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
诗是生活中的高山流水,是时代的灵魂;诗人也是这个世界值得尊敬的群体。从诗经到唐诗宋词,从屈原到徐志摩、普希金、泰戈尔,他们诗情画意、快意恩仇。在当代纷繁复杂的世界里,虽不敢口诛笔伐,却仍然用诗的语言和灵魂,去歌颂爱情、歌颂真善美,去鞭打丑陋与黑暗。诗人一直在为社会进步,走向完美和极致,堆砌砖瓦和梦想。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中秋佳节之际,我们邀请部分优秀诗人编辑了《月有阴晴圆缺》这组诗歌专辑,分洛杉矶版(大洛杉矶区)和国际版两个专辑。作为炎黄子孙,无论身在何处,我们的根始终在华夏大地,血管里流淌的是中华民族的血,即使我们的生命消失,灵魂也会飘回故国的山林。就让我们借中秋的月光,寄托十四亿海内外同胞彼此的思念吧。
【美洲文化之声】国际传媒网编辑部祝各位文友中秋快乐!(2025.10 韩舸友执笔于美国洛杉矶)

慕尼黑:玛丽娅广场上空的中秋月 / 北塔(中国)
我们就剩这一个月亮了
今夜,在教堂的尖顶之上
被孤悬着
像一颗心
与身体远隔重洋
我们的仰望
总是被烟雾遮蔽
正如她的光芒
总是被白内障包藏
我把故乡藏在箱子里
带到了万里之外
就是为了今夜
要把圆形的思念
一口口吞下去
又一列火车已经在站台上
等着我
不用汽笛咆哮着催促
我也会加紧脚步
从异乡到异乡
而那孤悬在天空中的
总是李白的月亮
【作者简介】北塔,生于苏州,现居北京,已出版诗集《巨蟒紧抱街衢——北京诗选》《滚石有苔——石头诗选》、学术专著《照亮自身的深渊——北塔诗学文选》和译著《八堂课》(库切著长篇小说)等约30种,有作品曾被译成10余种外文。

夜雨飞韵中秋月 / 王芳闻 (中国)
雨丝,润着嘉陵江的夜色
秋风,携着金桂银香
一串串红灯笼,跨过大桥
在白水江古镇走街串巷
大广场,稻秧不再跳舞
中秋月,隐身云后
听晚会的弦音漫过江水
白鹭看见,有
长安客举起麦克风
像接过盛唐的月光
此刻,长安月挂在青泥岭上
诗仙和诗圣从雨帘里走来
惊起水面的涟漪,也
惊艳了蜀道千年的过往
今夜,不用再叹蜀道难
只让细雨、骚客、婵娟、美酒、诗韵
在古镇的秋夜里相拥
与李白、杜甫就着月光酩酊大醉
让青泥河的浪
载着千年的韵,慢慢荡漾
【作者简介】王芳闻,女,中国西安,西北大学丝绸之路国际诗歌研究中心主任,丝绸之路国际诗人联合会主席,联合国世界丝路论坛国际诗歌委员会主席,《世界诗人》杂志主编。著有诗歌集《太阳雨》《丝路雁影》《丝路虹影》《地球之耳》等12部。
我无从回避你 / 华纯(日本)
你曾来过,又匆匆离去
留下万般思绪
留下被秋风卷起的涟漪
于是,就有了
我这份插花的心思
举起一叶枯卷
仿佛心中潜行孤蓬万里
放上橙黄色柿子
它圆润而甘甜
却抵不过被野鸟镂空的寂寥
女郎花摇晃纤细的花枝
抬首风轻云淡
有许多未曾对你说出的话
都在花芯里缩了回去
我无从回避你
被月光晕染过的青春
时间有剥夺它的权利
现在更是这样
从青丝到两鬓发白
独舟并行,苍茫茫中
多少次凝视空中月
共饮一杯酒
同舞月下影
你我悲欣交集
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
涌出的话语不说也罢
也许,这一生
都没有机会说完
就像草月流插花一般
一草一木一花一世
集美于“侘寂”
不问为什么
却成就了
有情人执守初心的“故乡”
(2025.10.03)
【作者简介】华纯,旅日华人作家、诗人、花道家。现任日本华文女作家协会名誉会长。代表作:长篇小说《沙漠风云》、散文集《丝的诱惑》、《灼灼其华》、诗歌集《缘侧》以及中短篇小说集《茉莉小姐的红手帕》等。曾获2023年国际桂冠诗人、日本华文女作家协会终身成就奖等多个文学奖项。

