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当代小说评论两题 / 顾偕(中国)

作者简介:

顾偕,上海市人,当代著名诗人,中国作协会员,⼴州市作协副主席,第 五届全国⻘年作家创作会议代表。曾为⼴州市文学创作研究所、⼴东省 文学院专业作家及⼴州市委宣传部“跨世纪人才”和⼴东省委宣传部“⼗百 千文艺人才”人选。在《芙蓉》《花城》《湖南文学》《诗神》《⼴州文 艺》《厦⻔文学》《人民⽇报》《文艺报》《文学报》《南方⽇报》等 全国大型报刊发表长诗近30部,著有《顾偕⻓诗选》《太极》(英文版)等 诗集九部,电子书新作诗集、评论集、自传体微型⻓篇小说共四部(中 诗⽹北京发布)。长诗作品曾被拍摄成电视诗、电视⾳诗在中央电视 台、⾹港等全国30余家电视台播出,多部诗集被国家图书馆、中国现代 文学馆、⾹港图书馆、⽇本东京外国语大学图书馆收藏。⻓诗《⽇常状 态》及其他诗作⼊选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三年诗选》(94年版)等多种 专家选本,⼆⼗余篇诗学文论在《世界诗坛》、《星星·诗歌理论》杂志 及国际知名人文社科前沿期刊《中文学刊》刊载(全球发⾏)。获“第五届中国⻓诗奖·最佳文本奖”及其他文学奖项多种。曾作为中国作家代表 团成员随张贤亮、徐怀中团⻓出访⽇本、巴基斯坦进⾏国际文学交流。 1996年起《诗探索》杂志、中国作协《文艺报》社以及⼴东省作协和广州市文联等先后三次联合在京召开其“作品研讨会”。相关作家名和作品篇⽬内容被《中国新诗编年史》《中囯当代文学发展史》《中国作家大 辞典》及“百度百科”辞条等写进和录⼊。

1. 《人性共处世界屋檐下》 文/顾偕
—— 旅美作家冰凌小说《同屋男⼥》论述

冰凌,本名姜卫民,现任全美中国作家联谊会会⻓、纽约商务传媒集团董事⻓、纽约商务出版社社⻓兼总编辑、国际作家书局总编辑、 《纽约商务》杂志社社⻓、《世界华文文学》杂志社社⻓、海外华文媒 体协会名誉主席、出版《冰凌幽默小说选》《冰凌自选集》《冰凌幽默 艺术论》《幽默冰凌》《蓝⾊梦幻》《冰凌文集》等著作。

春节期间翻看了⼏篇冰凌谓之“幽默小说”的作品。最早知道这位先生 大名,应在⼆⼗年前了。当时印象好像他是在美国,极愿为中华文化的 传播,倾⼒做些国际交流方⾯的“桥梁”⼯作。没料“民间大使”自⼰早也是 位作家,并是位有着多部精彩著作不凡⾏世的人性探寻⾼⼿。

露西最初实质就是位颇具经济头脑的⼆房东。故事开场讲得是有位叫赵᯿光的美国访问学者,因急于找房租住,竟而误⼊了一位“让人着迷 而又让人敬而远之的⼥人”空间。怎想最初矜持不过也是一时装扮,不待 多⽇那位异乡的东方人,似乎瞬间魔性般地就成了“已经迈进了中年”且 “保养得好”、“有着完美身材”的露西新的激情对象。相互爱人天各一方, 继而随着眼前本能的彼此呼应与倾倒,各自认同感的激活,终于这堆东 西方的⼲柴烈⽕,俨然一起就烧成了一部情感史诗。无法免俗的“同屋男 ⼥”,自是多番心灵和身体的交流后,这便再无伪装一次次共赴了人生欢愉的巅峰。

