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池青橡,本名池庆翔,男,作家,诗人。自上世纪80年代起,在文学舞台上,闪展腾挪,捭阖纵横,以多副笔墨驰骋于文学创作的不同门类之间,举凡话剧、小说、散文、报告文学,抑或评论、诗歌、童话、寓言等,均有涉猎,作品散见于中国大陆、香港、美国、澳大利亚等世界各地的华文媒体,其中,有些被评奖或收入选集。84年,加入中国作协福建分会,现为澳华诗歌艺术联合会会员、澳华微型小说学会会员、澳大利亚新州华文作协会员。
吟 叹 调(组诗)
——在地球上,植物、动物与人
文/池青橡(澳大利亚•悉尼)
*参天大树
你们知道树人不易
但是,树木
容易吗?
我们长大了,十年,二十年……
长成了矗地参天
长成了栋梁之材
很是幸运
我们没遭山火雷劈
却被你们人类斧砍刃锯
顿时魂飞魄散 尸骨不存
——被造成纸,供你们人类写诗、画画、做文章
被当作顶梁柱,撑起你们螺丝壳一般的建筑
还被锯成木板,制成形状各异的家具、稀奇古怪的艺术品
你们太狠了,
人类!

*蚂蚁中的工蚁
你们从小就唱
“小蚂蚁爱劳动/一天到晚在做工”
多么悦耳!多么动听!
可是,你们人类真的知道
我们——蚁群中最为多数的工蚁吗?
我们
除了工作,就是劳动,无休无止:
伺候蚁后,抚养幼仔,寻觅食物,维护族群安全……
我们忙忙碌碌,
却没有亲人,没有后嗣,孤灯一盏,油尽而终
大约一年吧!
听说,世界上有些人,
那些悲悯的人们(弘一法师也是!)
走路时 都小心翼翼
生怕踩死了一只蚂蚁!
莫怕! 大胆走吧!
践踏我们吧!
碾死我们吧!
这才是化慈悲为超度!
让我们
开始了新的轮回
这可悲的 可憎恶的
工蚁命!
*洄游型大西洋鲑(三文鱼)
我们一辈子 只做
一件事
为了我们家族 繁洐后代
从出生到成长
而后溯河洄流 拼搏上游 跨越险阻 飞跃龙门
而后择水一方 沉沙生子
而后精疲力尽 衰竭而亡
且留下母体 喂养子女!
是啊,太伟大了!
可是,又多么无奈!
然而,这却是我们的命运,我们的基因所致!

聪明的人类啊,
据说,你们已经掌握了重编基因代码的
秘诀
恳求你们:
帮帮我们!
改写 我们的基因
我们的命运!
让我们的生命
不再那么苍白可怜
而是更加有声有色 ,多姿多彩!
在这里,先说声
“谢谢了!”
*当年“洋插队”的哥们儿
没有什么“胸怀大志”,
更谈不上“豪言壮语”,慷慨激昂!
我们来,只是为了寻找
“更好的生活”!
可是生活
既没有流沙里淘出来的碎金
更不是天上掉下的馅饼
生活 有时就是
几片发了霉的
黑面包!
找不到工的苦,比“已经吃到苦的苦”
还苦!
不要去比你高我低
不要去讲自己当年如何如何
只要明天还在“I am looking for a job.”(注释)
就请你 卷起铺盖
睡到街灯
下面!

*一个女电讯骗子
我音色甜美
我言语动听
我有计谋 更给好处
电话那一头的你
——大哥
一定相信我了吧!
但是,请你头脑清醒些,
千万 ,
万万不要听信我!
我,就是一个女骗子
一个十恶不赦的女骗子!
我恨 我自己!
可是,我也是被骗来的啊,
那只是因为自己一时的虚荣心!
抱歉了,大哥!
如果我不让你
不让你们善良的人们
上当受骗!
数日后,
我的玉体就会被曝光在那棵大树下;
或者更简单些
赐我一粒“花生米”后,
身旁留下一汪“红葡萄酒”!
但我还不愿这么早就离开,
我还在蓓蕾初开的年华!
大哥——
实在对不起!
*我,一个乌克兰士兵
我躲在掩体,不,冰窖里,
冻得快死!
我不恨普京
我不恨泽连斯基
也不恨那些抓我当兵的人
我只恨我
是条
贱命!

反正没事
我学讲俄语:“我不反抗!我缴枪投降!”
我还年轻
人家说我帅气
可是,我连姑娘身上青春的体香 都没
闻过!
我多想见到
我心中的维纳斯
同班的女孩玛琳•瓦格辛娃•弗拉基米娜
那俏丽的脸
那高矮适中的身材
还有那随风飘逸的棕红发
让我魂牵梦縈!
我想与她……
但愿我能活下去!
上帝——
保佑!
【注释】标题《吟叹调》,而非《咏叹调》。“吟”字,意“呻吟”,特此说明。
【注释】英文“I am looking for a job.”翻译成中文,即“我找一份工作”。这 在当年的老留学生中,是人尽皆会的,不管英语好与不好!也可以说,是当年中国留学生 找工的口头禅。
(2025年3月13日写就于澳大利亚悉尼市寓所)

《美洲文化之声》简介:
《美洲文化之声》国际传媒网(Sound of USA)成立于2016年,是美国注册的综合网络平台,主要从事华语文学作品的交流推广。目前已与Google、百度、Youku、Youtube 等搜索引擎联网,凡在这里发表的作品均可同时在以上网站搜索阅读。
我们致力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同时提倡文学创作的思想性和唯美主义风格,为世界各地的华语文学作品交流尽一份微博之力。同时,美洲文化之声俱乐部团结了众多的海内外知名诗人、作家和评论家,正在形成华语世界高端文学沙龙。不分国籍和地区、不分流派,相互交流学习,共同为华语文学的发展效力。
“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倾听世界美好声音,”是我们美好的追求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总顾问:森道.哈达(蒙古国)
顾问:蓬丹(美国)、李发模(中国)、段金平(美国)、祁人(中国)谭五昌(中国)、张素久(美国)、林德宪(美国)、萨仁图雅(中国)、周占林(中国)北塔(中国)
总编辑:韩舸友(美国)
副总编:冷观(美国)、
副总编:jinwenhan(加拿大)
副总编:曹谁(中国)
副总编:佩英(新西兰)
AI(人工智能)创作艺术总监:张琼(美国)
国际交流中心总监:王芳闻(中国)
中国交流中心主任:夏花(中国)
编委:韩舸友(美国)、冷观(美国)、jinwenhan(加拿大)、yimeng(美国)、张琼(美国)、王芳闻(中国)、夏花(中国)曹谁、(中国)、佩英(新西兰)、柳芭(中国)、计紫晨(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