秋之恋 / 韩舸友(寒山.美国)
假如在月光下思念
你会不会
忙碌中将我想起
让电流在地球的两端链接
无论天空
还是太平洋
都不能撕裂心与心的距离
假如在风雨中呼唤
你会不会
因时间久远将我忘记
但愿声音是一缕秋风
将漫山的红叶
轻轻掀起
这样
就能与你一起呼吸
也许山太高
遮挡住期盼的目光
海太阔
无法靠近你的身体
秋雨绵绵
我只能借一丝月光
将忧伤和思念
寄给你
【作者简介】韩舸友,笔名寒山(HanShan)、美国华侨,海外诗人。现任《美洲文化之声》国际传媒总编辑、世界华文诗歌学会会长、唐诗之路国际诗歌学会名誉主席。
明月几时有 / 厉雄(西班牙)
我们不去山谷
去地中海汲取月色和烟火气
临摹故乡的样子
雕刻九山半水半分田
在山下捏造空白,从画中牵出心猿意马
太鹤湖解析我们滚汤的足迹
我们虚设一场盛大的星月宴
把水之湄,江之南
一切熟悉的故人和陌生人
铺排到《诗经》的“国风”里
我们把爱着的乡音
放在高高的山上,或者宽阔的江岸上
把耳朵贴近
聆听乡间的闲言碎语
把听厌听烦的俚语变成动听的情话
我们在宋词里寻找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的光芒
虚设光芒照耀着我们
把故乡挺拔伟岸的身躯
放进长长的瓯江水上,然后流回我们的身边
把异乡的悲欢,进退和酸甜苦辣
以及几乎忘记的梦想
打上标签
重新下载它们的色彩和活力
我们打捞月色,并与之对饮
有时贩卖关于月光与酒的故事
有时沉默不语
夜色穿过鸟鸣的胸腔,听见流水声音
熟悉的年少轻狂,离别与重逢
和半白的三千烦恼丝
没有放弃任何理由,一边提刀雕刻思念
一边毅然远走他乡
【作者简介】厉雄,旅西班牙华语诗人,浙江省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世界诗人大会会员。诗歌散见《诗刊》《星星》《人民日报》《扬子江》等海内外报刊杂志。著有诗集《归来的雪》。

致天使 / 冷观(美国)
一个美丽精灵
奇念的风铃
叮咚凡尘遗落的异趣
逻各斯的羽披
开屏漫天飞霞
濡染彩亮的音符
光的种子植入晶球
灵韵的长臂
触摸每个昏暗的角落
空中花园不再寂寞
百卉欢歌的海市
悬浮致善臻美的魂灵
封冻的沼泽地
尤加利孑然高矗
四面弥漫冷寂的空旷
红日旋舞冰面
闪跃柔美的辉晕
水底 黑卵石无奈的忧郁
那颗格外的亮星
划过夜空
远在天涯又近在咫尺……
【作者简介】冷观,美籍华人,海外作家,美国工程博士、MBA,曾就职多个欧美跨国公司在华企业,任总经理及中国区总裁等职。【美洲文化之声】副总编,夏威夷国际文联作家与朗诵艺术协会副会长。在美欧及中国诸多媒体发表过作品并获奖。
秋 思(言派诗歌之一 )/ 言诗凡(中国)
我的灵魂在偏离你。
日子变得漫长而无趣。
我带着恍惚的头发出现在你的面前,
沉默的离别在所有的离别之前。
我一个人在月宫里孤独沉思,
俯视犹如永恒的眷恋。
秋风从你的人间吹来,寒冰锁着银河,
而我们的爱情没有停止枯萎。
你是否也在一棵树下凝视我,
虚弱的流萤布满了美好。四周星光闪耀,
像一处荒废的旧的城门,
紫菊,在流逝的怀里迅速地盛开。
我的灵魂在偏离你,
灯火阑珊,蔚蓝在映射你的旷野。
我像被你呵护的硕果微颤,
但是落叶在告知我,没有一颗流星会为我而来。
【作者简介】言诗凡,原名杨伟平,江苏昆山市人,一九八九年开始发表诗歌。2024年1月加入中国第一个后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北京诗派”。
中 秋 / 冰花 (美国)
一颗飘游的心
最怕中秋月圆
看看照片
打个电话
再发个电子邮件
这就叫中秋团圆
秋雨 悄悄扫过窗前的街面
一地草坪哭过了
秋风 理性地提醒小草
你不可能乘月回故乡
五仁 莲蓉与蛋黄
在异域的饭桌上
缺了什么味道
月 还是圆的
心 为什么装满了痛
【作者简介】冰花 ,当代诗人,被誉为“情诗皇后”等。著有《冰花诗选》《溪水边的玫瑰》 等诗集5部,共同主编享誉盛名的《世界华人经典诗选》《海外华人诗歌精选》等诗歌选集4部。其诗被译成英、德、日、韩等多国文字。

