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尋孔聖曲阜行 / 王申培 (美国)

作者简介:

王申培 ,教授,中國上海出生,台灣長大。新竹交大學士台大碩士美國喬治亞理工大學碩士,奧利岡大學博士,為資訊電腦科學工程專家。曾任教於美國東北大學終身正教授、兼任麻省理工學院及哈佛大學。著作等身發表過200 多篇論文,專書30餘冊。講學遍及全球。作品在海內外華文報章雜誌刊登,並獲“孟郊”獎和世界日報 “母親節”和徵文比賽獎:  (媽媽我愛妳)、中國時報“旅遊”獎、僑委會徵文比賽獎、美國詩人協會編輯獎等。作品收入北京作協《美洲百名作家集》。散文集包括:《哈佛冥想曲》和《劍橋狂想曲》。新書獲得趙淑俠、張系國、李家同、李昌鈺、施振榮、葉祖堯等名家作序。 

人類要在二十一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到二千五百年前,從孔子那兒重新尋找智慧。—— 1988 年諾貝爾穫獎者(Nobel Laureates)在巴黎共同宣言。

踏尋孔聖曲阜行

從小在台灣長大受教育,從國小、國中、新竹省中、到(新竹)交通大學,和臺大研究所,常在國文課本和【論語】中讀到孔子的金玉良言,深受啟發,穫益匪淺。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智也。」「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等等。

後來到新加坡講學,在地下鐵車廂內和車站牆上的大廣告牌上,到處都可看到孔子充滿智慧的話語,譬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仿彿置身國內,倍覺親切感動。心中一直有個願望,希望能到孔子的故居去造訪,向至聖先師致敬,親身感受這位世界偉人的心路歷程。

此图像的alt属性为空;文件名为1.png
乾隆皇帝親書御筆“萬仞宮牆”

今年暑假應山東大學邀請前往講學﹐終於有機會了了這個心願。從山大所在地山東省會濟南市往南行高速公路約兩小時就到了孔子故居曲阜。途中可看到路旁一面石牌紀念全中國高速公路行建壹萬公里的里程碑。現在全國高速公路網早已超過一萬多公里﹐象徵中國經濟終於起飛﹐很高興看到祖國同胞的物質生活水準日益提高。多希望海峽兩岸全國同胞的精神生活素質亦能同時提昇起飛﹐與物質文明並駕齊驅﹐才能確保國泰民安富強康樂於不墜。欲達到此崇高目標﹐我們又怎能不想到孔子呢﹖

越接近目的地﹐心情就越激動興奮。沿著高速公路上放眼望去﹐只見巍巍泰山之陽﹐混混四水之濱。一望無際魯西南大平原與群山起伏的魯中山地相聯結合之處﹐鑲嵌著一顆璀燦的明珠﹐閃閃發光﹐扣人心玄。阿﹐終於到了﹐這就是馳名中外的歷史文化名城﹐至聖先師孔子的家鄉 — 曲阜。好一處 “萬古冠裳王者會﹐千年卲魯聖人家” 。

第一印象是﹕街道寬廣整齊清潔﹐綠樹成蔭環境優美。孔子的故居和墓地也是聯合國文化古蹟保護遺址。一進古城門內,就可看到一塊大大的牌子上面些道﹕『人類要在二十一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到二千五百年前﹐從孔子那兒重新尋找智慧。』阿,那不正是1988年諾貝爾獎得主在巴黎的共同宣言嗎﹖可見英雄所見略同﹐無論古今中外﹐不分東西南北﹐孔子的偉大思想哲理的確是天賜世界禮物﹐人間共享至寶。

