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爱我的人/柳芭现代诗欣赏(中国)

_cuva

作者简介】刘虹:国家一级作家,媒体主任编辑。曾任深圳新诗研究会副会长,目前担任国内大型新闻资讯平台冯站长之家“一日一诗”栏目副主编,中国雨巷文学社副社长。生长于北京部队大院,文革后期曾随父母发配到过新疆。1987年出席诗刊社第七届全国青春诗会。1982年大学毕业先后供职于政府政策研究室、大学和新闻媒体。迄今在海内外报刊发表近2000篇作品;公开出版6部诗集1部文集,以及5部自印诗图集。诗集曾获第三届中国女性文学奖、第七届广东省鲁迅文学奖、首届香港龙文化金奖等;单篇作品曾获20余个全国征文和大赛奖项。分别于2009年在北京、2025年在悉尼举办个人作品研讨会。2007年入选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库。

写在长沙时务学堂故址

我不是精英和俊杰,今天却要替身俊杰
来识时务——
背向市井的喧嚣,拐入小街
一个寂寞的故址,伏在这条被遗忘太久的
中山路。它正努力和路名一起
成为文物

满院里随便一件都价值连城,令人瞩目
满墙上更宝贵的名字和思想,却被
时光久久潜伏……此刻
我欲逆行回到125年前做它的学员
向梁启超谭嗣同黄遵宪陈宝箴蔡锷们
请教与切磋,聆听一代先贤志士
传播济世信仰,放言民权民主
主义的大旗始于这里揭橥
古老中国迈向现代文明的第一步……

也许它没奢望成为洪钟大吕,不过是
在两次血腥的噪音之间——
读书。一次是生前甲午海战的炮声
一次是身后戊戌年菜市口的砍头声
从它走出的或人杰,或鬼雄
终成绝唱,像一道闪电彪炳史书
如今还能否点亮,我们被多彩物欲
亮瞎的双眸?

伫立于幽静的故址,无法宁静
我的思索。空气中仿佛鞠捧可拾
那个时代激越的音符!
越来越多参观谒拜的人,赶来时
不再迷路。尽管有些奥义
尚不能被百度;尽管故址维护人
苦劝文化官员保护文化,仍需上书
尽管中山路上的时务,一百多年后仍是
……时务。

注:长沙时务学堂故址,位于今天的长沙市中山路三贵街。于1897年10月成立的时务学堂,是戊戌变法运动前夕,维新派创办的名震一时的新式学校,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高等学府。发起者包括谭嗣同、黄遵宪、陈宝箴和其子陈三立(陈寅恪之祖父与父亲)等。熊希龄任提调(校长);梁启超任中文总教习,谭嗣同任分教习;蔡锷考上第一期学员。 教学内容包括经、史、诸子和西方的政治法律与自然科学; 传播维新变法思想,放言民权民主学说。 有学者认为,时务学堂无疑是戊戌变法乃至辛亥革命运动的“孕房”之一。

中药罐

材质、款式,都没变
病,也没变
和惰性的日子一样
仍在万历15年

一切就位,扶正祛邪的
必要条件一一
心中是热的,血压是高的
气是不打一处来的
嘴小也是要呼号的
沸腾时,越发像革命
点火,当是充分条件

为经得起熬煎,需要
密封,确保泡沫紧围核心
内循环。药方仍是祖上的
壮阳+滋阴,儒+法
配伍,秘而不宣

重要的是火候要慢
有拿捏感。草药如草民
被反复萃取,敲骨吸髓
时间,被温吞地耐力训练
百年之大变局磨蹭在百年之前
最终,药引和药渣
都烂在肚子里……事儿
还没完一一它吐出的苦汁
营养了人民的苦,它要做
出土文物,千古
一罐 —— 历朝,历代

世界上最爱我的人

— 还没去

无关情场。追逐者们躲在手机铃声里
日夜叫春。执着得堪比
猫撵老鼠,或苍蝇逐臭
亲,家人,大姐,干妈,奶奶一路
亲热升级,多情得毫不留情地
一把捏住我的软肋,拉低我
本就不高的智商,直至窃喜:莫非
咱已返青到怕劫财、更怕劫色的年纪?
敢情,狂了一生且罔顾年老色衰
称孤道寡,热烈惦记咱的却只剩……骗子