给鲁亢 / 顾北(中国)
春天太短了
你睡一觉,夏天就在窗外
敲得咯噔响
浅草寺没有马蹄声
风摇动倦鸟翅膀
三十年前,京都少女
认你是她的君王
给她写暧昧不清的信
在梦里封她为“菊花爱妃”
如今白马河畔的公寓
主人不在,所有的书都自己翻动起来
急着为你找到永生秘方
和尚合上十卷地藏经
夜晚将覆盖你踉跄的呻吟
睡一觉吧,睡醒了就都
好了。那些隐形的血
已经包围了松脆的骨头
那些消失的光线
在你身上
留下一片深渊般的阴影
【作者简介】顾北,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诗刊》《作品与争鸣》《上海诗人》《诗歌月刊》《星星》等。出版个人诗集《纯银》 ,《狂喜之徒》,《读狮记》等,主编诗歌合集《一意孤行——反克诗人十年诗选》等 。
月光下与酒对话 文 | 庄伟杰(澳大利亚)
一壶酒坐在一片月光下
与我眉来眼去,窃窃私语
它知道我的心事是长在脸上的豆
还知道我的梦与李白当年的梦不尽相同
酒以真诚透彻一种异质的香味
当我和酒谈古论今时,酒以其脉脉温情
渐渐浸染我的五脏六腑,并说出
心里话:可惜你迟生了一千年
否则你和李白肯定是哥儿们那种,接着
又告诫:你不能像李白那样对影成三人
因为这属于李白的专利,尽管千年前的
花间一壶酒,是李白想象虚设的情境
酒通人性。一壶酒涨满一片月光
它带着高粱、小麦的朴素,柔声细语说道:
你的优势是把孤魂流放于南十字星空下
李白没有此经历,也不知道地球上有个澳洲
如同他从未玩过手机,也不知晓网络诗歌
单凭这一点,同是醉饮一壶酒
你涨满的月光,自然更大更辽远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令我齿颊留香
飘飘然好像走向无极,连大千里的月光
都融化在一壶酒中,所有的梦想银光闪闪
而所有的苦难像笑靥,都泛溢酒的甘醇
【作者简介】庄伟杰,旅居澳洲,文学博士,复旦博士后,《中文学刊》社长总编,山东大学诗学高等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特聘教授,曾获第三届中国当代诗歌批评奖、中国当代诗人杰出贡献金奖等。著有诗集《从家园来到家园去》,散文诗集《岁月的馈赠》,评论集《流行的边缘》及书法集等20部。
中秋之月 文 | 沙马(中国)
中秋之月一半照亮我的物质
一半照亮我的语言
果实,是其中的存在形式之一
为什么我还是久久地
坐在父亲的虚无里一声不吭
此刻,我一半的语言
还难以呈现出我一半的物质
唯有这中秋的月光在
镜子里复活了我光辉的母亲
【作者简介】沙马,当代诗人。现居安徽省安庆市。作品发表于多家文学刊物,入选多家诗歌选本。有诗歌作品被译成英文、荷兰文。著有诗集《沙马诗歌集》、《回家的语言》、《某些词的到来》、《一个文本·虚妄之年》。

【江城子 • 中秋明月情】/ 彧蛇
夜深对月自伤悲。
首低垂。竟忘归。
又见中秋、嘘叹已尨眉。
静卧清宵人未寝,愁思乱,暗香飞。
云深悠远厉风吹。
咏乡梅。意从随。
心渺路遥、静素慕朝晖。
一念天涯驰万里,情千缕,梦倾谁。
【彧蛇简介】彧蛇,中英双语诗人,翻译家。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加拿大国际华人作家协会会长,诗情太平洋国际文学社总社长及总编辑,唯美诗歌联盟副秘书长,北美诗社副会长。著有《如果思念》《生命的底色》个人诗集。主编并出版多种诗歌集、作品集。

