的一个下午,在梁宗梦老师的工作室喝茶聊天。他为我们介绍他的作品、谈他即将出版的画册,轻松随性,没有丝毫浮夸,没有半点架子,叫人恍惚觉得就是多年的老邻居。
梁老师的太太,一个有着百灵鸟般嗓音的歌唱家,在任老师的小提琴伴奏中载歌载舞,至今都觉得余音在脑海中回荡!

还有和其他几位先生女士的相会,也是毫不拘谨!他们个个情浓意重、古道热肠。在这些朋友身上,我看到了兰州女人的爽朗大气和兰州男人的胸怀坦荡。女士们很美,却美的不扭捏,不妖娆也不做作;男人们旷达不羁,却磊落、严谨又包容!

一次旅行的相处,我已经把这些朋友放在了心中,并由衷的感叹:兰州人,中国的一道风景!

軍人的英挺,墨客的儒雅
—周愚先生文武兼举

曾经,他长风作浆,苍穹翱翔,驰骋云端,俯瞰大地苍茫;
如今,他烹煮文字,著书立说,年过八旬尚眼明,千百文章老书生!

是的,前几十年空中飞行,后半辈子挑灯笔耕。这大相径庭的两种行业,都被周愚先生演绎的卓尔不凡。

我和周愚先生同在’北美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但本人实属晚辈,不可同日而语。周先生是我们“作协”的前会长,深受会员的爱戴和敬重。在大家的心目中,寡言低调的周愚是一個百分之百的谦谦君子。籍着目前周先生任作家协会的监事,而我为理事,除了全体会员活动的场合,我还有和周先生小范围与会的便利。因此,对他朱颜龙驹之时就入伍空军,半生操纵驾驶杆的铁戈云烟生涯以及退役后恒久把持笔杆的纸墨疾书历程有了详尽的了解。他先后爱上这大小、轻重、作用都截然不同的两根“杆”,如同“爱人”。他说这两根杆是他今生两次美好的恋爱。

周愚本名周平之,原籍是湖北省的沔阳县(現仙桃市) 。他出生在浙江省临海县的海门镇(現海門市)。周愚出生不久即逢日寇侵华,全家辗转在浙西、皖南、赣东以及
閩北的山区一帶逃难,躲避日军战机的轰炸。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日寇无条件投降。他们家由福建省崇安县(現武夷山市) 经福州返回他从未见过的家乡—湖北,居住在武昌市。

然而,仅短短一年的安居,家人又因为国共內战,迫不得已,离开家乡。1948年,他们途经上海、廈门,次年初抵达了他心目中的陌生海島—台湾,那时周愚十四岁。

让周愚一生都难以平抑的痛,是当年随父去台湾时,生母没有跟从,而是独自一人留在家乡湖北固守家园。从此他们和母亲天各一方,生离死别。

直至他來到美国,于1991年与在大陆的两个姨妈联络上,方知母亲于1953年遭受迫害命赴黄泉,早已与他们阴阳两隔。闻此消息,他痛贯心膂,泣涕如雨。
周愚說,這是時代的悲剧。生於他那一代的中国人,备受外强的野蛮侵略,又饱尝同胞的自相残杀,他衷心地希望,中华民族从今以后能夠团结一致,抵御外侮。

五十年代的台湾,正值高呼反共抗俄,反攻大陆的时期。又因周愚先生的父亲亦在军旅,耳濡目染,不学以能,十七岁的周愚,高中尚未读完,便以同等学历报考空军,并被录取。于1955年毕业于空军官校战斗飞行科,任台湾空军的战斗机飞行官。此后他又先后入军官外语学校英文系、日文系,及三军大学深造,且两度经考选出国受训,毕业于美国空军战术学院武器管制官及电子作战官班。

周愚在空军的经历,包括战斗机飞行官、分队长、中队长、教官、国际情报参谋官、外事联络官、国防部情报参谋次长室参谋主任,最后在国防部礼宾官任內,于1977年以上校阶退役。

二十二年的空军服役,周愚先生获奖无数,如忠勤勋章、楷模奖章、金马地区服务奖章、艰苦地区服务奖章、国防部服务奖章,和美国空军战技奖章及空中成就奖章……等等。

退役后,周愚转往民航界服务,任远东航空公司业务副主任,工作性质仍是飞机与飞行,只是由军转民,这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1982年,周愚先生辞去了在台湾为一般人所羡慕的航空公司高薪职位,携妻带女前来美国,在「大西洋富田太阳能公司」(ARCO Salor)工作,接受另一领域崭新生活的挑战。这也是他此生又一个华丽的转身。他的夫人在一家电子公司工作,十六岁的女儿就近入学,全家为新的生活努力不懈。

在台湾经历了命悬一线、生死瞬间的空际生涯后,周愚尽情领略洛杉矶太平洋海岸鸥璇燕舞、多彩多姿的后半生。三十年来,他的社团活动和个人生活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与展现。

先說社团。周愚先生看起来默默无语、不温不火,对社团活动却极为热衷并担任过许多社团的领袖。而在这方面,又体现在“武”和文”两个部分。

武,与他过去军人身分相关联,有“洛杉矶荣光联谊会」”会长及理事长;“洛杉矶空军大鹏联谊会”会长及理事長;「南加州空军官校校友会」会长……

文,则源于他在美所从事的文学创作,如“北美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会长,和“北美洲作家协会总会(下辖北美洲、加拿大24个分会)”副会长……

兩类社团,文武兼具。由周先生举办或承办活动,都得心应手,百无一失。体现其刚柔并济之性情。

这些活动不计其数。
“武”的群英荟萃,多为台湾三军退役军人。他在荣光联谊会和空军大鹏联谊会会长任內,每年九月三日主辦抗战胜利纪念日大会;八月十四日主辦空军胜利纪念日大会。现在他仍以空军官校校友会会长的身分,每年主辦空军官校校友会的年会及其他许多活动……。

“文”的则更是好戏连台:在他担任「北美洛杉矶作家协会」会长期间,于1998年主辦「北美洲作协总会」第四届年会(他在会中当选为总会副会长) ;2000年,他以北美洲总会副会长身分,主辦「世界华文作家协会」第四届年会,此会有来自全球的华文作家三百余人汇合,为期七天六夜。会员各抒己见,节目精彩纷呈,这是洛杉矶开埠迄今最大的一次文学盛会;洛杉矶作协曾与中国作家协会相互访问各六次,他四度担任团长;2007年,他又应邀率领一个十人访问团,前往北京,参加「海峡两岸中华民族文化高峰论坛会议」,这是海峽两岸以外唯一受邀的社团;2014年,洛杉矶作协由他牵线搭桥,邀请了现居加拿大的著名诗人亚痃先生作为协会的永久顾问;2016年他又邀请台湾著名女作家廖辉英前来洛杉矶,以第三届「名家论坛」主讲人的身份,作了一场精采绝伦的演讲。
此外,他还是一位编辑高手,作家协会、南加州中国大专院校联合校友会、洛杉矶空军大鹏联谊会、美国湖北同乡会的年刊,许多都是由他担任主编。

