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王申培 ,教授,中國上海出生,台灣長大。新竹交大學士台大碩士美國喬治亞理工大學碩士,奧利岡大學博士,為資訊電腦科學工程專家。曾任教於美國東北大學終身正教授、兼任麻省理工學院及哈佛大學。著作等身發表過200 多篇論文,專書30餘冊。講學遍及全球。作品在海內外華文報章雜誌刊登,並獲“孟郊”獎和世界日報 “母親節”和徵文比賽獎: (媽媽我愛妳)、中國時報“旅遊”獎、僑委會徵文比賽獎、美國詩人協會編輯獎等。作品收入北京作協《美洲百名作家集》。散文集包括:《哈佛冥想曲》和《劍橋狂想曲》。新書獲得趙淑俠、張系國、李家同、李昌鈺、施振榮、葉祖堯等名家作序。
贝多芬,您好!
親愛的貝多芬,我又來拜訪您了,好久不見,您還好嗎?
雖然已來過好幾次,但這次還是好興奮、好開心。其實我雖然遠在海洋的另一邊,但您無時無刻不在我心中。您的音樂是我的最愛。在家中、辦公室和車裏的收音機,都調到古典樂頻道,隨時隨地都會聽到您的作品。就連去看醫生、看牙醫,他們的診療室也都能常聽到您的音樂。最近醫學研究發現,音樂可以提神、甚至治病,也可取代麻醉藥物, 免除開刀動手術的痛苦。尤其是您和莫札特的音樂。
每次開車,一路上您都陪伴著我。不論是第五“命運”交響樂、第六“田園”交響樂、“D 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五“皇帝”鋼琴協奏曲,或歌曲“春的召喚”。無論是器樂曲或聲樂曲,都深深地吸引我,陶醉在其中。好幾次到達停車場時,還沒播完。欲罷不能。就坐在車裏繼續聆聽。有一次上班外面下雨,我在車裏正聽著您的第九合唱交響樂“歡樂頌”,實在太精彩了。到了停車場,我還捨不得出來。一位同事打著傘經過我車旁,看見我一人孤零零傻呼呼地獨坐著,來敲我車門,以為我缺傘?我指了一指車前的收音機,把音量調大。那正是第四樂章裏的主體旋律 :3345|5432|1123|3-22| 3345|5432|1123|2-11| 實在太美太有力了,同事居然收了傘,開門坐進車來,與我一起欣賞。是的,路德維奇,您就是有這麼巨大的魅力和吸引力。永遠活在世人心中。
能來到您的面前,確實是一種特別的福氣。與光是藉著電子媒介或現場音樂會聽您的音樂不同。因為來到您的面前,就有機會接近您所歷經的環境和人物。您知道嗎?您誕生的家鄉波昂,本是前西德的首都。兩德統一後,新的德國首都遷回柏林。啊,那真是令人歡欣鼓舞終身難忘的日子。象徵東德、西德分裂的臭名昭彰的柏林圍牆,就在人民的正義的力量下,“轟”的一聲跨了。當天,上百萬的東、西柏林居民,和千千萬萬的您的德意志同胞,同步歡慶,欣喜欲狂。全國高聲歡唱您的“歡樂頌”,天使天軍也來同賀,歌聲響徹雲霄。這給全世界人類,尤其是還在分裂狀態的國家人民帶來多大的啟示!
您在波昂的老家維護得很好。您在維也納留下的樂器、樂譜手稿、和用過的私人用品、傢俱都已經運回您波昂的故居。您所鍾愛的您的祖國母河萊茵河仍安詳的暢流著,跟您在世的時候一樣。還記得您的老友,大詩人歌德嗎?呀,就是那位當您兩人同時遇上出巡德皇時,他馬上低頭退到路邊彎腰九十度,連大氣都不敢喘一下。而您呢?堅持人類平等,站在原地挺胸直著脊背,與皇帝同時打招呼,互相問候至敬。您連叱吒風雲不可一世、違反民主初衷而妄然稱帝的拿破崙都毫不加辭色,以第三“英雄”交響樂,對拿破崙當頭棒喝,贏得世人的喝彩。在曲子開頭註明道:紀念一個英雄的遺跡。亦即懷戀本來有崇高理想的拿破崙已經死掉了。後來的拿破崙已經不是以前的那個了。兩個同是曠世天才巨人,個性作風卻不同。歌德或許有他的道理,但,更多的人對您無比崇敬。那不只是您高超的音樂才華和作曲技巧,而更是您的偉大人格、道德勇氣、和人權的堅持。您是世人心目中永遠的樂聖,敬愛的貝多芬。
歌德在法蘭福克的誕生故居在二次世界大戰時被炸全毀。好在事前傢俱已被遷出。事後故居按原樣重建如故。但第二層有一個歌德友人設計贈與的大鐘卻出現 “2012-Nov-31” 的錯誤,一直都還沒被管理員發現。但是,這樣錯誤的大鐘,並不會妨礙天才相聚時拚發出的智慧的火花。歌德很早就看出那個剛當完兵的窮小子席勒的才華,大力鼓勵支持資助他、給他機會發表詩,幫助他逐漸成為另一位偉大的詩人。其作品“歡樂頌”後來深深地感動了您,您開始著手把它譜成音樂。哦,這是一幅極其偉大、極其艱難的浩大工程。您覺得光是器樂不足以表達人類心中的歡樂,必須加入人聲。但在大型交響樂裏要加入人聲談何容易。您先用“鋼琴幻想”協奏樂內加入人聲和合唱來試探看看。後來一再修改、慢慢發展、終於完成大型第九合唱交響樂曲“歡樂頌”。前後費了您23年的工夫 !那時您已經全聾了。
