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黄文庆,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陕西省特级教师,首届、第四届汉中名师,汉中市有突出贡献的拔尖人才,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陕西作家协会会员,佛坪县作家协会主席。先后在《诗刊》《诗歌报》《星星》《绿风》《诗潮》《中国诗人》《延河》《美文》《散文诗》等百余家报刊发表文字。诗歌《基因》《母亲》《会做饭的人更多受惠于母亲》等入选新世纪诗典,诗歌《蝴蝶》入选磨铁读诗会《2020年好诗100首》,被平民诗派评选为2020年、2022年年度诗人。诗歌入选多种年度选本。已正规出版散文集《佛坪等你来》《一窗青山》《佛坪地名故事》等多部,先后执行主编多部地方史志书籍。现居陕西佛坪。
大熊猫与人类谁拯救谁 / 黄文庆
《黑与白》
昨天,在汉江湿地公园又看见了几只
喜鹊,由这黑白分明的鸟儿
我想到了足球,也想到了第一国宝大熊猫
秦岭南坡,在刚刚过去的冬天
漫缈的天空和千峰万壑之间,填满了
灰暗和烟霾,没有怎么落下一场白茫茫的
大雪,也没有刮过一场痛快淋漓的大风
世界失踪了明快和单纯
大熊猫携带着标本性的黑与白,是音乐
节操的校声器,是浩瀚时空里的色彩之根
地平线变得模糊,磅礴升起的朝日夕阳
有些悲壮。在万物的层面
足球和大熊猫成了最后的图腾
和终场的救世主

《我看过九百多次大熊猫》
粗略估算一下,在这大熊猫的故乡
我见过九百多次大熊猫。记得茶花女
曾对阿尔芒说,不要再见我了
你见得次数越多苦难越深,我不是祸
可是见我多了你会丢失了灵魂
对于大熊猫,我是被它的淡然和从容喂养
陆游说,世味年来薄似纱
谁令骑马客京华。你看大熊猫
它活得多么憨厚,只忙着吃竹子和散步
不朝尘世望上一眼,仿佛竹子之外
一切都不存在。其实活着与否并不重要
活着的底部有深渊,不苍白虚无
才是活着的终极意义

《熊猫谷》
每当我的耳朵因为嘈杂而不知所踪
我就会去熊猫谷,在那巨大的寂静里
找回听觉。世界啊,说大也大
大得大片的戈壁空无一物,说小也小
小得无处饲养一只体量了大的孤独
在熊猫谷,耳朵抗干扰的警戒解除了
渴望听见一根松针摩擦着柔风
巨响一样怦然落地。世界总该有一些
旷寂之地,让大象款步而行
在月壤上踩出碗大盆大的脚印

《拯救》
我猜想,老庄一定见过大熊猫
见过这活着的太极图,从大熊猫得到
太多的灵感,悟到了清静无为
从而诞生了皇皇的《道德经》《南华经》
我猜想,太极图一定会滚动到
人类的尽头,大熊猫也能绝处逢生
陪人类走到所能抵达的极地
谁说没有一首诗能阻挡得了一辆坦克
可读过某一首诗的坦克手,却可能突然
泪流满面。就像鸽子和大熊猫
可能成为不断倾斜的世界的平衡器
让战争狂徒突然良心发现,让刽子手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大熊猫与人类谁拯救谁,一定会互相体恤
人类拯救了濒临灭绝的大熊猫
大熊猫也会慈航,拯救危机四伏的人类