再谈个人。周愚說,他从小就喜爱文学,初中時就细读了巴金、魯迅、冰心、徐志摩等許多人的作品。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这些名著更是爱不释手。小时候,他曾志愿成为一个文学家。他的作文成绩在全班也一直名列前茅,而且十五岁时就开始发表文章。但后来却因缘际成为戎装军人。尽管念念不忘初衷,然而军务缠身,少有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用于写作。因此,纵然陆陆续续发表一些短文,终不能随心挥笔,表述心迹。

及至来美,因生活骤变,视野开阔,写作题材俯拾皆是。虽然周先生还有全职工作,但仍腾出时间,潜心创作。
“读书千万卷,下笔如有神”。因着博览群书的日积月累,周愚写作出手极快。他从不打草稿,笔杆一摇,一晚上三、五千字形如流水,顺畅的时候六七千字也不在话下。

三十多年來,周愚先生在美国、加拿大、中国、新加坡、泰国、馬來西亞和香港、台湾地区的华文报刊杂志发表作品三百多万字。

写到这里,我抬头看看身边书柜里收藏的周先生文学作品,小说、散文、报告文学,一二三四五……十八部!这些作品让他获得洛杉矶地区杰出华人成就奖、台湾联合报征文报道文学首奖、台湾中国文艺协会“五四”文艺奖、中国世界华文文学杂志小说一等奖、中华民国百年征文比赛第一名……他还二十五次获得台湾华侨救国总会海外华文著述佳作奖。这种获奖纪录,不得不让人瞠目结舌!

2014年十一月,周愚先生同时出版两本新书。作协为他举办新书发表会,也就是第一届「名家讲坛」。并请来周愚先生的两位胞弟——现居纽约市的前「世界周刊」主编周勻之,和现居佛罗里达州的前康奈尔大学东亚图书馆馆长周明之前来助阵。一门三杰同台,轰动一时!三百多位贵宾、文友、读者济济一堂,是洛杉矶文学界空前盛大的一次新书发表会。

周愚将驾驶杆和笔杆都运用的无可挑剔。然而,这两根“杆”能概括他的人生吗?非也,他的生活是多彩多姿的。

如果我说周愚先生属于讲台和舞台,不熟悉他的人可能会疑惑:沉默的几乎如雕像的人,怎么可能?

是真的,周愚台上台下判若两人。从文后的三十多年,周先生应邀在洛杉矶、旧金山、圣荷西、沙加缅度、休斯顿、达拉斯、丹佛、芝加哥、亚特兰大、华府及加拿大演讲二十余次,有时一天两场还意犹未尽。他站立讲台口若悬河,妙语连珠,应对提问出口成章对答如流,简直就是“达人”!为此他接受广播电台、电视台和平面媒体专访不计其数。

周愚先生还会跳交际舞,而且身手不凡!这得益于他年轻时是运动健将。他说,在学生时代,他是学校田径队、游泳队成员,他还喜欢各种球类运动。而現在年事已高,不能再参加那些激烈的活动了,唯有以跳舞来维持运动,而且跳舞还兼具娱乐与交谊之效,一举数得。
他生就一副修長挺拔的身躯,占跳舞的先天优势,华尔兹、探戈 、吉力巴、恰恰…… 舞曲一响,他便矫若游龙。也难怪文友们打趣:周老哪里只是“文”“武”兼备?还是“文”“舞”双全呢!

周先生还是调配鸡尾酒的高手。他在台湾任礼宾官時,因交往的对象是各国驻台湾大使馆的武官,常常参加酒会,对酒已有相当程度的了解。来美之前,有朋友告诉他,学会一样手艺,到美国谋生比较容易。因此他想,何不就学调鸡尾酒?于是他在台北的「中西调酒学校」学了四周,拿到毕业证书。到美国后,他又進范奈斯(Van Nuys) 的「美国调酒学校」(American Bartender School) 学了四周,也拿了毕业证书,正式具备美国职业调酒师资格。却沒想到,他不但沒有以调酒谋生,反而因此成了他的一项不小的开销。因为好客,不但是他自己请客必备美酒,朋友举办宴会也都邀请他充当调酒师,他常常是自购大批各式酒欣然前往,以饗佳宾。

周愚还有一项爱好,就是旅行。他平均每年都有三、四次旅行,有时国内,有时国外;有时陆地,有时海上;有时独自游,有时与妻女;更有時亲朋好友陣仗同遊,取其热闹!他有一项难以置信的过人本事,就是一人开车纵横往返全美(夫人不開車,僅坐右座) ,而且还是不止一次。
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周愚说一点都不错!他籍着多次旅行,领略大自然的风情,体察人间百态的形成。

此外,棋類、橋牌,周愚都玩的得心应手,非精即通。

耄耋之年,周愚依然腰身笔挺的朝前走,洛杉矶文坛的各类活动,都有他的身影;每天夜晚他依旧笔耕不断,隔三差五就有他的文章见诸报刊。

搁笔之际。回顾周愚先生前八十载人生,从少年的颠沛流离,到青年的意气风发,从中年的激流勇退,到老年的壮心不已,虽有憾事,但满载辉煌!上帝很眷顾周愚!赋予他各种才情。军人的英挺,文人的儒雅都让他诠释的尽善尽美!
我想说:前辈啊,英雄!

横断山区飞出的鹰
—彭南林的足迹

云南,历来英才辈出、名家不计。
从古代万夫不当、所向披靡的开疆功臣傅友德,到近代以“熊氏无穷数”理论载入世界数学史册的中国数学先驱、教育家熊庆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作者、天才的音乐家聂耳,及至现代曾经被前国家总理周恩来点名到北京东方歌舞团、又被新疆舞奠基人吴晓邦赞叹:“这哪里是人在舞蹈,分明是从天上降临的神”的舞蹈家刀美兰和以“北马南黎”著称的企业家马永升、黎东明等等,数不胜数!
本文要记述的是来自云南边陲、被人们赞为横断山区飞出的鹰的彝族才俊彭南林。

彭南林,英文名字Arthur Peng,出生在中国西南部云南的一个小城。
他一直记忆并缅怀着他艰辛的苦难童年:还在襁褓之中就遭遇父母离异,被父亲送到农村的奶奶家。三个多月的婴儿,瘦小怜弱,嗷嗷待哺。是奶奶一勺勺米糊、万缕缕疼惜将他抚养长大。
这个从小就在贫困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懂事很早。他似乎回想不出有和小伙伴们打闹斗殴的片断,而同他们一起挖猪草、寻山药,拾麦穗、捡玉米的场景却历历在目。

八岁那年,因为要上学,他的父亲将他接到城里与继母一起生活。
继母是中学教师,老北京人,操着一口地道的普通话。对这个非亲生却不得不养的孩子,她笑容不多,严苛有余。
初来乍到,这个连云南话都听不懂、只会讲老家方言的山里孩子,首先必须尽快学会普通话,取得好成绩。其次每天放学后都要买菜做饭、刷锅洗碗、擦桌扫地……
好在这没见过“市面”的小孩子,面对囧境,胆怯却不懦弱。对于继母的要求,他好像并不抵触,而是尽力达标,向其示好。