我的月亮 / 西可(中国)
我的月亮,在母亲刚做的月饼里
手的热度,家的味道
圆圆的轮廓,聚在一起
父亲摘下树上的核桃
他有自己的想法,多吃补脑
我们一直忙碌到深夜
看着月出东山
等着我漂泊,对着天宫拜拜
聚散的欢乐,变得越来越简单
年怕中秋,月怕半
或许,从那时间那里
我看到自己的悲愤和忧伤
父母已经远去了
他们会在哪里
窗口只留下阴晴圆缺
和人间的悲欢离合
仿佛这一刻
故乡和亲人
都挤过来,闪着泪光
【作者简介】西可,原名杨维周,中国作协会员,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诗歌创作,著有诗集、散文集十多种。现居西安。
水调歌头·中秋寄怀 词 / 冯玉(加拿大)
玉镜悬霄汉,皎皎照神州。
声声征雁长唳,枫色洇云舟。
疏菊倚篱香放,零叶阶前红染,户户醉金瓯。
谁奏阳关曲,游子思悠悠。
露华冷,风鬓乱,意难收。
轻歌浅笛,圆月岁岁惹乡愁。
慈母萱堂白发,故国神游残梦,低首到心头。
今夕遥相祝,安健共清秋。
(2025.09)
【作者简介】冯玉,曾为社科助理研究员,甲申年移居加拿大温哥华。现为加华笔会会长,《菲莎文萃》等文刊主编,《枫林》顾问,《华文月刊》北美文学栏目主持人。曾任报社特邀记者,诗词作品曾获奖,诗文作品发表于多种报刊并收入多种选集。

残 菊 文 | 伊夫(中国)
在月亮即将抵达中秋的时候,我看见一朵菊花的残枝
它刚刚脱离了母体,脱离了水分和氧气
却以一种微笑的姿态,释放着最后的芳香
这是一种弥足珍贵的香。今夜
它侵入我身体的每个细胞,仅仅因为我曾与它有过瞬间的相拥
它的体内蕴藏着秋天的思想
打开菊花,我找到了一条通向秋天深处的山路
一朵菊花。它的芳香将在黎明之前消失,就像月圆的时候
我的身体顿然有了想念一个人的痛
【作者简介】伊夫,诗人,作家。浙江温州人。曾担任报社、电视台编辑、记者、制片人。作品曾先后在《解放军文艺》《诗选刊》《星星》《诗刊》《草堂》等刊物发表,著有《生活空间》《天黑》等文学专著。荣获2022年《延河》杂志最受读者欢迎奖诗歌榜首奖。系世界華文詩歌學會副秘書長、加拿大海外作家协会理事、《半島詩刊》主編。

葡萄架下 / 纤夫(中国)
中秋的月光
为葡萄架披上一层薄纱
架下的呢喃
半句已滑进梦里
爱,趁机翻墙
借葡萄架的暖棚
在时光最软的节点
亲情、友情、爱情
——三支高脚杯
与夜光杯围成圆桌
顺便偷听
牛郎织女的悄悄话
此乃人间小确幸
“但愿人长久”拿来下酒
“千里共婵娟”用来伴舞
一万年太久?
不
只掐指这一朝夕
去年重阳
少了一个登高的影子
今年葡萄架下
又少了一个碰杯的兄弟
圆得再饱满的月亮
仍缺那一口
缺了就缺了
找是我不回来
来!走一个满杯
把当下的月色一饮而尽
把眼前的事
一粒一粒
熬成明年月下的新酿
【作者简介】纤夫,浙江作家,诗人,《诗之梦》总编。出版文学专著8部,写诗6000余首,视诗如命,每日一诗歌颂阳光与人间大爱,用怒火焚烧人间罪恶,黑白分明,一心向善,做有良心诗人。
究竟什么声音 / 沙浪(香港)
旅途漫漫 每当夜深人静
常常有一些声音
缭绕于耳 牵动我心
有一些声音 很巨大
譬如 突如其来的春雷
惊天动地的号令
有一些声音 很细小
譬如 故乡小河的低吟
家院角落的虫鸣
还有一些声音 相当迷乱
譬如 灯红酒绿中的舞曲
风诡云谲时的琴韵
另有一些声音 十分亲切
譬如 邻家小妹的哼唱
离家时妈妈的叮咛
更有一些声音 异常神秘
譬如 野外的花开花落
情海中的浪涛翻腾
呵 旅途漫漫 游子
今夜难寐 究竟什么声音
久久激荡疲惫的心
【作者简介】沙浪 ,香港诗人、作家。国际当代华文诗歌研究会主席。主编《国际当代华文诗人 优秀诗选》(2024).曾获国际华文诗人笔会颁予”中国当代诗人杰出贡献金奖”。另获 香港文化名人”当代爱情故事诗歌创作成就奖”、及”国际文艺界特殊贡献奖”等荣誉。