在大熊猫故乡
有一些大都市,是世界性的
是人类性的,盛放和蔓延着人类的思想
如果人类和宇宙人交流,它们的思想会是
最初的礼品。大熊猫也是如此
它几乎被所有的地球居民所喜爱
在世界太多的动物园,都有它的身影
在人类的梦幻和相册里,都存有它的图片
黑白分明,憨态可掬,从容缓慢
身在丛林却不在意丛林法则
茫茫竹海是它看守着的老庄世界
当世界的一个又一个地区,疯子们
用飞蝗一样的炮弹深耕山河,让天空
频频受伤,战火烧毁了婴儿们的襁袍
小姑娘的头发蓬乱,脖子比螳螂的还细
一个空碗里只有沙土,她在废墟里
寻找家门的钥匙,把一只停走的钟表
使劲拨往遥远的从前,老人躺在
悲哀的格尔尼卡呻吟。已经有许多年了
我微信的题图是毕加索站在高高的凳子上
画一只和平鸽子。我有许多朋友
不再研究哲学,而转写童话
纸多么白多么白,童话应是绿色的
我在大熊猫的故乡,想着世界和平
这秦岭深处,该是地球上最为和平的乐土
疫情肆虐的那些年,我写过悲凉的诗句
用天蓝色的口罩为秦岭,为大熊猫
修一圈比长城还长的栅栏或围墙
世界这么大,和平这么小,ai持续入侵
我呼吁,忽略夸克吧,还有稀土、石油
把大熊猫的图片作为国会的会标
作为小学生课本的封面,在所有的教堂
让大熊猫把和平的洪钟敲响

在辋川读王维
| 辋之辨
终南山,就是古人以为终止了南天南地之山
在那抵天之山以远,已经没有了再南
而王维皈依的蓝田辋川,是在终南山里
上天圈出的一处神性之轮
那么多山水的辐辏
定义了一处青绿精神的外延
王维,天生自带佛性、山水性
也自带诗性
其尘世生活就不单单只有尘世性
他是一个复合的生命
高度的融合
又让他无比的纯净
所以他看中了宋之问遗留的辋川
让哲学之“辋”圈定了他的境界
他的国度,他的天地
走进辋川.就觉得
是走进了一个空空如也的宗教的0
|辋与惘
开元二十五年,历官右拾遗,任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
见过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见过了大荒凉、大苍茫、大孤独
知道了在内地名山定居的美好
就购买了偌大的山河林湖
当他知道他的安身立命之地叫辋川
他是否想到了谐音谐形为“惘川”
反其意为“不惘之山川”
从此之后,辋川山水成了
在长安任职的他心目中再也去不掉的
佛国、诗性圣坛、姑射山和归宿地
有了辋川,他再也没有了迷惘

《美洲文化之声》简介:
《美洲文化之声》国际传媒网(Sound of USA)成立于2016年,是美国注册的综合网络平台,主要从事华语文学作品的交流推广。目前已与Google、百度、Youku、Youtube 等搜索引擎联网,凡在这里发表的作品均可同时在以上网站搜索阅读。
我们致力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同时提倡文学创作的思想性和唯美主义风格,为世界各地的华语文学作品交流尽一份微博之力。同时,美洲文化之声俱乐部团结了众多的海内外知名诗人、作家和评论家,正在形成华语世界高端文学沙龙。不分国籍和地区、不分流派,相互交流学习,共同为华语文学的发展效力。
“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倾听世界美好声音,”是我们美好的追求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总顾问:森道.哈达(蒙古国)
顾问:蓬丹(美国)、李发模(中国)、段金平(美国)、祁人(中国)谭五昌(中国)、张素久(美国)、林德宪(美国)、萨仁图雅(中国)、周占林(中国)北塔(中国)
总编辑:韩舸友(美国)
副总编:冷观(美国)、
副总编:jinwenhan(加拿大)
副总编:曹谁(中国)
副总编:刘乃歌(美国)
副总编:Angel.XJ(英国)
AI创作艺术总监:张琼(美国)
国际交流中心总监:王芳闻(中国)
中国交流中心主任:夏花(中国)
编委:韩舸友(美国)、冷观(美国)、jinwenhan(加拿大)、yimeng(美国)、张琼(美国)、王芳闻(中国)、夏花(中国)曹谁、(中国)、Angel.XJ(英国)、柳芭(中国)、范群(中国)、计紫晨(美国)、刘乃歌(美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