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毕业,他一直是老师挑选、同学推崇的班长,各科成绩都遥遥领先。家务方面不用大人催促,全部做的井井有条,以至于继母也无从挑剔。这一“辙”不禁让人莞尔:这是云南的特质吗?蜀汉丞相诸葛亮统三路大军亲征云南时,采取的是“不以力制,而取其心服”的政策;元朝的赛典赤兴水利、办教育,也是以亲民善益而赢取众心。忍俊不禁了,好像在云南凭智取,不强攻也是一项传统。作者自笑例子比大了。是的,以彭南林那个时候的年龄,还不足以会使用计策,或许这些故事都未曾听过。但一个山里娃在寄人篱下的境遇里,活得允执厥中,却也是一种本能!以下让我们继续佐证这个比方。

彭南林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1970年,也就是我上小学2年級那年,听学校的老师讲,写《西行漫记》的那个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再次访问中国,还要来云南看滇缅公路和飞虎队的遗址。还说要来我们这个县城,可能还要來我们学校参观,也许还要到老师家里做客。那些日子,我把家里收拾干净,把茶盘里的几个杯子也洗了一遍,等著斯诺先生来我家呢!后来斯诺到底来沒来云南,我不得而知。那时我才10岁,来了我也不知道吧!反正沒来我们学校,更沒来我们家。但是我记得有一天家里吃中饭的時候,继母有提到斯诺要来我们学校的事。她借题发挥,对我和我同父异母的弟弟说:“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以后你们长大了有本事去美国留洋,老娘卖被子送你们去”。我父亲那天也在场,又加一句說:“老子卖裤衩送你们去!”。我心里知道,我继母和我爸的意思是說我沒本事、也不可能做到的”。

他们小觑了这个不起眼的山娃子。五尺西南胰道上从来不乏强者!杜宇、忽必烈、鄂尔泰、姜亮夫的脚印还未磨光,踩着英雄的足迹,这个小孩也一步步走的踏踏实实。

1973年,上初中的彭南林应该是已经懂得刻意进取了。他不曾反叛,也不敢反叛,即使是青春期。优秀,优秀,再优秀!他必须优秀才会被继母和父亲认可!他还是得以优秀取其心服。

中学有了英语课。莫名其妙,彭南林对这门课业极感兴趣!从初一到高中毕业,他的英文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冥冥之中,似乎攻读英语亦是为他日后跨江过海、腾飞翱翔铸造翅膀!

1977年,是中国莘莘学子心潮澎湃、奔走相告的“大纪年”!那年的8月4日早晨,邓小平在人民大会主持召开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33名科学家、教授和教育部门的领导人。邓小平在会上宣布恢复中断了10年之久的高考制度。这对应届毕业生彭南林来说,实在是欢欣鼓舞的好消息。

1978年,彭南林又给爹妈长脸了!他考上了大学,英語还是各科里的最高分!大学期间,他仍然但任英语课代表,出类拔萃的英文在他所读的历史系里是人人皆知的。因为恢复高考的第一年班里有社会各个领域来的、年龄参差不齐的同学,比他年长的大哥经常开玩笑跟他说,好好学,以后给我当翻译。他的大学毕业论文写的是《美国的中立政策》,学校给予的是优等成绩。

1982年,彭南林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市区政府部门工作。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留着的。1983年,机构改革,选拔年轻干部,他以公认的才子被委任为副科级干部。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没记错的话,这是罗贯中《三国演义》里的一段话。彼时,彭南林的心绪大概可以用这段话写照。他不满足这令人羡慕的岗位和舒适的工作性质,这不是他的理想。他找领导表明志向,希望调到科研、翻译或者写作的工作单位,还托“关系”,走“后门”请领导放人。

如愿以偿。1985年,在大学老师的帮助下,彭南林调到文化系统,从事文博考古、编辑和翻译工作。

在省博物馆工作的五年里,他担任博物馆馆刊的编辑,同時也负责资料部的工作,并升任资料部副主任和主任。

众所周知,云南元谋人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猿人;汉武开滇时期的青铜工具在云南已经广泛使用;明朝间,云南的白银产量是全国的多一半;清朝的银、锡、铜、铅,云南居全国之首……所有这些,激发了彭南林研究探索的兴趣。加之他的家乡与东南亚接壤,于是,他喜欢上中国南方和东南亚考古。那段时间,他翻译、撰写了几十万字有关东南亚和中国南方考古的文章。因工作表现不错,又有翻译和撰写作品发表,在全国开始评定职称时,文博系统第一批职称评定,彭南林就获得了中级职称助理研究馆员。

在博物馆工作期間,彭南林还参与了对外文化交流和国外专家学者的接待工作。他结识了美国、欧洲、澳洲和东南亚的許多人类学家和考古学者。并作为学者和兼职英文翻译,参加了许多学术座谈会和国际会议。
1987年,彭南林随云南青铜器展览赴意大利罗马担任展览陈列员兼翻译;
1989年,他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加州,科罗拉多州丹佛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新墨西哥州印第安人遗址进行访问。

1990年初,在美国科学院院士、加州大学柏克莱人类学系教授柯德曼和他的博士生丹尼斯的帮助下,彭南林申请來美国留学获得录取。那天,手捧通知书,他百感交集。
不用“老娘”卖被子,也不用“老子”卖裤衩,他真的“有本事”到美国“留洋”了!山区的雏鸭变鹰,不可能变成了现实!

他从云南昆明坐火车,经过3天2夜的颠簸来到北京,又从北京换乘飞机。不,与其说是搭乘飞机,不如说他张开铸造已久的双翅,飞越太平洋,来到世界著名的柏克莱加州大学。他将在人类学系攻读博士学位。

在柏克莱,彭南林系统学习了西方人类学的理论和田野工作方法。期间,他陪同柯德曼教授和他的学生到中国云南苦聪人聚居区做民族考古调查,参加中美在河北泥河湾的联合考古发掘。他还作为交换学生到加州大学圣塔克魯斯师从戴安吉福教授学习动物考古学。到印第安纳大学师从尼克和凯西教授学习实验考古学和旧石器的制作工艺。他亦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对印第安纳州印第安人遗址的发掘,从而对美洲印第安人的历史和迁徙有了全面的了解。

梧桐自引凤凰来。在柏克莱,才郎遇到淑女,彭南林有了幸福的家庭。他的太太德貌双全,是位台南小姐。她知书达礼,举止文雅;相夫教子,勤俭持家。他们的两个子女遗传了父母的基因,双双出类拔萃,女儿已经考取大学医学院,还曾在世界台湾小姐选拔赛中一举夺魁,摘下桂冠!

像其他从中国来追寻美国梦的人一样,彭南林在柏克莱完成学业后,也曾在餐厅端过盘子,洗过碗,也曾办过公司,开过小店。后来在洛杉矶一家国际贸易公司从业17年并任总经理职务;因为美国房地产业的起起伏伏,他和太太在工作之余,低价时买进,升值时卖出,几番下来,赚到做生意的本钱,用以买了个旅馆。他从事旅馆业15年,还担当大洛杉矶旅馆协会的副会长。

成家了,立业了。但是作为华裔考古学者和人类学学者,彭南林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所学的专业和二十几岁就开始从事的研究领域。2006年,他出版了《英汉人类学词典》(繁体、简体精裝本);他还被聘为中国云南大学民族考古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和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彭南林还撰写了一系列有关东南亚考古学的文章。他的《东南亚九国考古》长篇论文被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出版的《东南亚研究》刊载。

此外,彭南林正在完善即将出版的新书《东南亚考古》,这是他二十多年收集资料,翻译研究的成果。据他介绍,“此书将是东南亚九国从古人类、旧石器、新石器到铁器的历史时期古代国家考古的集中呈现”。

彭南林百巧百能。除上面说到的方方面面,他还特别喜欢写文学作品。忙中抽闲,他坚持写小说、写散文,还创作诗歌。他还是北美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理监事无记名投票、全票当选的第十二任会长,并且在连任期内主持完成了《北美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作家传记》。

近年来,彭南林又投身于文化艺术电影行业,参与舞台剧、时尚秀、微电影、宣传片、好莱坞院线片的表演,并从事中英文双语主持,参与策划并主持各种书画展、电影节、文化节、音乐会、颁奖典礼、企业新张和文学活动等。2018年5月4日获颁中国文艺协会五四文艺奖章(海外文艺工作奖)。他还担任《秋水诗歌》美西联络人。现任美国阳光教育学院执行院长,好莱坞电影学院副院长。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彭南林,因为努力,生命中多了一份豪迈。他像横断山区崇峰峻岭挡不住的雄鹰,天高,任他飞翔!