小说轻巧题旨隐含和折射的,其实仍是一个较为严肃的有关爱的永恒命题。欲望并非都是地狱的⼊口,中西之间纵然有不少差异的思想认识,未必就不能让一些人性的颂歌,在个别隐涉之处,多有类似自然主义情势诗意的激荡。不同肤⾊从来就不会妨碍和影响爱的坚执以及快乐 的需要。即或进⼊到一种爱的原初最低方式,甚至彻底做到本质的自然 袒露,想来作为人类就算有种极度的抵达,最后还是要唤起生命对所发 之事有种理智认知的,而绝不会精神昏然地就此停留在仅有满⾜什么的沉迷中。忽有一日当赵᯿光国内远方的妻⼉,就将来美探亲与自⼰团 聚,一种恍若美好季节的挽歌,突然就让这些⽇仿佛世界也要互爱的“访 问学者”,一下⾯临了明亮的崩溃。当然这个世界谁都不会是⾁体的道德 家,人类也无纯粹的道徳角⾊,可以完全拒绝欲望移位或是送上⻔的生 理美餐。但文学内容在精神层⾯竭⼒要做到的,不是一直有的丰富故事 的展示,要和关键的,恐怕依旧还需要有更多事物元素发展内涵揭示 的提醒,并使情节结构之类除了好看的微妙描述外,通过整体初衷的预 设,更当有作品意义及价值观可能的提升。哪怕在此屋檐下“中美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赵光感到这样发展下去,将会出现问题”。

那么这篇小说究竟想讲的,仅仅真的就只有那么点“同屋男⼥”简单 的男欢⼥爱吗?抑或单纯地就如《⾦瓶梅》里的“赤裸特⼯”那般,俩人整日沉缅于床帷,只会永远以感官幸福,演绎起人生⾼超的秘戏之趣?我 们毫不怀疑盲目相爱也是需要热情的,何况不少爱往往还是种死中复生。在⻓期封闭或隔绝期间寻求一种突破,两性相悦身体投合,至少也不失为是种信任的起点。露西和赵᯿光都是有家室的成年人,生命的快乐前⾏,可能永远是个谁都较难按捺得住的意外延伸。问题是不慎滑⼊ 这样的“爱池”,人性是否就此便会失衡?纵然性爱总在强调着人性中另一 种永恒的伟大,但男女肉体纠缠欢快之余,是否同样也会引发一些其他 的结局遐想和更深的什么思索?!露西和赵᯿光都算是知识分子了,虽 有东西方思维模式的迵异,但自由意志包含在这类人身上,不管社会伦 理怎样,他们短期在一个屋檐下“任凭⻛抽⾬打”的绝妙组合,想来也以忘 了一切陶醉的阴影,彼此开始“各敬一杯”,已能将各自“送上天堂”。也许 这是⾼妙沉迷的一种浪漫体现,但这方⾯的余韵回荡,却又同样并非⼉ 戏更是要让人敬畏的。⻥⽔之欢久之,赵᯿光最终隐约不安地还是说出 了“这是一种危险的游戏”。仿佛由衷意识到了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尴尬,就此也使这篇所谓的“幽默小说”,有了问题嘲讪的理解和情节滑稽化的深刻 意味。

人世间真正的至爱归来,可能也是种虚化的繁复隐喻。但只要不是 本质阴暗的期待,任何怀抱无望希望的取得,相信应该都算是种感性的胜利。冰凌在《同屋男⼥》这里体现和宣示的,除了异性之间相互身体 快乐的照耀,除了东西方本能融合,疯狂变幻中共同摈弃的人性做作, 许多必须聆听的人性真切的一面,诸如“亲爱的,难道你还有⼒吗?”“你 正在进⼊一个粉⾊的梦乡”,一边是柔声相问,一边是轩昂作答,虽然这 般美景不能持久,像是倒也有了人类逾越罢禁忌,更多精神层⾯的不少反思。当人生憾事的自然效果总是曳然而至,⾯对有时惟有于艺术上可以接受的一些命运,哪怕许多属于隐隐的作痛,恐怕这类无限的诱惑, 依然可以堪称自然真理的典范。因为小说的一切细节自由,原则上只要 不是意识落后或原始的,一直是挚诚的对美好不懈追求和忠实的理解, 它就允许作者较好地来传达一些天下新的审美感受,让命运᯿新富有心灵,以描写的神妙,使生活原先似乎不可更改的难堪笨拙局⾯,在艺术 上再度整体完美的展开。⽐如两具身体相依在床上或是浴缸,并非一味均是低俗化的同样可以洋溢起人类的某些内在美德。毕竟至大欢喜之类也是种命运的安排,相宜是善良的尊严,⾼贵人格也不可能因为节制欲 望,而更能衬映出生命的什么崇⾼或卓绝。人人都有七情六欲,人类的 深情一直也是个问题,不妨就由文学来好好研究和演绎。