高達 6.2 公尺的 “成化” 碑

曲阜古稱 “聖域賢關”﹐相傳為炎帝舊都、黃帝誕生之地﹐又是商奄故國、魯國都﹐歷史悠久文化發達﹐育孕了許多著名的偉人如孔子、孟子、孔融、孔廣森、桂复等﹐天靈地傑人才輩出﹐閃若陽光燦如雲星。其中又以孔子被尊為至聖先師﹐對世人的影響最大最久最深遠﹐最譽滿天下。孔子生於斯﹐葬於斯﹐誕生於尼山﹐故名丘字仲尼。成長於闕里﹐設教於杏壇﹐出仕於魯都﹐歸葬於泗上﹐在曲阜留下了許多彌足珍貴的遺跡。還有後人興建的許多紀念建築﹐誕生的夫子洞﹐感嘆時光易逝的觀川亭﹐合葬父母的梁公林﹐浴淅詠歸的舞雲臺﹐著《春秋》的春秋書院﹐刪《詩》《書》的洙泗講堂﹐手植的檜樹﹐飲水的故井﹐…猶如一顆顆珍珠散佈在曲阜方圓九百平方公里的大地上。任後人致敬憑弔瞻仰紀念。我沿著昔日孔子的蹤跡一步一步地踏去,【論語】中的智慧之言又一頁一頁地展現在我的眼前﹐怎不令人興奮莫名﹖

“天地衣冠仰聖門”﹐曲阜最耀眼的珍珠就是被稱為“三孔”的孔廟﹑孔府﹑孔林。孔廟是孔子故居。設置有杏壇講學﹐也是歷代建廟祭孔之地。從曲阜正南門進去﹐只見城牆正上方刻著清乾隆皇帝親書御筆“萬仞宮牆”﹐古時只有皇帝及親差大臣來曲阜祭時,此門才打開。接著是明嘉靖所建三間四柱式石坊﹐“金聲玉振”使人想起亞聖孟子的話:『孔子之謂集大 成﹐金聲而玉振之也。』“太和元氣” 則是贊譽孔子的學術思想如同太空天體﹐ 循環 往復永恆不朽。雍正皇帝所改提的 “至聖廟” 把 “聖” 字倒刻﹐意為高乎無形永不封頂。怎不教人想起 顏回所說的:『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乎焉在後 …雖欲縱之﹐末 由 也已。』 那不正是孔子之寫照嗎﹖

孔廟是我國歷使最悠久的廟宇。公元前 479 年孔子去世後﹐ 翌年周敬王魯哀公將其故居改建為廟宇。“故所居堂﹐弟子內﹐後世因廟﹐藏孔子衣冠琴車書”﹐弟子歲時奉祭。 西漢以後﹐經歷代帝王數十次重修擴建﹐直到明清兩代﹐擴建成如現在規模宏偉的古建築群。仿皇宮之制﹐前後九進院落﹐貫穿於南北中軸線上。好像進入小型故宮﹐周圍垣牆﹐配以角樓。院內蒼松翠柏﹐森然排列﹐殿宇雕梁畫棟﹐金碧輝煌﹐小橋流水﹐飛禽低旋﹐別有意境。令人目不暇視。各類碑刻 2000 餘埆﹐為我國罕見的大型碑林﹐ 歷史悠久氣魄宏大,保存完善,是中國和世界文明極其寶貴的遺產﹐可惜在文化大革命時多被搗毀﹐後又從新修復。譬如高達 6.2 公尺的“成化” 碑﹐明朝成化四年 (公元1468 年) 立。上刻明憲宗朱見深御筆﹐ 字楷書﹐書體嚴整端莊。可惜在龜砆上方約三分之二高處﹐ 有一道很 明顯修補 黏過的痕跡。好教人心痛阿。我不覺想﹐ 就算小紅兵把這些名勝古蹟全毀掉了﹐ 他們毀得了孔子留在世人心中的巨大深遠的影響力嗎﹖

明嘉靖所建四柱式石坊“金聲玉振”