德厚流光— 余显利

先说点题外话。
在广东省恩平市岑氏族谱第四章有记载,岑氏家族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才辈出:汉时,始祖岑彭公协助刘中
兴,任廷尉,行大将军事,封舞阴侯征南大将军;唐时,岑文本、岑长倩、岑义,一门三将,实为罕见,岑参为大诗人,边塞诗代表,与李白、杜甫、高适齐名;
近代,岑发琛、岑菊邻发展于海外,是爱国爱乡的杰出
人物,岑维休、岑才生父子旅港,均为香港太平绅士,
传为佳话;抗战时期,岑泽鎏作为空军英雄,独自击落
5架日军飞机,战功显赫,名留史册……以上罗列,是
否足以证明家族基因的强大?

我知道有人要问:“如今呢?如今这股血脉的子孙怎么样呢?那么,我告诉你:宁波的“更大轴承公司”、“人健药业公司”、“毛纺集团公司”等等大企业都是岑氏的家族企业!
还有呢!本文的主人公余显利在岑氏族谱的记载是,旅美华侨余(岑)显利为雷根、布什两位美国总统的顾问!
又有人会问:余显利姓余,与岑族是什么关系呢?

现在进入正题,听我为你“转述”。

一个秋高气爽的午后,我和我的副总编武姿含如约来到余显利老先生的家里。上下两层的楼房干净整洁,夫人梁佩凤的画作或巨幅、或小帧,装点在不同的墙体上,使温润馨香的家处处充满着的艺术气息。
在洒满阳光的餐厅,我们围坐在圆桌旁,喝茶聊天。
和老先生交谈,很是畅快。80多岁而且大病初愈的人,身姿笔直,神采奕奕。敞口短袖衫红底上的白花和修剪整齐的白发,相得益彰,看起来是如此的协调!笑容荡漾在他的脸上,故事从他口中不紧不慢,徐徐吐出:
余显利老先生的祖籍是广东恩平市的君堂镇江州旧村北闸。他的父亲岑兆枢年轻时在广东省广州市陆军学校(据说是黄埔军校的前身)念书。时籍孙中山先生革命。1910年正月3日,岑兆枢与黄兴、赵声和倪映典等,在广州市起义不幸失败,倪映典标统阵亡。余显利先生的父亲岑兆枢被困在城内。他的姑丈张襄培先生(唐闻生的外祖父。唐闻生在美国总统尼克松1972年访问中国时,任毛泽东及周恩来总理的翻译)得悉此事,偷偷送便衣给岑兆枢,才使其逃脱险境。但他的家已经被清兵围抄,所以潜逃香港,又转途去墨西哥,改姓为余,后往美国定居下来。
1927年,余显利先生出生在美国加州的洛杉矶。
以此回答上一个问题——他是正宗的岑族后裔。

“名字有什么关系?把玫瑰花叫做别的名称,它还是照样芬芳。”这话是莎士比亚说的。余显利先生进一步印证了这番话。

业精于勤 行成于思

1935年,刚刚8岁的余显利就开始经历美国经济危机带来的大萧条。生活的拮据,迫使一家人回到广州。但是,随后的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更使他们辗转东西,颠沛流离。尽管如此,目光深远的母亲并没有放弃让余显利接受教育,而使他先后就读于广州培正小学、恩平私塾、香港九龙中华儿童书院、广东国民大学附中初中部。
然而,1943年恩平遭遇了罕见的大旱灾,庄稼颗粒不收。整个地区满目枯黄,民不聊生!加之失去父亲在美国的外汇接济,16岁的余显利被迫停学。

母亲挑担千斤重,儿子分担八百斤!余显利每天早出晚归,砍柴摸鱼,和母亲一起支撑着他们风雨飘摇的这个家。
度过困苦交加的7年,23岁的余显利由姑公资助,揣着1.5美金,告别家乡,重返美国。这是1950年。
8岁前的语言全部丢了。不会说、不会写,刚来美国的余显利只能从事体力劳动。每天将近10个小时洗碗工作换取的报酬是微薄的。但余显利是有思想的,他知道,要改变现状,必须勤奋努力。他充分利用工余时间学英文,为日后的发展打基础。
1952年,25岁的余显利应美国军队征兵入伍。此时的他,英文已经过关 ,中文又完全通晓,倒成了军队里的人才,主要在后方做文字翻译。
朝九晚五的工作,多么好的学习机会!余显利白天努力翻译,晚上刻苦读书,一天当作两天用。十几个月,只用了十几个月,他竟然完成了五年半的学业!亦或这是一年当作5年用?
他获得了马利兰达州教育部颁发的高中毕业证书。因此,他的照片登上美军第二军总部的特刊,特别报道他“是全军读书最勤奋的人”。
1954年,余显利从部队退役,进入洛杉矶地区学院进一步深造。此时,他的妻子和女儿也来到美国。伴随团聚的欢乐,家庭的负担也有所加重。尽管如此,并没能让他对学习有半点松懈。他通过废寝忘食的努力,换来一张张漂亮的成绩单。
两年后,他转进洛杉矶州立大学企业管理系,攻读会计专业,于1958年获得学士学位。通过考试,余显利成为加州政府税务稽查员。
天道酬勤!在学习上永不止步的余显利,于1961年又再次考进美国联邦政府稽查组,还被提升为组长。在这里,他学以致用,广泛、深入地了解工商税务及会计工作的情况,为以后自己创业积累经验。
不仅是职位的提升,余显利凭借他高度的责任感和细致缜密的分析能力,经人们口口相传,在社会上赢得了优良的口碑和信赖。1967年,他被著名的休斯飞机公司聘用。学中干,干中学,1969年余显利手上就攥握了CPA(审定)会计师的证件。期间,他以傲人的工作业绩获得休斯公司的节省成本推荐奖和特殊功劳奖。4年后,高级财务分析师的资格又落到他的身上。1979年,休斯飞机公司晋升余显利为稽核主管,使其进入美国高级会计主管的行列。
著名企业休斯公司18年的财务工作,不但没有让余显利厌倦其职,退休后,他还开起了自己的会计事务所。1985年,加州州长杜美金委任余显利为加州审定会计师管理局理事,因为杰出的工作能力,理事会又推举他为副主席。他还是美国及加州审定会计师协会的会员。

余显利一直是用心在走路。他走过的每一步都留下深深的脚印,以至于他不加任何思索,就能如数家珍地道出他每个时期的收获。
说者云淡风轻,闻者思潮汹涌。人生百年,立于幼学。从余显利老先生的足迹看,他从小就无时无刻不在学习,永远的如饥似渴,永远的躬身耕耘,这就是他转身回望,无愧于人生的所在!

