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捍士,号诗小三,本名许杰鸿,诗人、画者、兼诗评、编委、主编,1991年出生贵州岑巩(思州),2017年出版个人诗集《你在我的云上》。
一位诗人就是一只望远镜也是显微镜
——赵卫峰《望远镜里的阳台》及其他
望远镜里的阳台
赵卫峰(贵州)
再敞亮的地方也有暗隙
和湿地;而蚂蚁或蛇喜欢
幽草依稀如弱势群体
而风尘喜欢,以此类推
阳台很多时候纯属多余
仿佛费劲地伸向空中
却什么也不想抓紧的手
以此类推,有的人
晒太阳没有望星空的机会多
阳台素面朝天,可以认为
逐日老去的用户心不在焉
眼下嫦娥在上,这家伙在望,这家伙
睡前就爱来一下,肉色睡衣
貌似了无牵挂,仿佛一枚色块
一个膨胀的叹号!云里雾里
和黑乎乎的空中楼阁,相看两不厌
终是无言;眼前的世界就这样的
真与幻,矛与盾的关系
形影不离,终是无言;就这样的
从早到晚,阳台上的光阴就这样的
有时服装如旗,盆景常青
有时麻雀随性介入;无中生有
直到兔在月宫安息,烟火闭关
黎明前的托盘空空如也,终是无言
有想法的诗人总是在极力呈现时空的“原生态”和生命的另些面貌。此诗题为“望远镜里的阳台”,但“望远镜”在诗中并未以我们所熟知的望远镜这一物体出现,于此我更愿把“望远镜”看作是太阳、月亮或诗人的远近交融的现场性想像。而“阳台”在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种概念来,就是“对于一个家庭或一套房而言,阳台几乎是整个家里最赋予诗意的一小块且公共的地方…”但诗人却似有意把阳台的诗意缩小或还原,“诗意”也还仍然在,反而有种更强了的感觉,这里面有诗人理性和感性的思考与多方面情感的冲突与商榷,以及“矛盾”的汇总或结合。
就理性方面来讲,诗的前四行,理性相对略强,大约也是诗人想表达的观点和哲理及感情,就如同《道德经》所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一样。开头的“敞亮”一词,意为光明或光芒(处)也好,也有黑影(暗隙)和水(湿地)的存在,而且“蚂蚁或蛇喜欢”——这就是理性大于了感性。后面“幽草依稀如弱势群体/而风尘喜欢,以此类推”除了接上(前面的诗句)外,也是做一个理性的、全面的补充来近一步阐述这一诗人内在的思想,“光明与开阔之下必然有暗影和缝隙,最弱小的生命之上也有风尘喜欢”,“风尘”一词也挺好,它丰富且对应“幽草”一样能大也能小,这句也是对自然或生命与存在等的宏观与微观的客观关注…有点像“存在即合理”,它们没有好与不好、喜欢与不喜欢的区分或事实及公断。从开头,此诗已经有了一个很大的格局!
接下来“阳台很多时候纯属多余/仿佛费劲地伸向空中/却什么也不想抓紧的手/以此类推,有的人晒太阳没有望星空的机会多”这一部分——如果像我前面所说“阳台”是家里最有诗意的场所的话,那诗人诗里所说的“阳台很多时候纯属多余”就是一种现实的返照或对人类某种追求的暗讽?以及欲亲近而实则难以亲近大自然,以及一种桎梏感?如果阳台不指“诗意”只是一个阳台的另一层含义来说,那就是诗人心情的返照,这里不得不说一下我很佩服诗人很高的诗歌造诣,诗人这首诗通篇结束都没有一个“我”字,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里曾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在我看来,诗歌的“无我之境”比“有我之境”的写作难度要大,因为“我”在诗歌中是不能少的(我自己对什么是诗歌的定义或诗观是:诗歌就是“我”,大我与小我,有我与无我…),但“我”可以隐藏,所以“隐藏”就能看到作者更不一样的功夫。不管怎么来说,这一段两个方面都会在紧接着的几句诗里得到重合与并现。
