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响录(节选)
商 震
1
因为一声鸟鸣我看到一棵唯恐孤独得不够的树
听到一阵整齐的蛙鼓我认识了集体无意识的发声
看到一片漂浮的云我理解了超现实主义的天空
想起一个女人我不断谴责经验主义误导的爱情
2
石鼓刻意把自己弄哑
把战场的厮杀声囚死在里面
喜庆的欢歌也憋死在里面
把当下的俗世喧嚣声挡在外面
3
黄河水里带有各种泥沙
我吃着用黄河水煮的饭
喝着用黄河水酿的酒
身体里的泥沙却不再属于黄河
4
湘江的水面漂浮着一些垃圾
正与江水一路同行
湘江是投奔长江去的
这些垃圾也会投奔长江
5
千佛山上有一千尊佛
我认为还少一尊
那就是等我放下俗念
立地成佛
6
第一次有勇气吃柳芽
是觉得身体里需要陌生的东西
咀嚼柳芽并咽下
那苦涩的味道却是熟悉的
7
年轻时剔牙只抠出点儿食物残渣
五十岁左右时抠出了一些凉水
近些年我有些出人头地了
在牙缝里抠出许多冷风
8
梦到退休后无拘无束的生活
竟然嘿嘿嘿的笑醒了
醒了我也不把眼睛睁开
不睁眼睛的时间都是在梦里
9
我问一位佛学大师
人能成佛吗
大师说精神不死就是佛
草木一秋就是人
10
烧透的生铁放进冷水里
水被烫的声嘶力竭
铁和水都凉透以后
铁就有了宁折不弯的品质
11
一只小蚊子搅乱一个晚上
我拿起杀虫剂满屋喷洒
杀虫剂有毒会影响我的健康
但我宁愿是它死我伤
12
传说万圣节的夜晚
鬼会回到人间
而我看到的
都是人类戴着面具装鬼
13
画月亮就是用墨把纸涂黑
只留一钩白
画完了才明白
我画的是黑夜
14
依水而居
用火煮食
火离不开水
人就生活在水火之间
15
雪把大地覆盖了
像天与地又完成了一次诀别
世界不会有新的疼痛
只有麻雀的哭泣略显新鲜
16
一朵鲜花就是一个世界
我深深吸饱一口甜
后半生只保存蜜这一种滋味
就是我和世界今后的样子
17
我站在海边看到一艘船远去了
眼前空下了一片空旷的海
波涛已隐身到海面以下
这片干净的海正好盛下我的后半生
水火之间
——读商震诗集《脆响录》
林 莽
我用书中第22节的这几个字作为本篇短文的题目,我以为我抓住了问题的根本,如果作者不是一个在水火之间煎熬过的人,就一定不会写出这样一本有意味的诗集来。
写这篇短文时,我们在正处在一个极端特殊的时期。在这里,我不想说突如其来的疫情,不想说白衣天使,是的,是有许多无私的奉献者在拯救广大的生灵于苦海。而我想说,如果我能站在地球之外,不,或者说你能用俯视蝼蚁的方式,观看一个十四亿人口的大国,所有的人,在同一天,被一种病魔堵在了屋子里,成千上万的人挣扎在死亡线上,失去了父母、孩子或亲人的人,在绝望与悲鸣中仰望着无尽的空茫……而其后,接踵而来的是心灵的、社会的、经济的、文化领域的,许许多多的未知与可能在等待着这些饱受心灵磨难的人们,这无疑是一场无序、惶恐、打乱了惯常生存秩序的罹难。而我们不是上帝,我们束手无策,我们不知道如何安抚这无序的蚁群般的人间。
在经历了最初的慌乱之后,人们郁闷的内心都聚集了想一吐为快的情感冲动,有许多人开始动笔写作,那些随感,记录,质疑、猜测、臆想汹涌而来,它们有多种类型,它们或质朴、哀伤、怜悯、同情,或幽默、嘲讽、愤怒、哲思,它们让人目不暇接。在这个有着上千年诗歌传统的国度,我们同时也看到了许许多多分行的文字。而后我们看到,有人在引用德国学者阿多诺的名言:“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残忍的”,这无疑是一句伟大的箴言。但语言的洪流永远是芜杂的,能站在阿多诺那样高度的诗人寥若晨星。是的,所有的人都有表达自己的自由,但是诗要求诗人自我审视和他者的审美判断。
我想,也许我们应离横亘在面前的灾难再远一点,才会鸟瞰到它的全貌。也许那时你会有更多的视角,令诗歌更贴近现代艺术的本质。现代诗歌不是纵情的产物,不是分行的散句,它是生命经验与文化经验的结晶。
我想回到《脆响录》本身,我认为这是一本生命感知沉淀后的诗集,由于它的明澈和包容,即使在这样纷杂的心境下,它能让我静下心来感受、回味与品读,并在五味杂陈中分享与之会心一笑的审美通感。
读这本230首,每首4行短诗的诗集,让我自然而然地想到了两位亚洲的大诗人,泰戈尔和纪伯伦。我记起了《飞鸟集》《园丁集》《新月集》甚至还有《吉檀迦利》,当然还有《先知》《沙与沫》。但《脆响录》与它们不同。