今夜,我的酒杯斟满月光 / 范群(中国)
窗台上郁金香慢慢合拢双唇
一只蜘蛛正沿着它的发梢爬向月亮
透明的酒杯刚在餐桌上落脚
月光瞬间就将它斟满
我轻轻地吻住杯沿
生怕那杯光溢出–
溢出裹着蝉咽、叠着蛙鸣的金色麦浪
溢出你青春的脸颊,后来发白的双鬓
还有煤油灯下,你布满老茧的双手
我的嘴唇禁不住微颤
那杯光轻轻晃动
晃出你清澈的眸子,闪着温柔的涟漪
晃出你的哀怨叹息,透着秋风的凉
晃出你的旧连衣裙,泛着淡淡的菊香
今夜 ,我的酒杯斟满月光
溶不下一滴眼泪
轻啜 轻啜
一杯接着一杯
合着那句噎在喉咙里的“别来无恙”
【作者简介】范群,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国际诗电影运动发起人之一(副主席)、《香港文艺》杂志社签约作家、签约摄影师、香港文学艺术院客座教授、丝路文学院常务副院长;美洲之声编委;北京沧浪雅苑诗社艺术总监;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诗歌艺术节金驼奖获得者。
爱在天上人间 / 蓝帆(中国)
宝镜挂在九天
无暇的光焰穿越时空
翡翠画廊如晶莹的亮钻
霞光在湖中沐浴
抖开殷红的裙裾霓裳弥漫
乡愁载着水韵入我怀
复合的时光呼唤我的名字示爱
莫名的泪水在我眼里转
我痴情地顾盼
可是海市蜃楼呈现
可是龙宫美轮美奂
一半在水里,一半浮出水面
河岸女子和龙宫仙女共用梳妆台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她们洗菜做饭,他们打鱼酿酒
没有流离失所的哀伤
没有觊觎,没有担忧
没有欺凌,没有恐吓
没有躲进一隅的嚎啕
多么温馨的烟火人间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不求宝马香车
白墙黑瓦,宁静祥和
头枕最美的旋律入睡
——母亲哼唱摇篮曲
涟漪轻轻祈祷,这便是天堂
中秋的夜幕降临,
我踏着石板路徘徊
斑驳的拱桥折叠岁月
灯光霓彩,火树银花
星子们提着灯笼祝福人间爱如月圆
(2025.10.02)
【作者简介】蓝帆,作家,诗人,四川传媒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报告文学、中国散文学会等会员、出版7部个人文学作品集。见于《人民文学》《诗刊》《人民日报》等国家级报刊百余种。曾获中国新诗百年最具创作实力奖、当代诗歌诗集奖、十佳当代诗人奖等多个文学奖项。

中 秋 / 佩莲(马来西亚)
为了找回月亮的感动
走进梦里的故土
一切美丽而不真实
泪水闪闪发光
他知晓你在何方
她知晓你在思念
祂知晓我们的亲人
在回家在路上
团圆
【作者简介】邢佩莲(马来西亚华裔)兼职画家,美术导师,马来西亚作家协会会员。诗歌刊于 中国,香港,美国,加拿大,西班牙,澳洲,新西兰,纽西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各国杂志、纸媒、微刊。
中国的月亮 / 周道模(中国)
从喜马拉雅山起床
流浪在汉语的天空
你用雪光抚慰黄河长江
在杜康的情怀里醉了
你干脆跳进李白的诗歌
就让玉体裸露酒香……
塞北的梅花
江南的竹影
是你在挥洒书法的墨香
你说你太空旷
我给你移栽一棵桂花树
让神州沐浴你的心香
你说你太孤寂
我给你移民嫦娥和吴刚
让世界仰望华人的幻想
你说你要出国
我给你发送屈原的《天问》
让你梦回文化的故乡
你说你要照亮地球
我给你发射嫦娥六号七号
请用古老崭新的中华心魂
去亲吻人类的幼稚和梦想
(2004.10.21 于四川美姑)
【作者简介】周道模 教师,学诗30余年,现为世界诗人大会终生会员、中国诗书画研究会教育分会副秘书长、中国诗歌学会会员。 出版汉语诗集2部、汉英双语诗集2部。获国内外的诗歌奖、散文奖、文学奖、诗集奖和诗人奖。多次应邀参加世界诗人大会和国际诗歌节。
清平乐·中秋思故人 / 西贝(澳大利亚)
玉轮琼路,
碧落银河舞。
天上人间齐相赴,
两处中秋同度。
月桂素影清辉,
情思万转千回。
守望一生一世,
天荒地老如归。
【作者简介】西贝,现居澳洲,任职软件工程师,业余以双语写作。曾出版2册诗集和一册英文童话诗绘本,并在中国、澳洲、美国分别获得奖项。