赤心侨邦 参政议政

众所周知,在美国有不少的华裔精英。从科学家到企业家,从作家到艺术家,他们在各个领域发挥着各种才能。还有更多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以及侨民和眷属。如何使得他们摆脱“少数族裔”的局限性,和主流社会一样,有足够的话语权,发出自己的声音,是余显利在本职工作之余常常思考的问题。

从80年代初余显利就身体力行,把不断提升华人政治地位作为自己的一个奋斗目标。他积极主动地寻找各种机会参加各种活动,在市级、州级和美国的政坛展露身手。
1980年,在里根竞选美国总统时,余显利号召几十位有社会名望的行业翘楚和各界侨领,创办了南加华裔共和党为里根拉选票。不久,他又创建了加州亚裔共和党,并连任或再任了几任会长。
从1984年开始,余显利担任了加州州长在南加州唯一的华裔咨询员。他还在1985年和1987年两度被里根总统任命为国家成人教育顾问,是15名总统顾问中唯一的华人。余显利多次以贵宾身份应邀出席里根、老布什和小布什总统的就职典礼。共和党总部还特别向余显利颁发了功劳奖,以表彰他在1980年和1984年协助里根总统和布什副总统竞选的功绩。
1986年,余显利作为橙县第一位参加竞选亨廷顿滩市议员的华裔,打破了该市有史以来只有白人参选市议员的常规现象。当时,加州一份华文报纸在显赫位置报道:“橘郡百年来华人参政交白卷,沉没不是金,推举贤能打天下——余显利竞选市议员,期盼华裔鼎力相助”。在加州州长、洛杉矶郡监督、加州众议员、加州州务卿、亨廷顿滩市检察长、副市长和州参议员等要员的联名支持下,余显利在这次竞选中获得16000多张选票,离当选只差400多票。虽败犹荣!因为余显利披荆斩棘,为之后的亚裔从政铺垫了基石!
1991年,余显利被布什总统任命为全美信用标准委员会委员。他是第一位获得此项殊荣的华裔人士……

人常说: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余显利显然是个典范,他是华人的骄傲!坐听他盘点沿途的收益,心情为之舒畅!

身系烈叶 心依着根

采访余显利老先生,一个下午都不会疲劳。因为他时而中文,时而英语,时而又是广东话,冷不丁再来几句恩平方言,词汇百出,妙语连珠。这也是他对祖先创造的文化不舍不弃的一方佐证!
作为炎黄子孙,余显利始终不会忘记“根”的恩泽,尤其是对中华文化的眷恋,从未改变。他希望能把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发扬光大,不仅为华人后代***保留,还要向其他族群传播。所以,他早早就加入了加州“同源会”。这是一个在美华人最早的为华人公民争取利益的组织,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他也是橙县“同源会”的创办人和会长。
余显利还义务担任橙县中华学校的校长。他发动大家捐献基金,改善学校的教学环境。
“ 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为了带动大家掀起学习中华文化的热潮,余显利动员安排自己的儿女到中文学校学习。他组织南加州13所中文学校建立了南加州中文学校联合会,并义务担任财务管理、秘书、会长等职务。如今,已经有105所中文学校参加了联合会,这些学校的学生人数超过了两万!而他作为永久顾问,有活动必受邀请。
余显利老先生在讲到1998年,他带领橙郡少年管弦乐团参加“天津国际少年儿童文化艺术节”的表演时,非常振奋。他说当这些美国出生的孩子在演奏钢琴协奏曲《黄河》时,获得了满场中外人士经久不息的掌声!
这会儿大概是从我们进门到此他仅有的小歇。他稍稍仰头,微微闭目,似乎沉浸在当时热血沸腾的场景里。
中国的音乐令余显利先生陶醉,中国的字画也给他于滋润。谈到字画,不得不说说余显利先生的夫人梁佩凤女士。
毫不夸张地说,一个“美”字,全然将余夫人概括。相貌美、体型美;不卑不亢、不媚不俗的笑容美,不急不燥、不温不火的气质美。此外,梁佩凤喜写作,善书画,所以,才情美又是她的精华所在。
2003年,余显利积极支持和协助夫人举办了大型的个人美术展,吸引了众多的书画爱好者前来观赏。这大概又是别有一番情趣的弘扬中华文化吧!
《父老乡亲》这首歌里有一句词“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这正是余显利老先生的内心写照。他对祖国、对家乡、对故土总是念念不忘。
余显利身为华人精英,先后多次受到全国政协、国务院侨办和其他单位的邀请,回国参加了建国40周年、50周年、55周年的国庆观礼并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每一次回国,他都心情激动,不能自已。并且总是要回到家乡瞻仰祖屋,祭祀祖宗。
期间,余显利为了支持家乡的建设,几度解囊,先后捐助恩平人民医院、恩平中医院;他还深入本地小学、大学了解情况,之后热情捐款,修建、扩展、完善教学设施,以表达他对故土的拳拳之心。
2006年,当余显利老先生得知江门市正在筹办华侨博物馆时,他捐出170多件资料和实物。后来又趁回国旅游之际,两次向博物馆捐赠自己使用过的实物。据专家说,余显利捐赠的资料以及物品,对了解和研究华侨融入美国主流社会的过程,具有很大的意义。

听“转述”至此,读者是否和我一样的感觉:余显利老先生,真正的德厚流光!

在美好的故事里徜徉,不知不觉已经夕阳西下。我在想先天基因和后天努力的比例。

读者一定很聪明,不需要分析了。

强弓劲弩当卓越

他名号杨强,强直自遂。

十二岁考进西北省话剧团仼演员,主演了儿童剧《小白兔》、《桃子熟了》、《马兰花》等,并跟随剧团到全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巡回演出;

十八岁被导演看中,选调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演《黄河飞渡》、《康布尔草原》、《滚滚白龙江》等;

二十四岁考入北京中央戏剧学院,学习戏剧理论和编、导、演技巧。

演戏是他的强项。戏德、台风、精气神儿,从小就被行家看好!扮相更是挥洒自如,出神入化,以至于轻松地跨过好莱坞的门槛,和洋人一起拍片飙戏。

然而,被人们加以赞赏的,除了这些,更多的还是他的写作功底!

因着剧团驻扎在影剧院里,少年杨强可以经常免费观看各国电影和各种戏剧,由此对影剧原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大量的中外名著。加之在“巡演”过程中,他对“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和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以及曾经主宰人类文明进程,影响世界贸易、宗教、政治、文化甚至战争的丝绸之路等地,以及天山南北、新疆大漠、黄河两岸的少数民族产生了强烈的感情,一种因为想要表现他们生存状态和地域风情的“写作”冲动油然而生!

说来可能有人都不相信!
十二岁,十二岁那年,杨强开始写诗歌和小说,他把所有的情感注入文字,一篇《我的童年》,愣是把10多个小伙伴看哭了!
练习台词,他时常朗诵的是自己写的诗。15岁时,杨强被团里誉之为“小诗人”!