图片来自网络

《同屋男⼥》让我产生浓厚兴趣的,不是围绕着展开爱的一些琐碎情节纯然的铺排,尽管许多细节较为生动地脱离了惯常的模仿图式,在 翻云覆⾬方⾯可能还不乏作者自⼰了然于心的体会。但作者最欲阐释的,应当远不⽌激情怀慕的这些。我仿佛不时看到了人性共处世界屋檐 下,生命愉悦融合后总有的一些伤感,深情除了快乐,甚至更多时候依 旧是沉᯿和严肃的。也许这便是任何的原初之人,天性永远无法泯灭的 墨守陈规。例如稍有逾越或不忠,像是时空就此也会紧张起来。而西方 在许多领域的宽容与坦荡,就不会如我这般不少根本就是属于虚伪的坚执。所以这篇小说摆脱常识化审美,向读者沉稳基本展示的,不是一场 美丽都会遭致虚空的击打,爱剩下的也不是什么仅有在幻想与经历中的 徘徊;⽭盾于通俗层⾯已化为了理性的赋予,它照亮了作品的一些归结性问题,活脱脱还使绝非人生中心的性爱之类,竟然仍像⾼昂的生命情调,偶尔在沉闷的岁⽉,也要多彩地偷偷盘旋。

历经无数历史沧桑风雨和爱恨情仇,生命在时间的诱惑下,还将留心防备什么抑或继续热衷于什么,强劲的情感渲泄看似与社会无关,实质都是人性共处世界屋檐下,幸存的部分渺小的精神蓝图。于未来看, 什么都情由可原。真实是事物彻底的精粹,人类无论是为性煎熬还是为爱在真正的煎熬,符合真实,就有许多可爱且宝贵的一⾯。反之冷漠或 贪婪的拥有,即使是以理想形式出现,最终能够印证的,或许仍然是种⿊暗原则的变形上位。人类同属这⽚苍⽼的屋檐,人性真不愿意总是看 到无法解脱的这些。而爱的⽬的,想来终究是为了美好的。作品还预设了不少有着中华标识的烹饪、吃饺子等饮⻝文化方⾯的神秘和热闹的气 氛,从心理学⽬的论来讲 ,主要也是为了烘托爱的怎样出场,最终形成 如何一种精神或是身体等情怀方⾯不自觉的吸引,在此就不转换话题另 作深⼊品味了。

生存世相因为诸多无奈,惟有幽默或可自慰。冰凌小说总体大致读 来,原则的来看说不上完全专属自我标签的那种。如果其作品真有什么幽默,我倒认为那应是一些经验的反讽,以及内容观点解构后的某些乐趣。更深的体现,则不外乎是内涵诸如性爱错位的尴尬,相互接近身体 焦点时生命欲望的᯿复。故事越过了理性,不是都有的放怀大笑,而是 缤纷空间,为什么又会是种不该有的闹剧或悲催的喜剧发生。当然这也 包括你对幽默实质怎么认识及对类似现象的如何理解。就像这篇《男⼥ 同屋》,绝非一场简单的欲望告⽩,滋味百种或许呈现的内景,真有不 少⾜可挖掘的幽默奥秘。文学以形象⽀配人生,许多来自生话的问题, 毕竟都难真正具有人文浪漫的光彩,因此幽默可能也是种夸张与无奈的 修辞。冰凌以其性情悠然的判断,意味深⻓地对人性总做一些乐观的揭 示,并以“幽默”大观作以丰富的呈现,他较有极致的⼏笔看似松散的勾 勒,至少在这篇凡中不凡的《同屋男⼥》里,简洁的视角和深厚朴实的 ⻛格,是⾜以能让我们领略到他那种颇⾼的叙述⼒ᰁ的。同样也会使许 多读者不难看出,作家在写实运⽤方⾯,一直还在精进迈进着的技艺锤 炼⽔平。