天哪,耳聾對一般人是部分世界的毀滅,已是痛苦的折磨。對於音樂家您來說,更是整個世界的毀滅,常人無法想像的災難。但您以堅強的意志和決心,克服了饑寒交迫和黃疸病痛一切困難。終於完成這部最偉大的傑作,“精華中的精華、金字塔中的金字塔”。為了“可憐的人類”,“歷經患難奮鬥痛苦後的歡樂”。1824 年初演當天,您仍然堅持要親自指揮。但整場表演是靠另一位站在您後面的 烏姆勞夫 (MichaelUmlauf) 指揮。當整個交響樂演完,全體聽眾起立歡呼掌聲如雷。你卻背著聽眾聽不見,仍在揮拍。還記得嗎?就在這時,站在最前排的領唱的女高音 卡蘿蘭. 翁格 (Caroline Unger) 淚汪汪地走到您身邊伸出她激動的、顫抖的手輕輕地拉了一下您的衣袖。您這才回過頭來親“眼”“看”到盛況空前的瘋狂喝彩的感人場面。一向堅強從不輕易哭泣的的巨人也禁不住含淚頻頻鞠躬致謝。 但觀眾實在太狂熱了,不斷歡呼、拋出鮮花、手絹、帽子表達至高無上的最高敬意。使您不得不一再出場,接受全場五次的掌聲歡呼。但是在這講究禮俗的國家,即使對皇帝的出場,也只能用三次的鼓掌禮哩!於是警員不得不出面干涉,差點引起暴動。
親愛的路德維奇,每當我想起這一幕,或聆聽您的“第九”時,或與臺大合唱團、MIT劍橋合唱團在臺上演出時,都會情不至禁地淚流滿面。它的確大大地洗滌了我的心靈、深深地觸到我內心的深處。尤其是對我們中國人,更是對您的“第九”有特殊的感慨。因為在席勒的詩句裏,“四海之內皆兄弟也”正是至聖先師孔子大弟子子夏在論語中一再闡揚的“禮運大同篇”的“大同世界”的精神。我不知道席勒是否受到“禮運大同篇”的啟發。但,即使是巧合,那不也正意味著“英雄所見略同”,“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果然,音樂、藝術、文學沒有國界。偉大的中華、日爾曼兩大民族各居地球兩端,相隔兩千五百多年,竟然會有這麼雷同的偉大思想和崇高理想。顯見造物主神的無比“大愛”和無可抗拒的“旨意”,蘊涵巨大的能力。令人多麼鼓舞振奮,對未來充滿光明和希望。您所說的:“每當我作曲時,都好像上帝都派遣天使托著我的手寫下每一個音符”。真是“神來之筆啊”! 談到孔子,我又想起咱們山東另一老鄉莫言來。這位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山東高密東北的農民小說家曾說過:“每當我勞動歸來,都會高聲呼喊母親,聽到她的回應,心中一塊大石才落了地”。您不也早就說過:“當我能叫出《母親》這麼甜美的名詞,而她又能聽見時,誰又比我更幸福?”哦,以前聽到這話雖然很感動,但當我親愛的媽媽去世時,我才特別能感受到您的這句話刻骨銘心的意義啊!真可謂:“百善孝為先”、“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誠哉斯言也。
敬愛的貝多芬,這次來看您,很高興環境未變,只是綠草覆蓋了初雪。您一定還記得那位音樂神童,被世人永譽為“樂仙”的莫札特罷。他曾摸著您的頭向眾人宣佈:“注意呀,這孩子將來會震動全世界”。後來果真應驗。還有在您去世後為您扶棺時说:“老兄,等著我,我很快就會跟您一起去天家”的藝術歌曲之王舒伯特。還有一心一意以追隨您為志向的布拉姆斯,他的“大學慶典序曲”中的主題,配合中國孟郊的詩句而成家喻戶曉的名歌“遊子吟”。道出了無數慈母的“愛”和遊子的心。是每年母親節大家必唱的歌曲。這些您的老友偉大音樂家都一直在您身邊與您為鄰。這麼多年,從來沒有離開過您一步。
夕陽即將西下,我就要離開這好愛的32號中央公園公墓。仍忍不住屢屢回頭望著您。再見啦,路德維奇,好羡慕您有這麼多偉大的音樂家圍繞陪伴著您,還有全世界無數的人類心靈敬愛著、追隨著您。德不孤必有鄰。 您必不至寂寞。祈禱祝願您好好安息在主懷。在天之靈多多祝福保佑這多災多難的世界,我們這些“可憐的人類”。我一定會再回來拜訪您的。
再見啦,貝多芬。Auf wiedersehn, Beethoven,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再見啦,維也納。Auf wiedersehn, Wien (Vienna).
《美洲文化之声》简介
《美洲文化之声》国际传媒网(Sound of USA)成立于2016年,是美国政府批准的综合网络平台,主要从事华语文学作品的交流推广。目前已与Google、百度、Youku、Youtube 等搜索引擎联网,凡在这里发表的作品均可同时在以上网站搜索阅读。我们致力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同时提倡文学创作的思想性和唯美主义风格,为世界各地的华语文学作品交流尽一份微博之力。同时,美洲文化之声俱乐部也正式成立,俱乐部团结了众多的海内外知名诗人、作家和评论家,正在形成华语世界高端文学沙龙。不分国籍和地区、不分流派,相互交流学习,共同为华语文学的发展效力。“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倾听世界美好声音”,这是我们美好的追求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总编:韩舸友,副总编:李学、冷观 本期编辑:李学
图片来源于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