演戏和写作,对于杨强来说没有半点违和!
由于担任电影演员,深入接触到电影事业,他疯狂的热爱上电影的编、导、演工作。其间,杨强翻阅了大量有关电影的文章和书籍,他为自己确定了目标并找到了榜样,他要像金山或邦达尔丘克(前苏联著名电影导演、演员)那样,成为会编、善导、能演的全才!

演出之余、上课之外,他都在奋笔疾书!小说、散文、诗歌、剧本,他全神贯注于笔尖,任情挥洒!

他写的歌词《泡桐树林绿又长》,谱成男女对唱,被学院演出的舞台剧《焦裕禄》所采用。他和老师共同编写的独幕剧《北京的声音》由他执导、主演,在北京各大院校和天津等地多次演出,好评如潮!剧组还被邀请到中央广播电台录制,多次向全国播放,并且专为日本齿轮佐话剧团演出该剧。

杨强创作的古装电视连续剧本《麦积山与兰花香》、工业题材的《金洪峡水电站》,农业题材的《春到许家岭》六幕话剧和诗歌相继问世。他又参加了三部和电视台联合拍摄的电视剧,担任编、导、演工作。其中反映藏族新生活的《索罗美多》电视连续剧,由杨强担任制片主仼,於85年春节前夕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向全国播放。

杨强果然成了全才!

他思如涌泉,文若春华。他的文字与他走南闯北的经历水乳交融,没有丝毫牵强。读他的文章就像读人生,读过往。

剧本《罂粟花开》真实生动地描写了一个藏族家庭悲欢离合的故事。全剧贯穿浓厚的民族特色,每个人物的性格都淋漓尽致的活灵活现!

《罂粟花开》被台湾行政院新闻局评为优良电影剧本,并授予镀金奖座和奖金三十万,还为他出书,赠予40册,奉送美国与台湾来回飞机票。

参审的三位评委如是说:

  1. 编剧杨强以文学的笔触将广大草原的风光清楚呈现,并以交叉回忆的形式,描写藏族家庭的悲欢离合。故事架构虽多线发展,但合情合理、布局细密、条理清晰,其中纠葛的亲情、爱情、友情在面临抉择时所呈现的戏剧张力表现尤佳。
  2. 以文学的笔触,把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摆在遥远的青藏草原上。但编剧杨强似乎不只在讲述一个爱情故事。剧中还刻画了人在面临个人利益与亲情、友情、爱情产生冲突时的情状,对人性提出了多方面的探讨。
  3. 看似爱情为主,家庭为辅的传奇剧,然其懂得利用传奇剧的优点,却能避免舞弄,控制得宜而不犯传奇剧的缺点,不可不谓技巧高明。

一旦提笔,一生致志。杨强移民美国后的作品,骈兴错出。在妻子的理解和支持下,他在写作的田园里笔耕不辍,在戏剧的编、导、演上不遗余力。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的前会长、名作家周愚先生称赞他是全方位文艺尖兵,是创作剧本、小说、散文、诗歌的多面手,是得奖专业户。

北美第一大报《世界日报》’小说世界’主编杨蔚龄,竟然一字不删不改,连续刊载杨强创作的《罂粟花开》、《墓耗子》、《山丹丹花》三篇小说,并亲笔来信,表示鼓励与肯定。

杨强说:“《墓耗子》荣获华文著述奖小说第一名,更增加了我写作的信心!
他又说:“天才是勤奋,体验生活,细心观察,产生灵感,有激情,有丰富的想像力,才能把不被一般人注意到的细节,都观察的很详细,很具体。正像二月河说’我连康熙时代豆腐多少钱一斤,都知道’,所以才能把众多人物写活。细节是作品的血肉,最微小的细节,具有本质的力量,它能准确的丰富作品,是作品的灵魂。
他还说:“文学就是人学,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真实。我有些作品是流着眼泪写的,我追求纯朴、自然、真实的情节,追求感人肺腑奇特的故事,追求浓郁的民族特色与乡土风味。正像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肖罗霍夫的《静静的顿河》,要让读者从作品中能闻到马汗味与牛粪味。文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深入实地体验生活,和他们同呼吸共命运。

他的散文《游子脚上鞋》是他这些话的佐证!文中写到:当他平生第一次领到工资后,到餐馆吃了一碗两毛五的鸡丝馄炖来庆祝,而后把剩余的钱给了妈妈。妈妈哭了!而哭的原因除了十二岁的儿子能挣钱了,竟然是儿子“敢一个人下馆子”了!还有比这更真实、更纯朴的吗?

在《流浪的月亮》中,写到中秋节晚上在西藏寺院顶楼上站岗的经历,他是这样描写的:“我一手抱着卡宾枪,一手啃着月饼,月亮时而躲在云中,时而露出凄凉的寒光。草原的夜晚特别寒冷,我穿着皮大衣,戴着皮帽还在打哆嗦。山风把寺庙角楼的风铃吹的恐怖作响,远处传来狼的嚎叫声,寺院四周时常有手电筒的贼光,一道道划破夜空,吓得才十多岁的我浑身发抖,食指紧扣着扳机,当时如果寺院前出现人影,我会毫不迟疑,顿时扣动扳机。那是我终生最难忘的中秋之夜!”
平述不失惊悚,惊悚中又不乏“凡庸”,如此寒夜,却也是中秋之夜,也要按习俗吃(啃)月饼!这就是真实!

杨强表示:“我的每部作品,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影子,但是每个故事中人物又都不是我,在我的作品中看到人生百态,人性中最真实的一面。只有能感动自己的作品,才能感动广大读者。
我重视民族特色,乡土风味,写重大题材,写重要事件。写我熟悉的,写我喜欢的故事,写我热爱的小人物。越是属於民族的,也就越是属於世界的。我最近几年也努力写散文,投稿於世界日报,体会到多看书,勤写作,只有多写,才能写出好文章。”

杨强说的一点不假!在他身为美国好莱坞演员工会会员、还担任北美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兼理事、各种世务缠身的情况下,作协的同仁见证了他的孜孜不倦。

要知道他出书、成稿和获奖的频率有多高,我们一起来数道数道:

六本书:
电影剧本《罂粟花开》、散文集《天水的白娃娃》、小说集《罂粟花开》、精选四部剧本集《东西方女人》、中篇小说《盗墓贼和他女人》以及精选得奖作品《杨强文集》

二十三个文学奖:
剧本《罂粟花开》获行政院新闻局优良电影剧本奖、小说《墓耗子》获华文著述奖小说创作第一名、长诗《天葬阿妈》获华文著述奖诗歌创作第一名、组诗《青藏高原是我家》获全球李白诗歌大赛第二名、散文集《天水的白娃娃》获华文著述奖散文创作第三名、剧本《漂亮的中国人》获南加州华人写作协会优良剧本奖、《故乡是首唱不完歌》入选首届世界华文散文大赛优秀作品100篇、小说《洛杉矶的天空》入选北美作家总会出版的首部文学作品集《书写@千山外》等等;

小说创作:
《青藏高原三部曲》、《格桑花》、《罂粟花开》、《雪莲花》、《黄土高原三部曲》、《窑洞的女人》、《野狼湾》、《窑洞新媳妇》、《美国洛城三部曲》、《飞来的新娘》、《美国月亮》、《洛杉矶不眠夜》等等;

影剧编、导、演:
《与钱共舞》自编、自导、自演,参加洛杉矶六幕喜剧公演;
意大利古典喜剧《一仆二主》任导演、主演,为美国蒙市图书馆筹款公演;曹禺名剧《雷雨》和老舍名剧《茶馆》任导演、主演,在洛杉矶公演;美国电视连续剧《Hi,莱莉》任导演、主演;参加好莱坞多部电影拍摄及配音工作;拍摄多个电视广告及平面广告;还在《2010年美国人口普查》广告片中,代表华人出镜……

此外,杨强的杂文,隔三岔五就见诸报端,可谓不计其数!