“仿佛费劲地伸向空中”——这句含有各类“种子”的爆裂感,非常触动。就像诗评家陈超所说的“对于生命状态的探求,足以永远启发我们以怎样的姿态握紧手中的鹤嘴锄,向生命深层的噬心体验掘进”。如今诗歌(诗意)现实情况正是如此的“费劲”前行中,诗的力量变小了,“如同伸向空中的一只手,诗和人都是孤独的”,但无论谁伸向空中,天空又都是毫无阻挡的。而“阳台”本身的构建就已经很形象的“伸向空中”了,“费劲”又是理性的相比整套房的面积而言,“阳台”它是极小的存在,但对于社会上极大多数没有半平米自己房子的人而言呢?那这个阳台就又是极为奢侈等的存在了(也是和“诗意”相合)……诗和阳台和人等都是这样的“却什么也不想抓紧的手”——
对诗而言,需要张力和意境的无限延伸;阳台也需要,这悬空的美感与更接近的自然的小空间,众所周知,所以诗人简明扼要地写道“以此类推”。“有的人/晒太阳没有望星空的机会多”的含义或言外之意呢?这句除了连接前面的诗意,它同时还是与前面“分开”的,有“别的内容”在里面,也印证了“读者”前面读到的“大多数人没有属于自己的房(指工作的城市及老家属于父母的房除外)等类似情况,还有诗作里更前面的对弱势群体的关注等”都是“印证”这一句和这一刻,同时也是诗人等待读者或文学里常说的知音的会合等,多重意蕴的重合……
“别的内容”是什么?“有的人/晒太阳没有望星空的机会多”这句之前的诗是虚境或大范围的言说多,然而到了这句,开始则有实境,达到了虚实结合,这有如画画,虚染留白是必须的。我们可以设想,诗人下班回到家,看着阳台或站(坐)在阳台,望着天空(下班后赶路回到家上阳台也好,还是下班后回到家把家务等活忙完后在去阳台也好,都是夜晚了吧),所以诗人以“自我”生活轨迹为例,感叹望星空的“机会”多,而晒太阳的“悠闲”少,也是有对应诗前面的一些内容;另一方(诗人以外想到的一些人)则是处在黑暗的夜空下,才有“自己”的生活与时间,因为白天要工作、要生存,这便是诗前面的“弱势群体”,那不起眼的人生(这里可以理解诗人不满自己或不满别人的现状,毕竟“阳台”是令人向往的,想多有时间陪伴的,陪伴阳台也就等于陪伴“自我”),这是众生共同的命运,总统、明星等也无一例外,完全“自我”的自由是没有的,所以才有“阳台”等相关联的一系列物象及此诗的出现,还有“望远镜”也是在这句有出现。
“有的人/晒太阳没有望星空的机会多”,这一句平常而难度,宽阔而细腻。其实也涉及了关于太阳或月亮、白天与黑夜的杂思,可以象征及隐喻出“望远镜”其实也就是“本人”,“我”。再次出现的“以此类推”,则是省略更多类似情况以达到诗歌的精炼、感情的集中,这使得诗歌更富张力和言有尽意无穷。
“阳台素面朝天,可以认为/逐日老去的用户心不在焉”。这句很朴素,先说了“阳台的简朴或空荡”,后面说了“老去的用户”及“心不在焉”,中间又说了“可以认为”,尽显某种世(事)态的疲惫感,身心的有心无力的情形,也能看到“阳台”做为家庭诗意的锐减或诗人与家人对阳台兴趣的平淡化,很真诚的说出这一个个主观与客观的情景,交融在“阳台、老去的用户、心不在焉”里;小家的无奈也道出了大家的困境。这是一首很有意识、时代、个人、现状等的诗歌,这里我再次想到陈超先生所言:“这种执着于生命体验的诗最终被确认,只能指望一个够格的读者的反应。这种展示个体生命原生状态并进而揭示整体生存的诗,并非时下颇为走红的‘表现自我’的诗”。我同时也想到,这样的诗具备流传下来(去)或流传开来的经典性与时代性、历史性与艺术性等。可能也会有人觉得这首诗或这句诗很简直,并无太多诗意,或“可以认为”这样的字句偏于散文化等,其实诗歌是可以直述与保留这个时代语言的。我坚持认为,“可以认为”这句不可或缺,缺了,诗意锐减沦为平庸不说,更没有办法连接后句与说出诗人想表达的多重意境的融合,那个体的价值与声音也就随之被付之一炬。