中秋夜,我和李白对饮 / 陈东林(中国)
中秋夜,我把月亮摆上桌,
像一只银盘,盛着清光的酒。
李白从书页里起身,衣袂飘飘,
笑着说:谢谢先生,与我对酌。
我问他:月是故乡吗?
他说:月是心的镜子,照见归舟。
我举杯,他也举杯,
第一盏敬天地,第二盏敬千秋。
我们不谈功业,只谈山河与清风,
他说:天生我材,总有去处;
长风破浪,不过是把心里的海,
借一阵风,送到更远的渡口。
我问他:何为孤独?他说:孤独是高处的风,
是把月光揉进袖口,然后笑着分给万家的温柔。
我问他:何为浪漫?他说:是把银河搬进酒杯,是把人间的烟火,
举得和月亮一样高,一样久。
我们一杯一杯,话越说越轻,影子在地上,像两条并行的河。
夜更深了,风吹过桂树,香落杯中,
我们也被香气轻轻裹住。
他渐渐远去,回到月光里,
我却把他的笑,留在了人间灯火处。
我知道,明年今日,还会有一个李白,和一个我,
在月亮的注视下,继续把世界,
温柔地,一饮而尽。
【作者简介】陈东林:学者、诗人、教授,中国工信部高级职称原资深评委,红学批评家,唐宋诗词学者。诗歌获得首届国际王维诗歌节金奖、国际华文诗歌大赛金奖、丝绸之路国际诗歌节“金驼奖”、哀牢山全国诗歌竞赛“紫金奖”。

際 會 / 洛芙(台灣)
在每天的偶然
際會了心所想之偶然
我遠眺不安分的白茅花
左右搖曳著樂章
在猶豫的季節裡
不淡定的風箏
在想像的空間中
緩緩的移動
找尋必然與偶然
這樣子的集合
猶如一種愛
它彷彿是輕羽絲光
猶憶難忘
宛若美好的記憶
生命的柔軟和
內心的溫度
只能將它留在腦海
這樣的場景
宛如分母和分子的際會
當晨花綻放之時
孤獨就會顯香
【作者簡介】洛芙,出版《半夏》詩選、《片波》詩選。现為台灣詩歌學會、美國芝加哥華人詩學會會員。部分詩作翻譯近20多國家語言。詩歌刊登于世界多國的報章雜誌。亦曾榮獲台灣優秀青年詩人獎、黎巴嫩納吉納曼國際文學獎、義大利圭多•戈紮諾國際詩歌獎等多項國內外詩歌獎、義大利2025年第31屆「烏賊骨」《OSSI di SEPPIA》「評審團特別獎」等國際詩歌獎。

一片叶子 / 雁滨
一片叶子
挂在老屋门前的核桃树上
农历八月十五的月亮
快要圆了
叶脉里藏着婆的炊烟
叶柄处牵着大的声音
叶缘卷着妈缝的月牙
叶尖垂着四弟南疆的军旅风霜
他们走的时候
都带着一片这样的叶子
有的落在门槛
有的飘向远岗
有的停在田野
有的贴在农历的时节里
现在即到中秋
深绿经络里奔腾的河流
渐渐变成安静的记忆
你记得每道河畔的模样
却不再与风争论方向
当月光浸透叶片
变得半透明时
.听见整棵核桃树在说——
泥土暖着篝火
我们在思考
万千金色的阳光
【作者简介】雁滨,原名沈巩利,陕西省蓝田县人,在职研究生学历,教育硕士学位,西安市价格协会副会长、蓝田县尧柳文协执行主席、陕西省三秦文化研究会尧柳文化交流中心常务副主任、蓝田县诗歌学会执行会长。
关于乡愁 / 李玥(美国)
无非是蓝天沃土,铺展于一片
平坦的梦境
总有山路变幻、溪涧更迭
无非是白山黑水,和星光下
辽远的土地。乌漆漆的煤矸岭
在暗夜里发出温润的光
无非是杜鹃红、雪花白
应和季节的号角声,铺天盖地而来
勾勒出北方边城的轮廓
也无非是土色的河流,遗迤
黄昏的沙石。岁月剥蚀的
层层色彩,潦草地堆满
一段离乡的路途
无非是几株他乡枯草,月光下低头
又在心底,将一个名字
高高托起,无法放手
【作者简介】李玥,理学博士。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曾获首届“国际华文诗歌奖”。诗作散见于《星星》《创世纪诗》《散文诗》《世界日报》等,著有诗集《葵花海》,主编诗合集《夜的荆棘》。诗作曾获第二届“紫荆花”诗歌奖一等奖。