最后想说的是,任何小说的形象展示,都不可能像评论那样说得那 么透彻,如前所述也不允许形象故事越过理性,让感性美学丧失胜利的 可能。人性有机会共处一个世界屋檐下,我们不指望太多这等奇妙快事 往复更新,权当一种多元文化贯通于身心的共振吧!

不管怎么说,一个世界屋檐下,但凡是爱,总⽐战争和毁灭好。
(2023.1.28春节初七于⼴州)

注:《同屋男⼥》刊于美国《东方》杂志2002年第三期及中国 《小说⽉报》2002年第四期。

2. 《故事的可能性与展现的局限》 文/顾偕
—— 由程莫深人民文学征文特等奖中篇小说开去

程莫深,本名程正才。现居陕西西安。发表文学作品百万多宇。出 版⻓篇小说《夜迷离》、小说集《⾬季》等5部。作品⼊选人民文学出版 社、中国⼯人出版社等多个选本。曾获“人民文学.⻉塔斯曼”文学奖特等奖、第六届⻩河文学奖等奖项。中篇小说《兩季》曾引起《⻘年作家》 杂志为期半年的热评,⻓篇小说《夜迷离》曾由《文艺人才》杂志召开 纸质专题研讨会。

历时四个多⽉,深受不少文学爱好者关注,有4000多名文学爱好者亲身参与的“人民文学·贝塔斯曼”杯文学新秀征文活动于⽇前结束。在60 位读者评委现场最终投票评选下,各级奖项均已揭晓。最后的评选结果 是:特等奖:《20世纪末的世界战事缩写》(陕西西安作者程莫深)。
—— 摘自2000年9⽉2日人民网

最近我常想,是否因为时光过于迅速或浮泛,致使我们确实错过了不少优秀的什么。方今之世,时代真有那么多快乐的改造吗,世界的⽬ 的论究竟⾛到哪步了,果真已为人类带来了什么智性的愉悦?⽐如上世纪的⼋、九⼗年代,一些文学盛事形成的较为鲜明的精神⻩⾦时代,多 范围的征文活动,“保鲜期”可能早已失效,但个别文本经过᯿新发现和进 一步认识,倒也不乏新的现实迹象和更具细品的价值。

今天好奇读完眼前的《20世纪末的世界战事缩写》,虽不角风起云 涌的壮烈场⾯,不⻅那些必然性冲动的往复更新,却因作者热情内心一直牵动着的故事时局变幻,小说最终于峻刻的审美层⾯,至此使得这样 的中篇,在包含较大的虚构专属领地,仍不失为一部能够呈现追寻光彩 的感宕心灵之作。