進入大成門內石階東側﹐有一棵古檜樹挺拔高叢﹐樹冠如蓋。據說古檜原為孔子親手所植﹐ 幾經枯榮毀於火難。 今存檜樹 為清雍正十年 (公元 1732 年) 於古樹樁下復生的新枝長成的。樹旁有明人楊光訓所題 “先師手植檜” 刻文石碑。我 興奮地 手撫摸著古檜﹐想起『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孔子因才施教有教 無類誨人不倦的精神實在太偉大 了﹐真堪稱得上是人類第一位 “教授” 哩﹗大成門南端的 十三碑亭系﹐由金代以來逐代增建 而成。仔細一瞧﹐充分運用傳統的建築手法﹐ 巧妙地 解決了建築結構空間的問題。噢﹐原來“勾心﹑鬥角” 就是從這種古 建築手法引伸而來的。

經過 “先師手植檜”就可看到 “杏壇”﹐那是孔子講學的地方。相傳孔子在此向 72 弟子傳授 “六藝”﹐使我想起當年耶穌基督在聖城耶路撒冷向十二門徒傳福音的情景﹐我曾到那兒古猶太廟堂憑弔致敬。一東一西﹐相隔五百年﹐都是世界偉人﹐他們的思想哲理有很多類似之處﹐都以仁愛善心為出發點。不過﹐孔子是教誨如何「作人」的道理﹐『敬鬼神而遠之』﹐『未知生﹐焉知死。』而耶穌呢﹖則是傳揚如何「救世」的福音﹐『穫得永生﹐戰勝死亡。』我常想﹐如果孔子晚生五百年﹐或耶穌早生五百年﹐倆人碰在一起﹐那將會發出何等樣智慧的火花呢﹖那該多有意思呀。“杏壇”再過去﹐就是孔廟核心 “大成殿”﹐ 金碧 輝煌﹐宏偉巍然。宮殿式建築﹐唐代時稱為文宣王殿﹐宋徽宗改名為“大成殿”。經過清雍正二年 (公元 1724 年) 重建至今。九脊重檐﹐黃瓦覆頂﹐多式斗栱﹐雕樑畫棟。 八斗藻井飾以金龍和璽彩圖。雙重飛檐正中豎扁上刻清雍正皇帝御書“大成殿”三個貼金大字。殿高 25公尺﹐座落在2米高的殿基上。為全廟最高建築﹐也是中國三大古殿之一。 每年有成千上百萬的人來此致敬。

最感人的是 1999 年 9 月 28 日﹐孔子誕辰2550 周年紀念。台灣省八百人組團﹐飛越台灣海峽﹐到曲阜孔廟來祭孔﹐盛況空前。每思至此﹐會感動得令人 落下淚來。我常在想﹐還好台灣絕大部份的炎黃子孫﹐沒有忘本﹐能飲水思源。沒有被那少數私心政客所誤導﹑矇蔽。也沒有被少數患“狹心病症” 數典忘祖﹑真獨裁﹑假民主的政客所污染。那麼﹐台灣同胞的前途還是很有希望的﹐感謝天。

“大成殿”全廟最高建築﹐中國三大古殿之一

在“大成殿”東側詩禮堂後面﹐有一口古井﹐相傳為當年孔子飲水之處。井深三米。明朝以雕花石欄維護﹐內立明代 “孔宅故井”石碑。井水既清且滐﹐被稱為 “聖水”。清乾隆十三年 (公元 1748 年) 高宗祭孔撰 “祭孔贊”﹐於井旁刻碑建亭至今。緊鄰故井西有一 孤立之壁﹐壁前石碑上刻棣書曰 “魯壁” 。據說秦始皇焚書坑儒時﹐孔子九代子孫孔鮒將【論語】﹑【尚書】﹑【禮記】﹑【春秋】﹑【孝經】等儒家經書﹐藏於孔子故宅牆中。明代為紀念孔鮒藏書於牆的公績而制魯壁碑。我不禁想起目睹萬里長城﹑柏林圍牆﹑和耶路撒冷的哭牆﹐撫今追昔﹐歷史背景和作用雖不相同﹐但感人震撼之力則異曲同功也。