月亮出落得越来越清秀 / 王传顺(中国)
岁月绵延,中秋是其中一座山峰
背面银河水,波浪滔滔
四壁悬崖最顶端,多少诗歌安营扎寨
月亮出落得越来越清秀,今日下嫁
诗寨望族一位年轻英俊的诗哥
七七四十九天,牵牛花合奏唢呐
喜鹊以桂花香的口吻,接待来客
我手挽亲爱的诗情,带着
一家子字词——一生的骨肉
前去道贺
大寨石门门楣,被一句句祝愿镌刻
“团圆”醒目
饼子的圆脸、酒杯的醉语
及世间小轩窗的目光
场景所有的细节
无不让灵感生羡
【作者简介】王传顺,笔名: 秦淮情怀,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语色微蓝》、《沉醉的线索》和《显微境》三部诗集、诗歌评论集。曾在省级文学刊物发表过作品五十余万字。并获得数十次全国性诗词大赛大奖。
白月亮 / 远红(中国)
吊起风的长脚
提长灯随光的口令捋顺日暮
在水中是镜
背着太阳是星辰的沐场
遇山是云彩的身姿
在夜里是灵药
白月亮,轻风长脚的画作
掀开岁月即见光阴的四季晴空
在渡口与彼岸之间的时空
明亮的阴影与暗影抽丝的彩光邂逅成诗
月光饼一口念想
爱字驮着光景飞过时间河流的上空
不沾一滴水
掘进深处
白月亮是蓝色的
【作者简介】远红,中国诗歌学会、深圳作家协会会员,丝绸之路国际诗人联合会、广东省朗诵协会常务理事,唐诗之路国际诗歌学会、丝路文化院副秘书长,香港诗人联盟秘书长,深圳长青新诗协会副会长。诗歌作品曾获中国首届诗歌微视频大赛银奖,金青藤国际诗歌品鉴诗歌骑士奖,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诗歌艺术节最佳诗电影奖等全国、全球诗歌赛事奖项多次。

他生在中秋 / 池青橡(澳大利亚)
—— 记念姨丈欧椿堃先生
他 生在中秋
明月光 温柔地
搂起 赤条条的他
他 喜极而啼
他 生在中秋
这一年一度
同是他的庆生日
然而 他 家徒四壁
除了父母兄弟
只剩下明月光 温柔地
照着他
他 生在中秋
事业 亦如中秋前的月亮
日趋圆润
但是 他 不忘曾经
也像天上玉镜
温柔地照着
家人、亲戚、邻里、朋友
只要你有难
他 决不袖手!
弗论近远!
他 生在中秋
每逢明月光 温柔地
照着我们 就想起
他 和他的功德
而今 他 在天宇
何处?
(2025.10.02于澳大利亚悉尼市寓所)
【作者简介】池庆翔,男,作家,诗人。自八十年代起发表作品,举凡小说、散文,举凡诗歌、童话、评论等,均有涉猎,作品散见于中国大陆、香港、澳大利亚等各国各地,84年,加入福建作协,现为澳大利亚新州作协会员。

掬诗向月 / 张军峰(中国)
想你的时候
我就望望月亮
我在他乡
你在故乡
想你的时候
我望望山上
一轮弯月
映在心上
瘦在身上
想你的时候
拘一掬水
月在手上
你在手上
想你的时候
掰半块月饼
同一轮圆月
共享
想你的时候
你就是嫦娥
我就是吴刚
虽无缘份
却能听你
怨伤
想你的时候
你在天国
不知那里
有没有月亮
想你的时候
月色朦胧
蒹葭苍苍
你在水中央
【作者简介】张军峰,笔名初玄、风子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西安翻译学院客座教授、西北大学现代学院文学院特聘研究员。陕西省散文学会副会长、西安市作协秘书长、长安作家协会主席。获首届林非散文奖、第三届丝路散文奖等。出版散文集《掬水向月》《月挂东天》、历史文化散文集《西汉昭宣中兴》《你从我的长安打马而过》等,长篇小说《筑巢》。

唱给中秋的月亮 / 靳晓鹏(中国)
天上的那轮婵娟,
把月光分给每人一片。
在这中秋的夜晚,
友人们举杯联欢。
舞曲是那么悠扬婉转,
在甜美的歌里畅谈丰年。
舞姿是那么雅妙翩跹,
在欢快中叙说风云变幻。
千里秋光,
万里月圆。
一家人相拥着享受温暖,
说不尽的生活甘甜。
几亿年的明月,
几万年的情感。
阅尽了人間的悲欢離合,
看遍了朝代的血腥更换。
今晚的月亮透着苍凉,
地球的那边还在激战。
炮火给人们带来灾难,
忧伤的情愫浸泡心畔。
今晚的月亮蕴藏希望,
和平的呼声在全球响遍。
让流離的百姓回到家园,
让环宇没有战火蔓延。
今晚的月亮充满力量,
台湾的回归为时不远。
同胞们携手团圆,
民族的复兴会磅礴在天宇之间!
2025年10月2日
【作者简介】靳晓鹏,中国人才研究会、中国实学研究会、中华教育艺朮研究会、陕西历史研究会会员。出版《中国古代谏言史话》《中国古代谏言三百篇》《中国近代谏言三百篇》巜中国当代谏言三百篇》《关学巨擘鸿儒李颙》《关学巨擘路德世家》《大儒李二曲》《中国古代私学研探》《送给儿女的礼物》等。
中秋赋 / 孙晋平(中国)
异乡的异客,
把月亮当枚邮票,
贴在十五的信封上。
他不小心将其掉在地上,
里面尽然掉出桂香,
掉出一叠唐诗宋词。
其中,
最耀眼的是,
一曲吴刚捧月,
和一篇母亲——
未寄出的
白霜。
中秋佳节,
邀月酣畅。
唐朝的月光,
偷偷的泻在了——
他的小酒杯上。
原来,
他在啜饮的,
从来都是同一片,
李白的月光。
【作者简介】孙晋平,男,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半朵中文网签约作家。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华语诗歌春晚理事会理事,河北承德孔子智库研究院研究员。