以人生变体状态,来作为寓言式伤感和绝望的书写,并非是种有着殊绝识ᰀ的文学新品种。⼆战后期乔治·奥威尔的小说《动物农庄》,就以猪为敌人的虚拟的冲突与征服,为人内心正道的光明,为铲除虚妄专制,做过这方面顽强抗挣犹似喜剧胜利般的努⼒。程莫深作品不能说是 类似作品主题的翻版,但新的洞观世事,新的时空反讽,无疑意味着一 种多元继承与发展。尤其发生在中国西部依旧是农耕文明的某些陈旧奇妙乡事,纵然不会像耸人标题“世界战事”那样,接着将凸显什么英雄⻛采 之类豪迈的架势,但随着琐屑时间的绵延,欲望不可遏制畸形的转换, 那些仍还共同保持在人类身上有着相似本质的变迁、梦想零落以及心灵 阴影的渐⻅症结,很快便会从单纯的自我之爱,汇⼊到群体的混沌洪 流。甚至立时就会似这部作品题旨一样,蕴结起人与自然旋生旋灭的较量,使之不少内在绝望仿佛总能转化成另一种无需军装、头盔和炮火的杀气腾腾,让潜藏的人性之恶以错误的激情方式,把社会难以规避的荒 谬,逐步也变为命运可能的常态。就此,世界似乎确乎难有真正的春和日丽,“以庄稼为生的农民,其想象⼒的大胆、丰厚和刺激 ”,可一遇到 来自村⻓四平那⼉意味着权威象征的一头狂“⿊猪”,“它的肆无忌惮和 旁若无人,已到了令村人分外眼红的罕⻅地步。” 这自然是从滑稽概念里骤然萌生的一种怪异感受,当“我爹丑子”自恋的魔性,受到“猪类”绝不 意外的冲击,人的能ᰁ和意志,仿佛同时也受到了上天的嘲笑。这部小 说不厌其烦所要刻⻣铭心讲述的,便是这样一种令人耿耿于怀 的人与猪 ⽃的超现实表征。它设喻生动的巧妙加⼊不少想象内容上的辩证组合, 由此使艺术在靠近问题时,让一切情势流程在纵向错误中,也都具有了 贯通艰⾟的合理性。“大家对这些猪们的种种劣⾏深有感触,且已逐渐生 ⻓出了颇具耐性和韧性的承受⼒和⽐较牢靠的心理准备。”这是不管哪种人类穿透自我本性的一种有趣的残酷极致性勾勒,荒谬一俟深刻化的形成了苍⽩真实的图景,还会有什么吊诡的困惑与⽭盾不能理解?一切外 向投射任意化的无聊陶醉,又有什么不可⽤一些封闭的自视隽拔来阐 释!敏锐体验是思想锐气另一种现实的警示标识,如果是关于腐化或混 乱的展露,关于堕落的⻅证抑或是⿊暗的决绝,那么这类故事即便是通 过一些晦暗悖论,来展现人性谋求平衡发展的过程,哪怕伦理观在此有 所失落和演变,小说最终馈赠给读者的,相信还会是一种意义视角精神 上的关切,是反讽模式上较为有效的有关批判与觉醒尤为聪明的选择。

图片来自网络

争强⽃胜无疑属于生命天性使然。但生命竞争之巅的最终选择,想 来所有的尖锐时刻,不应再是激进在永远弥漫。同样世界是需要不停地前进的,个别权⼒意志,即使有再多充分的理由,也不能只顾着自⼰的 乐意反复阻碍起自由与人间正义。这部小说的⾼妙之处,就在于它穷究 细节的所有描写,都是难以尽述一种憎恨或生命的不能自我妥协。人性在流离失所,所有搏⽃的标志像是直到今⽇,还是在为人类某些完全败 落的智性,堂而皇之的服务。那种无法节制的冷淡是微妙而艰涩的,有 时⼏乎就是以悲观的激情,在立求着一些神秘性的解放。如小说复线“我 娘”跟⽠客的私奔,猪总是肆无忌惮地侵袭着人们的安逸处境等等。作者 不仅凭借⽐喻的动机,让人于克服“⿊猪”之类的ᰀ蛮过程,彰显了一些惆怅的恍悟;在视觉细节仿佛也很强大的信念恪守下,主人翁“我爹子丑”在 对猪的⽴誓消灭仇恨中,并不因为自我更多⼒的推想,由此同样也疯 狂的成为了一种盲从、破坏和占有的互为参照。压抑毕竟不是竭⼒要去喧染的信仰。如若一切不是彻底撕裂的画卷,有着理性基因的人类,应 当在任何悲壮或是败落时分,还是会有更⾼更好的生活景观可以去憧憬 的。剧烈缺失理想只求终⽇一饱的“⿊猪”,可能不外乎也是人性蜕变的假 设过程,我们只有习惯了所有突⺎的奇怪现象,并不是偶然造就的瞩⽬事实,相信也会以其主观的客观性提醒社会注意:无数丰盛的转化,大 多都隐含着不少可怕的来由。乡村习俗是如此,史诗视角的仪式感也如此。人类学的眼界,很难再有清晰意义上不沾污垢的完美还原,故此,心灵一角便是要在“20世纪末的世界战事缩写”里,深度体察到人类那种再角艰辛的悲郁气氛。就算在猪身上能挥霍的寻找答案,一切似与逻辑严谨不符的叙事⾼潮,也在所不辞。反观消极或是放弃,作家这种凝视的丰富和一些鲜明的形象指涉,即使到了今天,无疑仍还有着逼视性的果敢,往往也正是一些小说家在类似这样的碎⽚记忆里,始终应当继续认真追寻的文明浪漫⾊彩,以及时刻还需较好启发心智的真理勘探意 识。