從孔廟出來﹐隔壁就是有“天下第一家”之稱的孔府﹐又稱“衍聖公府”或“聖府”。是孔子嫡系長期居住的府第﹐經歷代不斷擴建﹐至明﹑清達到現在規模。『與國咸休安富尊榮公府第﹐同天並老文章道德聖人家。』掛在孔府大門上的這副對聯﹐正是孔子嫡孫在中國歷代社會中世襲貴族地位的真實寫照。孔子嫡孫是我國歷史最久的貴族世家。歷代王朝在尊孔崇儒之時﹐為顯示崇德報功﹐對孔子嫡孫一再封官賜爵。漢高祖劉邦始封孔子九代孫孔騰為奉祀君﹐主掌孔子祀事﹐以後代代加封。唐玄宗加封 35 代孫為文宣公﹐宋仁宗改封第 46代孫為 衍聖公。歷經六朝代凡七百多年﹐成為孔子嫡系延襲最久的封號﹐而官價一品﹐班列百官之首﹐又為中國最顯赫的貴族世家。延至民國 24年(公元 1935 年) 改封第 77 代孫 為 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

孔府建築按照明代一品官員府第形制﹑沿用前堂後寢制度設計。建築群縱向分為三路。中路九進庭院﹐前為官衙﹐後為內宅;東路前為東學﹐供衍聖公讀書勵志﹐接待官員。中部為家廟﹐供衍聖公祭祀仙人﹐後部為一貫堂﹐供衍聖公次子﹑奉祀子思的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使用;西路前為西學﹐供衍聖公學詩學禮﹑詩文會友﹐後為花廳﹐供衍聖公閑居。從橫向上孔府分為兩部份:前部是對外活動場所﹐後部是家族活動場所。

“杏壇”﹐孔子講學的地方

整個府第功能分區明確﹐建築排列景然有序。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府家規家法之嚴謹﹐至少可從二遺跡看出。一為內宅門里牆上的一幅畫﹐是想像中的貪婪之獸﹐是混合各種獸形的綜合體。有點像麒麟﹐但不是麒麟。它已擁有所有寶物﹐還貪求無厭地想要吞食太陽。此幅比人還高的巨大五彩畫﹐直立在內宅必經之路旁﹐用以告誡孔府人不要貪贓枉法。極其醒目﹐令人印象深刻難忘。

我不覺想到【論語】《里仁》篇﹐孔子告誡世人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聖經】裡﹐耶穌不也警惕世人說︰『貪財為萬惡之源』嗎﹖府內另一比較不太打眼的痕跡﹐是在上台階入宅前﹐有一小塊凹凸不平的石頭地﹐用來懲處違規做錯事的人罰跪反省思錯改過。我好奇地也上去跪一下﹐領略片刻罰跪省錯的滋味。只覺﹐哇﹐好疼痛﹐但不會破皮流血受傷。使我想起平常常聽到的玩笑『跪算盤﹐頂馬桶蓋』﹐不覺婉爾一笑。相信兩千五百多年前﹐這還真不失為一文明有效的懲誡方法哩。

孔府大堂前﹐有一道重光門﹐又稱“儀門” 。四柱回樑﹐懸山肩挑﹐前後重花蕾各四朵﹐故又稱 “垂華門” ﹐為明代建築。 據說此門 只有迎接聖旨﹐重大盛典﹐才在禮炮聲中打開。一開門就可直接看見到大堂﹐故又被引諭為 “開門見山” ﹐是孔府一大景勝﹐與孔廟之“勾心鬥角” 形成有趣之對比也。從孔府往北走不遠就是孔林﹐只見“檜柏參天秀色侵﹐云煙高郁素王林” 。那就是孔子及其家屬子孫專用的墓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年代最久﹐面積最大的家族墓地。自漢代以來歷經各朝皇帝重修﹑增建十三次。至今葬人七十餘代﹐葬墓十萬餘座﹐刻碑五千餘石。