让我们摘录一些读者的反馈,听听他们对杨强和他的作品是如何评价的:

***杨强每月都会有多篇文章刊登在世界日报,我很欣赏佩服他能够很自然的把年轻时经历的枯燥辛苦的下乡劳改生活,写成滋滋有味、充满生活趣味和笑声的动人文章,同时自己也回忆曾经艰苦无奈的岁月往事,再次回味着其中的甘和苦,并和读者们分享!

***举重若轻,有人情味但不滥情,只有经历相当人生历练者能为之,高手之作。

***我已读过杨强很多文章,他能够将自己年轻岁月文革时代的生活经历,用很如实却又活泼充满生命力量的文笔,一个个呈现在读者眼前,带领读者和他自己一起回顾往事,我觉得读来有点像是莫言的文章风格。

***小文章有大世界,勾勒了人生冷暖、伤悲及无奈,令人沉思,好文章,高!

***读杨强的文章,就如看一部袖珍电影般,一面读着流畅文字,同时脑海中却闪亮着银幕般的场景,清楚而生动活泼的一幕幕跳跃出来。像是自己既是读者又是观众兼导演。期待更多您的精彩作品!

***杨强你好比三国时期能文韬武略的曹植,总是那麽地观察入微, 才思泉涌,妙笔生花,所到之处, 经你一浏览,就可淋漓尽致,意到笔随,挥洒出一篇情文并茂,绝妙好辞的文章,令人好生羡慕!

***不得不佩服杨强兄的勇气,将这椿人生大事,在《没有抽水马桶的岁月》一文内这样直白揭写出来。

***看你的文章,就想起我的妈妈。
……

记得作家冯唐说过:文学是有一条金线的。

文学有没有金线我不曾研究过,但我觉得杨强的人生是有金线的。他一直沿着最初选定的演艺线和写作线行走,步履稳稳当当、踏踏实实!

因此,他的艺术成就和作品魅力如同他的名号一样强劲!

先天生就,后天努力。如强弓加劲弩,必当卓越!杨强,真正的强者!

一个租赁承包者

生活的最高境界是有所作为。杜世荣,当之无愧地属于步入生活最高境界者之一。在汹涌澎湃的改革浪潮中,作为沧海一粟,他在奔泻千里的急流中翻腾起自己的一抹浪花,在激越的时代旋律中撞击出自己的独特音响。

一、

心胸高尚的人,总不大肯相信别人会作恶,会无情无义。直到受了残酷的教训,才恍然大悟,知道人心败坏到什么田地。而且他们受了教训也只用宽大来表示他们的痛心。

还是在1976年的春天,考虑到临汾有矿无铁的实际情况,市领导交给当时任矿业管理站书记兼站长的杜世荣一项艰巨任务—筹建临汾市小榆铁厂。

在一无资金、二无资料、三无技术力量的情况下,要建一座工厂,谈何容易?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就不敢揽瓷器活。杜世荣凭着他早在几十年的风霜雪雨中铸就的灵魂深处那种固有的执着而又坚强的意志,承担了此项工作。翻阅资料,调集人才,他和同志们一道求爷爷、拜奶奶,用尽浑身解数,从一切法律、政策允许的部门筹集资金,硬是把厂子建起来了。

望着这穿着“百家衣”的工厂,杜世荣感慨万分:是不容易啊!

随着投产、盈利,应该说他是立下汗马功劳的!

然而,生活的天平有时并不公允。

由于种种原因,生铁有一度出现滞销。就在杜世荣外出开会之际,曾被他亲自提拔介绍入党的某人,向上级打报告,把建厂资金和国家给予的政策性补贴90万元,统统算成亏损,诬陷他办厂赔了钱。背着他,此人网罗人马,四处活动,包揽了铁厂。由此,杜世荣便由一厂之长变为局外人士。

世界上最悲惨的事莫过于毫无理由地被人打翻在地而无法翻身的了!

这是一个不平常的夜晚,他失眠了。他想了很多很多。“杜厂长,您对我的恩情我感激不尽啊!”“杜厂长,您以后老了,我一定养活您!……”他想起这人对他说过的话。

人心莫测。为了个人利益,可以用卑鄙的手段控制别人。让位了,50多岁的杜世荣“告老还乡”。

回到家里,他总觉得有一种失落感。“我老了吗?真的不能干了吗?”他时时这样自问。“不,’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我还行!”他又是这样自信。

再说临汾市玻璃器皿厂。这是一个建厂18年,换了十四任领导的厂子。由于领导班子不团结,勾心斗角、互相扯皮,长期打“内战”,致使厂子自建厂以来亏损达98万元之多。这里的职工有打架斗殴的、有偷鸡摸狗的、谁都知道这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附近居民称其为贼窝子。

1984年,一位叫张景良的工程师出任厂长。经过努力,第一次使玻璃器皿厂扭亏增盈。

但是,如何让这个厂步子迈得更大,使之能随同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这时,临汾市政府领导又想起了在家“稍息”的杜世荣。

人类的力量是耐心加上时间的混合,所谓强者是既有出息,又能等待时机的。杜世荣又等来了施展才华的机会。

“我要大干一场,干出个样来!”
志气里往往包含着赌气,而赌气又会给人以力量,给人以百折不挠的韧劲和精神。如果不是铁厂这事强有力的刺激,也许他不会取得如今这样大的成绩呢!他说“人生在世,事业为重。”带着领导的信任与希望,杜世荣又上任了。

首先是清库,搞清家底。接下来是把有能力的党员放在重要的工作岗位,发挥党员的作用。紧跟着抓企业管理,根据清库发现的问题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再就是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和法制教育……。在原厂长张景良的密切配合下,他工作的有声有色。

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不到半年,玻璃器皿厂变样了,基本清除混乱局面,企业开始走向正规。

二、

一个在社会上负有责任的人,最重要的是有行动,有事实。

1987年元月,玻璃器皿厂在全市工业系统率先实行租赁经营。以杜世荣为法人代表的承租组抵押6000元,与经委签订了3年实现利润28万元的租赁合同。

合同是签了,但能否兑现,还是个未知数。

办公室里,杜世荣和其他四位班子成员在磋商今后的路怎样走。12平米的屋里,烟雾缭绕,大家为资金短缺抓耳挠腮。

第一次贷款计划落空了。银行一位同志说:你们厂连年亏损,即使近年来略有好转,但盈利甚微,这么大的款项,万一还不了,我们不好收拾。

或许人家的话有道理,但对这几个人来说,无疑是瓢凉水。

怎么办?他们互相对视着想起了从签承租合同到现在厂里的各种议论:
“哼,拿全厂职工的饭碗开玩笑!”
“就他那样,3年交28万?跟着他怕要喝西北风了!”