故事的可能性都当有种善意的预判,这自是艺术道德⻓期还需遵循 及充分发挥的揭示性意图。小说家不能全无禁忌的醉心于事件的繁难与奥渺,不能毫无敬畏什么便借由一切痛苦和幸福的元素,粗暴或是狡猾的在诸多故事的合成文本,实质什么也没有说清地玩尽所谓的立度游戏。程莫深的这部中篇的空间主旨命题是对的,涉笔这样一种其实涵含着强烈社会性的主题,作者在倾述上的处理⽤心,暗示与批判,恢谐而严肃,也是健康而绝不沉闷的。一些人性的想象在“猪格化”上,即算不需 要什么觉醒,但生物性的灵活法则,似乎并没使“异类”处于完全麻⽊抑或 迟钝状态,想来这也是自然界对实⽤哲学的一种共同领会。而作品通篇 无奈的抒情语调,恰好又切⼊到了现实剧烈变迁中,无数同样尴尬的爱 恨情仇痛点。谁也没有对身边强大或是薄弱的事物充而不闻,大家都很关心甚至犹为在意哪怕是极为别扭的一场世纪末的“人猪之战”。“⿊猪”的 命运一开始就不是平静的,这不光是跨界领域能⼒同智⼒的较量,同样奇迹的压⼒,也在迫使人畜都必须永远要寻找补充新鲜的源头。千古而 然的需要促进了贪婪,在利益⾯前,有时⼏乎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沟通和 理解。其实摧毁一头猪,并不会带来什么民间狂欢。但一位能够富有心 智的作者,他似乎俨然懂得要⽤一种认真的笑话,怎样才能前后一致绝 不疏忽的告诉读者:历史永远不可能是四平村⻓那样观念混乱又倥侗无 知的刁滑“模范”,至少时间会体现出人类将要担负的更大的时代进步作 ⽤。⽐如不能让恶霸之类总是猖狂的⻦兽压城,不能说⾼尚总是难以⽐ 拟,世间恍若惟有人心相⻝的可悲表现。生命有限的拥抱,其实还将衔 接无数更为壮丽的思想静⽔深流。虽然这样的概述,不一定非得就是小 说的全部境界,但只有当我们确定好了故事之所以要展开的前提,再困 难的尝试,相信都会有积极的当世意义。例如这部小说,由作者的一些 默然观望,延伸开的叙事的创造性,以及意欲在别处等多般看似不相⼲ 的⽞奥敞开,其实所有故事能够观照到的触及⾯,都不仅仅是虚构与事 实的᯿合,它有遮蔽于挑战下的梦想催化作⽤,有灵魂于悲苦大地挣扎 的象征还原,更有一些激烈经验的深情⻓啸。总之就是平衡的坐标遭致 恶意破坏后,才致使“我爹丑子”“他在⽥间劳作的过程中,只对着天空和 小⻦说话” 了。这样一位憨态可掬的质朴⽼农,时常伤感的无以言说,只 能对苍茫飘忽之物⽊然交流的情景,想来也是他对无所谓值得信任的现 实,另一种忠实的背叛。