孔林中之『大成至聖文宣王之墓』

一走進去﹐只覺郁郁蔥蔥的三千畝人造林內﹐到處都是密密麻麻的松柏檜樹﹐林陰蔽天﹐有好幾萬株。墓塚累累﹐碑碣兀兀﹐建築翠飛﹐石儀成群。檜柏四時滴翠﹐楷檞秋日流丹。比原始林更有自然風味﹐比維也納中央公園名人墓規模更宏偉﹐蔚為奇觀。據說﹐孔子去世前觀風水選墓地於此﹐弟子擔心僅有山無水﹐不合依山傍水習俗。子曰﹐勿念﹐會有勤人來鑿河。果然﹐後來秦始皇焚書坑儒﹐欲狠心將孔子絕子斷孫﹐而於墓前挖鑿“洙水河” ﹐本意為血流成河。卻反而成全了依山傍水的心願﹐應驗了孔子的預言。原來彼『勤』即 此『秦』也。歷始演變多諷刺﹐人算不如天算﹐弄巧成拙的例子很多。

當年美俄倆獨霸超強欲陰謀 永遠割裂德國﹐處心積慮安排東﹑西德同入聯合國。東德的國歌中更開宗明義高唱﹕『太陽光 永遠不 會照耀在統一的德意志土地上﹗』結果呢?柏林圍牆一垮﹐兩德立即統一。民族文化歷史血脈骨肉相聯之力道強且鉅﹐無人能擋也。那麼﹐海峽上無形之柏林圍牆﹐不是也會很快倒塌嗎﹖誰又能阻擋得了﹐那堂堂正正浩浩湯湯地﹐向前勇猛挺進的歷史時代鉅輪呢﹖

跨過洙水橋坊﹐來到蒼松翠柏環繞﹐碧林覆蓋的孔子墓塚前。一高高的墓碑上﹐據說是明朝朱元璋所刻大大的『大成至聖文宣王之墓』。其中“聖”字也倒刻﹐ 表達對孔子至高無上的敬意。更有趣的是﹐其中『王』字的一豎筆劃特別長﹐以至『王』字最下面的一橫筆劃被擋在碑前的石臺之後﹐不易看見。據說是為了歷代皇帝來敬拜時﹐王不見『王』﹐保留面子﹐心照不宣即可。古代這種折衷的政治藝術﹐還滿可愛的哩。不也是 “中庸之道” 嗎?

“孔宅故井” 與 “魯壁”

我手撫摸著孔墓石碑﹐從小多年來的心中希望﹐如今終於如願以償﹐怎不教人心胸波濤澎湃﹐激蕩不已﹐情不自禁感動地落下淚來。青松翠柏之上﹐仰望藍天白雲﹐靜靜漂浮。好像悠悠歲月長河﹐『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孔子之所以偉大﹐永垂不朽﹐一定有其與神所造天地大自然並存﹐啟發人性﹐普遍引起共鳴的智慧哲理。其實﹐我們一般人都疏忽了﹐孔子也是信天的呀﹗從【論語】堯曰篇:『咨﹗而舜﹗天之曆數在爾躬﹐允執其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到孟子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餓其體膚』都有記載。孔子本人更是屢屢言天︰『五十而知天命』﹐『獲罪於天﹐無所禱也』﹐『不知命﹐無以為君子』。當他最心愛最好學最有德行的大弟子顏淵不幸早逝時﹐孔子更放聲慟哭道︰『噫﹗天喪予!天喪予!』不都蘊涵『死生有命﹐富貴在天』『盡人事﹐知天命』的道理嗎﹖只不過在冥冥中﹐對這位天地萬物的主宰沒有機會認識不多﹐無以名之。可惜那時候電訊不發達﹐還沒有電腦網際網路。否則﹐如果【聖經】福音早一點傳入中國﹐說不定至聖先師孔子﹐不但能『既知生﹐亦知死』﹐更能進一步闡揚如何『戰勝死亡﹐穫得永生』的道理哩﹗