格尔尼卡:灰,白,黑(三部)
——致毕加索同名绘画格尔尼卡 / By Angel.XJ
序:
快进,双倍速,全频倍速——1937年。
慢退,快进,胶片在4月26日:定格。
一,
镜头聚焦。她直角仰头,跪坐祷告如被扼住的天鹅。
用尽气力呼唤刚刚喂过奶水、却不再呼吸的婴儿。
像一颗暴露在空气中的心脏,被手术刀割成碎片。
那个星期一,格尔尼卡本该平凡的一天。
天空撕裂,炸弹携带地狱的灼热坠向归家的马。
蹄声沉重,拖曳着煤与橄榄的余烬。
钟声、嚎哭、轰鸣、嘶鸣,在灰白黑的幕布上痉挛。
它砸向街道,砸向切面包的母亲,砸向那个来不及
二,
喊出名字的孩子。呻吟先于火焰。痛苦如一声尖叫,
像K线图以90°崩裂。店铺倒塌,屋顶翻卷;
门廊、桌椅、衣物,碎成无法复原的残骸。
弹片悬浮,刺入身体;马匹倒下,舌头垂落
如一枚浸泡未发的子弹。格尔尼卡,那天是星期一
不是噩梦,是地狱被撕开的阵痛
不是眼睛所见,是意识中的暗影
男人们困在燃烧的屋内,沉默;
女人们拖着断腿向天空划十字;
三,
菜贩的呼喊戛然而止;人影弯折
在碎墙间爬行。格尔尼卡,那是星期一,
本该平凡的一天没有斗牛,没有钟声
只有寂静压过哭声生命如踩入泥土的照片,
光影消散,希望退去。时间碎裂,所有色彩被抹平。
天地间,灰,白,黑。胶片定格:慢镜头
她 仰头望天,脖颈如祭坛。是哀悼,是质问
还是她挺直的身体对向天空发出无言的颤音…
【作者简介】廖一菲,博士、英国诺丁汉大学宁波校区教授、诗人

《美洲文化之声》简介:
《美洲文化之声》国际传媒网(Sound of USA)成立于2016年,是美国政府批准的综合网络平台,主要从事华语文学作品的交流推广。目前已与Google、百度、Youku、Youtube 等搜索引擎联网,凡在这里发表的作品均可同时在以上网站搜索阅读。我们致力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同时提倡文学创作的思想性和唯美主义风格,为世界各地的华语文学作品交流尽一份微博之力。同时,美洲文化之声俱乐部也正式成立,俱乐部团结了众多的海内外知名诗人、作家和评论家,正在形成华语世界高端文学沙龙。不分国籍和地区、不分流派,相互交流学习,共同为华语文学的发展效力。“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倾听世界美好声音”,这是我们美好的追求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总顾问:森道.哈达(蒙古国)
顾问:蓬丹(美国)、李发模(中国)、段金平(美国)、祁人(中国)、谭五昌(中国)、张素久(美国)、林德宪(美国)、萨仁图雅(中国)、周占林(中国)、北塔(中国)。
总编辑:韩舸友(美国)
副总编辑:冷观(美国)、Jinwen Han(美国)
副总编辑:曹谁(中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创作艺术总监: 张琼(美国)
国际交流中心总监:芳闻 (中国)
中国交流中心总监:夏花(中国)
欧洲交流中心总监:一菲(英国)
编委:寒山(韩舸友/美国)、冷观(美国)、Jinwen Han(美国)、Yimeng Han(美国)、张琼(美国)、芳闻 (中国)、夏花(中国)、曹谁(中国)、柳芭(中国)、计紫晨、范群(中国)、一菲(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