图片来自网络

人猿相揖别,这对始终未能有幸进化的“⿊猪”来说,难说不是件已 然注定的毕生憾事。因此,⾯对人类同样相向的非理性进程,畜牲为了 生存的不顾一切,终⽇横⾏乡里的寻衅滋事,迟早一样也会难逃一场来 自文化方⾯精心策划的终结。“我爹丑子必须以过人的智慧和胆识,将它 准确无误地引诱或者威逼到那个为它设计的墓穴里去。 ”埋葬的乐趣从来都是摒弃理性内涵的,绞杀于阴暗层面上讲,可能也是不无激动甚至是有些兴奋和灿烂的。艺术故事仿佛总能实现许多⽇常生活意想不到的东 西,但问题是事关正确与否的时候,公义和灵魂,又将摆在怎样一种道 德与人性的位置?

中篇小说《20世纪末的世界战事缩写》,其探索的视点是强韧可敬 的,它以张弛有度饱满的轻盈,⾜够玩笑似的训导般写出了这样一出微 型的警示性喜剧。那种近乎神意的酣畅快意,不是字⾯上悖论描述的精 彩,而在于品质内作者有勇气对别样的荒谬真实,有着真诚的理解与同 情,包括包容所能展开的小说内涵朴拙的壮美。所有的故事都不会来历 不明抑或与现实格格不⼊,文学有对历史改造的使命,这可能是种最基 本和根本的作家奢望。做不到或者很难做好这一点,难度就别幸甚会变 为什么光辉。就算你拥有掌握了千般的技艺神巧,不会破译本质,不会 评断起码的价值及是非,纵然你已是什么大师,可能依旧还是障碍!好的小说家同样也应当是有大智慧的思想家。以领悟为起点,即使 自己的不凡功力最终迎来的仍不过是场千秋空名,但毕竟扎实也是种不 朽的基础,朝这个方向永远向前,就算展现始终会有局限,可更⾼形式 的怀抱,无论终结或是开端,相信总会有不少时间击不败的精粹所在。

我们不要指望到处都能诞生“预言之书”。权⼒和控制,千百年来一直 影响着人类的思维,但愿文学始终都会成为一种依然可以质疑所谓尊严 的自由空气。常态慢慢都会在晦涩中死亡,我们仍旧要对理想观念满怀 深意与希望。没有什么是彻底的合乎情理的,小说的修辞⽐喻,绝非单纯表⾯的现代主义演绎,它应当接近教训,寻求更多过往的错误补救疗法,在恢复人性的智性系统后,᯿新凌迈于新的命运之上。原创性想来一直是一种美学模式而外深刻的表演性,它是平常人生揭示性的塑造, 是不单只会研究故事的多种突破的赋予。如果作品自始至终不强调这些,相反总要逃避这些意义甚深的开掘与发挥,那么什么又是读者由衷可以忍受的喧嚣图式呢?效慕体裁与形式的传统文本终将过去,文学神 圣的陈述,必定还会蕴含巨大的无限反抗。这是距离始终在不断消灭着世界焦虑的真诚⽤意,它仍然在以一种夸张的幻景和戏剧化的呈现,告知着人类所知甚少的信仰,任何神明丝毫不会被什么邪恶所放逐。该来的迟早会来,我们根本不⽤担心天道对万物不幸,永远可以全然的承受。包括在种种死亡冲突中,还能从⿊暗中⾛来的爱神。

当然程莫深绝然不是名宗教作家,他可能只是下意识细致的解构了我们乡村视觉上的一些岁⽉错误,并且尽览荒谬又能独身事外而不迷失。这是不安与凝视后的超越,表明一种摧毁与建立,在实践的路途, 其实无甚多大信念的区别。而文学作品真正需要的,正是这种不遗余力高亢超绝的氛围。⽐如有时不妨让猪来充当主角,于⾏为上也来对大家 始料不及的说点什么。