想到這裡﹐我的思緒不禁又飛到耶路撒冷﹐踏尋耶穌基督的蹤跡。從誕生﹐傳揚救世福音﹐到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流盡寶血﹐洗淨世人罪過﹐復活升天﹐還會在來。我不禁再度驚喜地體驗到﹐孔子很多言行﹐不都與【聖經】中 神的教訓吻合了嗎﹖尤其是其中的 神貧﹑忠恕﹑仁愛﹑和謙卑的精神。子曰:『吾不如老農﹐老圃』多謙卑的心。『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人非聖賢﹐熟 能無過。知過能改善莫大焉』。耶穌不是更進一步要為弟兄中最小的洗腳嗎﹖

而且,【聖經】中不是更進一步指出:『世人都犯了罪﹐虧欠了 神的榮耀』『在基督內就是新造的了』﹐『要饒恕人七十個七次﹐要愛人如己』嗎﹖其實﹐這種共通﹑互融﹑相聯、彼此呼應的精神﹐還可以更早追溯到【聖經】《創世紀》。

作者攝於孔府 “罰跪” 石階前﹐親歷孔府罰跪反省改過之切身體驗

敬愛的孔子﹐我要告訴您一個故事。您去世後 2249 年﹐德國出現了一位偉人貝多芬﹐被後世永譽為 “樂聖” 。他最偉大的作品就是第九《合唱》交響樂【歡樂頌】﹐是在他耳朵全聾吃盡人間苦頭後所譜的曠世傑作﹐真不可思議。那是歷經患難淬煉後的歡樂﹐大有『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苦盡甘來』『否極泰來』﹐『認識真 神後的歡欣至樂』 的寓意。是音樂藝術品登峰造極傑作中的傑作﹐精華中的精華﹐金字塔中金字塔。我從臺大合唱團唱起﹐從臺北唱到波士頓﹑維也納﹑到北京﹐往往感動得聲淚俱下。

最感人的一次是﹐ 那年在日本的冬季奧運會上﹐由波士頓交響樂團指揮小澤征爾指揮會場上千人合唱團﹐加上人造衛星轉播聯線北京﹑非洲﹑澳洲﹑歐洲﹑美洲等五大洲的合唱團﹐同步一起高唱【歡樂頌】。歡聲雷動響徹雲霄﹐全世界幾十億人透過人造衛星大銀幕 的聯播﹐ 都在興奮地洗耳恭聽﹐非常感動﹐令人終身難忘。敬愛的孔子﹐您在天國也用電腦嗎? 如有萬維網路﹐ 請您聯到我的網 址上去。對了﹐就在第二頁﹐請啟動聲樂擋。您聽,這就是樂聖貝多芬引用德國大 詩人席勒的名詩所譜的【歡樂頌】︰

快樂美麗神彩飛揚 仙國的女神在歡唱
我們藉著聖火激盪 踏進那神聖的殿堂
藉著你神奇的力量 癒合了撕裂與創傷
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乘你的柔翼在翱翔

多麼優美有力﹐充滿和平希望﹐和對神的讚美。呀﹐對了﹐其中詩句︰『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不正是【論語】《顏淵》篇中﹐您的大弟子子夏所引用的嗎﹖好熟習阿﹐多麼崇高偉大的思想﹐何等奇妙可愛的巧合!但是咱們中國人早了兩前多年哩﹗這不是太有意思了嗎﹖不是很讓咱們中國人感到特別親切﹑驕傲﹑光榮﹑和自豪嗎?這不也與【聖經】《創世紀》第一章裡開宗明義﹐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說道︰『起初﹐神創造天地…和(人類的共同祖先) 亞當 夏娃…』相呼應一致嗎?