这除了让咱年轻时傲娇过的
浪漫传闻,差点坐实
更深夜梦回的是:他们前赴后继
令纯情少女变成老太,仍纯情
终于从精神中产,升华至物质无产,荣膺共和国的主人
终于可在临终时翻唱保尔:回首
往事、情事和房事(不是房市)皆没虚度
这空荡荡的一生

岂料,曾说是世界上最爱我的那人
昨天突然现身。穿戴着比20年前
更奢足的、不知哪儿来的底气
还套了条防弹裤衩,做出一付
怕被女人劫财复劫色的小心
呵呵,乾坤大反转哦一一想起当年
他自阉的情景。难道像于连
欲被再阉一次?

世界上最爱我的人,也值得
我爱的那个人,早已去了
曾经沧海,我心安定,已骄狂得
敢如死水,波澜不起

亲,亲们:容我施施然先你而去

(注:《世界上最爱我的人去了》,
是著名女作家张洁的作品标题)

《美洲文化之声》简介
《美洲文化之声》国际传媒网(Sound of USA)成立于2016年,是美国注册的综合网络平台,主要从事华语文学作品的交流推广。目前已与Google、百度、Youku、Youtube 等搜索引擎联网,凡在这里发表的作品均可同时在以上网站搜索阅读。
我们致力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同时提倡文学创作的思想性和唯美主义风格,为世界各地的华语文学作品交流尽一份微博之力。同时,美洲文化之声俱乐部团结了众多的海内外知名诗人、作家和评论家,正在形成华语世界高端文学沙龙。不分国籍和地区、不分流派,相互交流学习,共同为华语文学的发展效力。
“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倾听世界美好声音,”是我们美好的追求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总顾问:森道.哈达(蒙古国)
顾问:蓬丹(美国)、李发模(中国)、段金平(美国)、祁人(中国)谭五昌(中国)、张素久(美国)、林德宪(美国)、萨仁图雅(中国)、周占林(中国)北塔(中国)
总编辑:韩舸友(美国)
副总编:冷观(美国)、
副总编:jinwenhan(加拿大)
副总编:曹谁(中国)
AI创作艺术总监:张琼(美国)
国际交流中心总监:王芳闻(中国)
中国交流中心总监:夏花(中国)
编委:韩舸友(美国)、冷观(美国)、jinwenhan(加拿大)、yimeng(美国)、张琼(美国)、王芳闻(中国)、夏花(中国)曹谁、(中国)、Angel.XJ(英国)、柳芭(中国)、范群(中国)、计紫晨(美国)、刘乃歌(美国)。

《美洲文化之声》简介:

《美洲文化之声》国际传媒网(Sound of USA)成立于2016年,是美国注册的综合网络平台,主要从事华语文学作品的交流推广。目前已与Google、百度、Youku、Youtube 等搜索引擎联网,凡在这里发表的作品均可同时在以上网站搜索阅读。

我们致力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同时提倡文学创作的思想性和唯美主义风格,为世界各地的华语文学作品交流尽一份微博之力。同时,美洲文化之声俱乐部团结了众多的海内外知名诗人、作家和评论家,正在形成华语世界高端文学沙龙。不分国籍和地区、不分流派,相互交流学习,共同为华语文学的发展效力。

“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倾听世界美好声音,”是我们美好的追求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总顾问:森道.哈达(蒙古国)

顾问:蓬丹(美国)、李发模(中国)、段金平(美国)、祁人(中国)谭五昌(中国)、张素久(美国)、林德宪(美国)、萨仁图雅(中国)、周占林(中国)北塔(中国)

总编辑:韩舸友(美国)

副总编:冷观(美国)、

副总编:jinwenhan(加拿大)

副总编:曹谁(中国)

副总编:刘乃歌(美国)

副总编:Angel.XJ(英国)

AI创作艺术总监:张琼(美国)

国际交流中心总监:王芳闻(中国)

中国交流中心总监:夏花(中国)

编委:韩舸友(美国)、冷观(美国)、jinwenhan(加拿大)、yimeng(美国)、张琼(美国)、王芳闻(中国)、夏花(中国)曹谁、(中国)、Angel.XJ(英国)、柳芭(中国)、范群(中国)、计紫晨(美国)、刘乃歌(美国)。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