美国⿊人思想家托⻢斯·索维尔曾经告诫道:“理解人类的局限性, 是智慧的开端。而认识到自己的无知程度,需要有相当程度的知识。”看来完全的自由,也只能在思想上到达。这就像我经常会去梦中,看望下似乎在平⾏世界,另一个依然是困惑忙碌着的自己。

回到这部小说上来谈,我们并不担心文坛和社会缺乏会看和赏识的 专家性眼光。所憾的是类似作品其实在当时,仿佛也没真正做到发⻅后 更好的᯿视,尤其是其他方⾯能够帮助作者扩大进步与⻜跃发展的那类 提掖。当年意气⻛发的程莫深,⾯对“世界末的战事”,煞有介事的“缩写” 了这么个并非隆᯿的故事,且以极大耐心探讨着杀猪的智慧与技巧,这 种犹如死亡天使降临一隅僻远小村的伟大的悲凉感,作者无疑凭借⼑锋 般的逆思考,在⼴阔的认识视域,让所有一贯都在盲⽬自豪的作家,读 后可能也要为自⼰尚未掌握的另一种文学ᰀ心,就此⼊⽊三分。

值得欣慰回味的还有,⾸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李国文前辈,对这位当年仅30多岁的参赛作者,就曾于评语中坦言肯定而无溢美的这般写道:“这是一部文题毫不关联的小说,然而,在这偏远乡村中的人猪之 争,点出了生存的挣扎,与强权的介人,却是整个世界不得安宁的根源。作者以平和甚至幽默的笔墨,写出这幕沉᯿的乡村悲剧,视角独 特,内涵丰富。作者以现实主义的描写⼿法,将猪的践踏、人的蹂躏构 成相互映衬的强烈对⽐。在这幅反差严酷的民俗⻛情画中,其寓含的象 征意义不言自明。作者的评判锋芒把握适度,艺术感觉也相当准确。”

这显然不是个正常而简单的故事。体味其中人畜对峙的太过嘲讽的 艺术效果,人与自然始终无法和解的终⽇撕裂,小说精明的煞尾不知善为何物的遗失:“从天⿊直到天亮也没等到我爹丑子回来”,这种犹似本质的阵痛,往后还会于傲慢的现实苦难的孕育什么,作者谨慎的不说,读 者更是不得而知。

好看不是小说的灵魂,思想才是故事的生命。真正的文学从不或缺 伟大的精神认识方向,哪怕是短篇和小诗。

愿程莫深一番⾟苦的“世界战事缩写”后,永不倦⻦归林,继续⻜出 故国大小乡村,能够展望更开阔的天空。
(2022.11.22于⼴州⻩埔)

美洲文化之声简介:

《美洲文化之声》国际传媒网(Sound of USA)成立于2016年,是美国政府批准的综合网络平台,主要从事华语文学作品的交流推广。目前已与Google、百度、Youku、Youtube 等搜索引擎联网,凡在这里发表的作品均可同时在以上网站搜索阅读。我们致力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同时提倡文学创作的思想性和唯美主义风格,为世

界各地的华语文学作品交流尽一份微博之力。同时,美洲文化之声俱乐部也正式成立,俱乐部团结了众多的海内外知名诗人、作家和评论家,正在形成华语世界高端文学沙龙。不分国籍和地区、不分流派,相互交流学习,共同为华语文学的发展效力。“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倾听世界美好声音”,这是我们美好的追求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此图像的alt属性为空;文件名为image-3.png

总顾问: 森道.哈达(蒙古国)
顾问: 蓬丹(美国)、李发模(中国)、段金平(美国)、周愚(美国)、祁人(中国)、谭五昌(中国)、林德宪(美国)、唐成茂(中国)、萨仁图雅(中国)
总编辑: 韩舸友(美国)
副总编: 冷观(美国)、Jinwen(加拿大)
编委: 韩舸友(美国)、冷观(美国)、Jinwen(加拿大)、阮小丽(加拿大)、Yimeng Han(美国)、Shenghao(美国)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