作者攝於孔府 ” 貪婪之獸” 巨畫前

阿﹐原來四海之內皆兄弟﹐ 五洲天下本 一家﹐東西文明同此心﹐中華文化真偉大。大家都是骨肉手足﹐血脈相聯﹐彼此應當相親相愛﹐相聚相合還唯恐不力。幹嘛為了極少數政客的私心貪權奪利﹐不惜把絕大多數的人陷入妻離子散﹐家破人亡﹐撕裂分割的痛苦呢﹖在 2010 年上海世博會時﹐全球人類 又再度聚合﹐一起來同聲高唱【歡樂頌】。那自然是海峽兩岸炎黃子孫﹐共享最驕傲﹑興奮﹑光榮﹑自豪的一天。也包括了良知發現﹐重新認祖歸宗的﹐暫時迷失離散而又回頭是岸的同胞在內.

敬愛的孔子﹐我今天有幸來到您的面前﹐深受啟發﹐穫教良多。我現在比任何時候﹐都更加堅定地相信﹐『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和【禮運】《大同篇》裡『世界大同』的崇高理想一定會實踐﹐因為它符合造物主創造天地萬物的原意﹐會受到 神的祝福和助力的。請您在天上與我們一起禱 告﹐ 祈求在天之父保祐多災多難的中華﹐和全球人類﹐共同努力﹐早日達到這美好的一天,好嗎?

夕陽西下﹐滿天晚霞。在北往返回濟南的高速公路上﹐我仍依依不捨地屢屢回頭眺望。曲阜市景漸離漸遠﹐綠野山丘越來越小。再見孔廟﹐再見孔府﹐再見孔林﹐我此刻的心情﹐就好像飽嚐了一頓豐盛的文化饗宴。再見啦至聖先師。您一定不會寂寞的﹐因為『德不孤﹐必有鄰』。山東大學正在舉行的 “孔孟尋根夏令營” 眾多會員和千千萬萬景仰您的人﹐會不斷地從世界各地來向您致敬。

我即將飛回到太平洋彼岸去﹐在那遙遠的文化融爐之國﹐我會常想念您。 您的偉大思想哲理和以仁愛為本的崇高人格﹐會在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地﹐繼續扎根發揚﹐不斷感召世人。再見啦﹐曲阜﹐可愛的孔子家鄉﹐芬芳的祖國故土。您給了我一個更重要更大的理由﹐使我深以世界之村的居民為傲﹐以中華民族的子孫為豪。您的精神將與天地並存﹐與日月同光﹐永誌人心。『人類要在二十一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到二千五百年前,從孔子那兒重新尋找智慧。』這句金聲玉振的名諺﹐與樂聖貝多芬的不朽傑作《歡樂頌》﹐將會像暮鼓晨鐘般﹐不斷地在宇宙大同村迴響﹐盪漾﹐直到永遠﹑永遠…。

美洲文化之声》简介

《美洲文化之声》国际传媒网(Sound of USA)成立于2016年,是美国政府批准的综合网络平台,主要从事华语文学作品的交流推广。目前已与Google、百度、Youku、Youtube 等搜索引擎联网,凡在这里发表的作品均可同时在以上网站搜索阅读。我们致力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同时提倡文学创作的思想性和唯美主义风格,为世界各地的华语文学作品交流尽一份微博之力。同时,美洲文化之声俱乐部也正式成立,俱乐部团结了众多的海内外知名诗人、作家和评论家,正在形成华语世界高端文学沙龙。不分国籍和地区、不分流派,相互交流学习,共同为华语文学的发展效力。“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倾听世界美好声音”,这是我们美好的追求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此图像的alt属性为空;文件名为image-3.png

总编:韩舸友
副总编:李学、冷观、Jinwen Han
编委:韩舸友、李学、冷观、Jinwen Han、王喆、王柯、阮小丽
本期编辑:李学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