泰戈尔沉静中隐秘的高贵,萦绕在语言中的,无处不在的神性与美感的力量,让我们终生为之向往。而纪伯伦希望中的温情,冷峻中的哲思,悲悯中的诉求让我们更直接地感受到了生的理想与渴望。这两位伟大诗人的上帝和先知依旧活在心中,他们诉说时,心中都有一盏不灭的灯。
一百年过去了,这是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说“上帝死了”的一百年,是人类经过一战和二战的一百年,是人们从农耕社会走向工业化和现代电子化的一百年。也是人类艺术经历了从古典主义走向现代与后现代七上八下的一百年。
一个诗人,如果在作品中没有在字里行间体现这一百年的动荡与蜕变,那他的诗就可以不用读了。当然,我不是说你必须要先锋与现代,你必须要抛弃信仰和传统,而是说,你是否能将这些贯穿起来,敬畏并切实地接近古往今来的文化经验,你才是一位有可能写出一些有意味的文字的诗人。
我之所以用“水火之间” 四个字作为这篇短文的题目,我认为商震是经过了某种历练并认真面对现代艺术蜕变的人,因而他的这本诗集中写出了有这个时代特色的体验与感受。
尽管我们经历了辛亥革命、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十年动乱、改革开放,我们与世界同样在社会政治和经济文化上都经历了人类几千年来变革最迅猛的一百年。但作为一个诗人依旧不会遗忘了那些最根本的艺术精神和文化传统,同时在否定与继承中,站在自己所属的时代里发出他本应发出的声音。
“上帝死了”,许多事物与文化精神被无情地涤荡,但它们并没有消亡。我们所处的时代,不再是泰戈尔和纪伯伦的时代。在地球小得如一个村庄的时代,你到底用虔诚的心灵体会到了什么?
对既定“真理”与神圣领域的诘问与反思;对经历过的人与事的调侃、反讽、诙谐与幽默;弱者合理的恐惧与面对歹徒逻辑的无能为力;接受命运的安排但不以宿命的方式去承受的多向度思考;现实生活中爱的丧失、对自我的质疑、否定与失望;典雅、高贵、理想、信仰憧憬极致后的止步与消泯;对一个普通人而言,在世俗生活中是从容地失去,还是麻木地死亡;总之,面对现实,面对世界的必然与偶然,面对现代主义艺术之后的失落与尘埃中的生活,诗人不甘做说谎者,献媚者,人云亦云者,不甘做一个陀螺一样的被驱赶的无中生有者。这些就是我在这本《脆响录》中所读出的。
我曾为商震的另一本书《谁是王二》写过一个短评,开头有这样的话:“商震的诗是熟悉的,我以为他的诗有两个特点,一是:好读,但内涵并不简单。他用口语的方式写作,每首诗中都体现着心灵的机敏和独有的体验和发现。二是:简洁语言背后的驳杂与丰富。他将生活的体验和文化的经验,用灵动而直接的语句呈现给读者。他的作品涉及多方面的社会生活和人生的体验与感悟,都是源于现实植根于生活的。”《脆响录》中这些特点还在,但比以前的作品更为深入、达观与释然了。
祝贺《脆响录》的出版,我相信它一定会得到行家的赞赏与读者的喜欢与热爱。
2020年2月22日
Thanks so much for the post.Really thank you! Great.tlu help sheet literature reviews
I’ve been exploring for a little for any high quality articles or blog posts in this kind of area .
Exploring in Yahoo I finally stumbled upon this website.
Studying this information So i am glad to express that I have a
very good uncanny feeling I found out exactly what I needed.
I such a lot indisputably will make sure to don?t forget this
web site and provides it a look regular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