好心人对杜世荣说:“你现在干得很不错了,工厂有了起色,工资又不少拿,何苦冒这个险?”甚至有人找到他的老伴,让他劝劝老杜,别干这傻事。
……
有善意也有恶意。

“杜厂长,你看如何是好?”大家用期待的目光望着他。

“同志们……”杜世荣说话了。“全厂职工的生活已经交给我们了,退却,不是我们的性格,我们不能气馁,要迎难而上!”

大家被鼓舞了,雄心勃勃。

不知道跑了多少腿,也不知道讲了多少话,各个方面的渠道开始疏通,贷款来了。

是啊,愚公移山尚且能感动上帝,更何况我们的社会主义。在我们改革的时代,我们的银行怎能不支持如此痴心的为国创利的企业家!

生产搞得轰轰烈烈,利润月月递增,看来前景是乐观的。

不料,曾一度市场生意急骤下降,库房装满产品销不出去,各车间还在继续生产,眼看连放产品的地方都没有了。这时,范副厂长提议停掉一个车间,以免积压太多。杜世荣不同意。小范着急了:“杜厂长,情况不妙嘛,光吃不泄怎么行呢?

“小范,沉住气。无论什么产品,总有个旺季、淡季。咱这茶具此时就是个淡季,到元旦、春节,我想销路会很好的。”杜世荣以一个企业家敏锐的观察力,对市场进行分析后,胸有成竹地安慰范副厂长。

果然胆识过人。两三个月后,库房一扫而空,南至福州、北至齐齐哈尔、牡丹江产品供不应求!年终结算,盈利16万元。

成功了,杜世荣的承租组,一年赚回一个厂,还余8万元!

三、

“入山见木,长短无所不知,入野见草,大小无所不识,然而,不能伐木以做室屋,采草以和方药,此知草木所不能用也。”在识才、用才方面,杜世荣,他不愧为一个具有大将风度的领导者。

一天,有位厂级干部找到杜世荣,提出一些不合理要求。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杜厂长当场拒绝。“不行吗?”“不行!”态度斩钉截铁。这可惹恼了这位干部。甩下一句:“独裁专政”后愤愤而去。顿时,所有在场者的目光都集中到杜厂长身上。

杜世荣啊,凭你一厂之长,一声令下,解除他的工作是顺理成章的。人们这样想着。

他没有这样做。“大家各做各的工作吧”。他平静地对工人说。

回到办公室,他端起一杯放凉的茶水,一饮而尽,像是把满腔怒火吞进肚里。

之后,是一次又一次的谈话。

曾有人说:谈话有点像输血,将你的血注入他的身体,去催动他脉搏的正常跳动。

是的,杜厂长就是以他近乎原始的工作方法—谈心,指出这位干部的做法与工作不利,并用他对同志的热情的火焰融化了他们之间的隔阂,焊接了他们之间的裂缝。

思想通了,工作积极主动了。杜世荣不计前嫌,主动支持他工作,使他得以在业务上发挥一技之长。

谁能把个人的恩怨深深埋在心底,而把工作和他人放在第一位,谁就具备了一个共产党员的质量,杜世荣,他具备了。

在我们采访期间,有个同志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件事:一位原副厂长,由于曾为打开全厂产品销路作出过贡献,所以居功自傲,养成一种骄横的坏习惯。在他负责经营产品期间,瞒着领导,擅自挪用公款。

发现这一情况,杜世荣立即召集会议,对其进行严厉批评,但犯错者对此拒不承认。待把事实放在他面前,他又说:“这笔钱转到别处我不知道。”“那么,你是严重失职,起诉你个渎职罪不为过分吧?”杜世荣紧追不舍。

一次次地交锋,夜以继日地跟踪追查,问题终于水落石出,他不得不承认自己所犯的错误。

在这一过程中,曾有人扬言:杜世荣再追究此事,不免要在深更半夜挨砖头!“朝鲜战场上,不怕美国鬼子的志愿军战士,还畏惧这一砖头?”杜世荣对此置之于淡然一笑。

叫人不解的是,问题弄清后,杜世荣居然建议有关部门根据他挪用公款属初犯,又能及时清理挪用款的情况免予刑事起诉。并仍然发挥他的特长,鼓励他继续建点经营。

在核对此事时,我找到了杜厂长。他给我讲了刘邦兴汉的故事。他说:如果没有张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没有萧何为其“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没有韩信“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他是不会打败项羽取得天下的。

是啊,假若项羽能信任范增,用范增之计而不是凭个人之力,刚愎自用恐怕未必会演出兵败垓下自刎乌江的悲剧。我这样想着,同时也理解了杜世荣的良苦用心,懂得了人才不可能是全才,应用其之所长,避其之所短的道理。

四、

没有温暖的生活是难以忍受的,所以人类才珍惜阳光,渴望太阳的恩赐。然而,您可曾想过,您自己就应该是个太阳。

按说,租赁以后的一切经济收支,都直接关系到承租组的个人利益。那么,让我们看看杜世荣是怎样处理这个问题的:

酷暑,围着近1500摄氏度高温锅炉,就是坐着,使劲的摇扇子还是大汗淋漓,工人们守在炉旁工作的滋味就可想而知了。面对这种情况,杜世荣毫不犹豫地作出决定:采取措施,防暑降温。同时,增发福利,以保证工人们身体健康。

紧接着作为消暑用的白糖拉回来了,茶叶拉回来了,西瓜拉回来了,汽水拉回来了……

为了彻底改变职工的工作环境他们拿出全年利润建起一座通风好、设备完善的426平米的大厂房和35米高的烟囱。

中秋节,杜厂长和工会主席亲自把月饼送到战斗在高温烧制炉前的每一位职工手里。

冬季的煤炭,春节的核桃、柿饼……等等,无一不在他的考虑中。

从前,厂里的偷摸现象十分严重。为此杜世荣立下这样的厂规:谁偷拿一个杯子罚款十元。有位青年偷了十个杯子,杜世荣说话算数,一次性罚款一百元。看上去,他似乎有点不近人情。但是他还有这么一条规矩:凡是家里确实需要用的,或兄弟姐妹、亲戚朋友结婚办喜事,都可声明,厂里无偿赠送。这不正是道是无情却有情吗?

年终的表彰会上,杜厂长宣布:“租赁组拿出2500元给同志们发奖!”

几百双眼睛疑惑地望着他,好像在问:“真的吗?”因为大家都能算得来这个帐,按抵押金比例,2500元中,有600属于他自己。

是他傻吗?不尽如此。杜世荣讲话了:“同志们,没有大家的努力,就没有今天的盈利,谢谢大家了!”

掌声,发自内心的掌声……

一颗热诚的心,就是一个太阳,它可以传导爱。杜厂长,他用自己的言行一笔一笔的添加着工人生活中的暖色。用句时髦的话说,这叫感情投资!

这就是杜世荣,一个租赁承包者的宽广胸怀。

关于 “金平散文作品选(美国)” 的 1 个意见

  1. 读了这些文章后,藉由作者的妙笔生花和传神描述,油然觉得好像和每一位不曾谋面的文中人物,仿佛认识一般。作者在文中把他们各个撰写的真实可信,性格鲜活,栩栩如生。让读者忍不住一气呵成,通读为快!由衷地赞!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