“眼下嫦娥在上,这家伙在望,这家伙前就爱来一下,肉色睡衣”这句很有意思的,如果这句之前的诗我们理解为诗人一直在忧伤或消沉里也好,那么这句则显示出诗人的“幽默、随性、灵动、阳光、真实、全貌”等的另一面,画面和想象力等都很凸出——“嫦娥”在上指月亮,也还可以指其它;“这家伙在望”诗人在望、月亮也在望;“这家伙前就爱来一下,肉色睡衣”很有意思,也很有精神的纯洁性等,如果指诗人自己,那么“肉色睡衣”就是指不穿衣服的作者光膀子、黄皮肤的——日常的人样。如果指月亮或嫦娥,则又可指洁净的体肤等,“肉色睡衣”睡衣存在与否,睡前穿不穿衣并不重要,就此句来说,通感又夸张,把月亮说成嫦娥,可以想象这场景,与传统诗歌的表达有所联系了——中国诗人比较喜欢“月亮”入诗,如“床前明月光”、“海上升明月”、“明月松间照”、“举杯邀明月”、“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等,月亮也能引申出很多的情感与共有情感,但对于当代诗歌而言,不走“老路”也是与传统联系的另种步法,正如“嫦娥”直接沿袭了“明月”,但有区别,虽然“嫦娥”还是能代指月亮,但毕竟意象和情感与结果都不同了。正如前述“肉色睡衣”以古诗方式是写不出来的,虽然古诗也同样具备“现代性”,但古诗当时没有“肉色”的太多区分;“睡衣”一词引自二战后的西方叫法,因为古人的睡衣称“亵衣”等,我想古人最多也就称“内衣”等也就已经很“现代”了。
紧接着“貌似了无牵挂,仿佛一枚色块/一个膨胀的叹号!云里雾里”也很直白,月亮的色块是“白”也对应了“嫦娥”,月亮的圆也能与站立的人组合成一个“惊叹号”,多美的想象!诗人的黄皮肤也对应了“一枚色块”,也可以是把自己比喻成一个很形象很扩大的感叹符号,这个比喻非常恰当与智慧,且很有思想感情及细节等,月光下的人,脖子部分更是看不清楚的,场景也很文学或艺术化了等,也把前面“这家伙…肉色睡衣”又提升到了另一个层面的高度与紧贴着诗络走,所以有了这句“貌似了无牵挂”承上启下和多重心境的描写,没有多一个字也没有少一个字。这里插说一下,像“貌似”一词你可以读成书面语或口语都可以,书面语或口语对于现代及当代诗歌来讲都可以用,也可以结合起来用,这都没有关系。什么是诗?我们不能忘了这个根本问题,首先是内容和内涵是“诗”,语言方式只是一种诗意传播的媒介,就好比你是用现金支付还是手机支付是一个道理,手机支付固然“与时俱进”一点(同时也容易缺失诗意及存在容易过时等),现金支付更有情怀及历史(同时相比手机或刷脸支付也显落后与不方便),但对于商店老板来讲他们都准备了两种支付方式,当然,能更当代和现代一点更好,不能也没有关系,只要你的钱是真的,就不怕花不掉,即使到了国外也不用担心花不掉。所以,当代诗歌或诗人的责任,我觉得应该是“诗歌如何把当代的超现代性发现并赋予它们诗意,确定诗意,留住和并能长久的传播诗意”!在此,借用诗人的诗句“以此类推”,我也就不再多言。
接着说。该诗“云里雾里”依然是可视为本义,天上远处的云雾,也可以是一种心态。接着的多种场景和多个意念的视线遇合,以三个“终是无言”收束,体现出诗人复杂的情感或情绪等。第一个“终是无言”——月亮“和黑乎乎的空中楼阁,相看两不厌”。主要说了“月亮”终是无言或总是不说话与它不会说话,却长期能不腻的对视着,言外之意或诗境就出来了,而且非常的明显,像电影画面的长短镜头,人和月,各守一方,晚上他们才能相遇,月与人都是对于天空和大地而言、非常的渺小,这个画面是孤独与孤独对话,灵魂与灵魂的欣赏,精神与精神的交流,人与月“互赏”,人与自然的常规定律,宇宙中地球和月亮的变化不会太大等(也可以说是永恒),就像诗人说的“相看两不厌”,“诗人”的变化也不会太大。
第二个“终是无言”则是续说、还有诗人自己他也是“无言”、进而再次应接前四行的诗句和哲理等。第三个“终是无言”是两者的变化之后“白天”还是“无言”。“从早到晚,阳台上的光阴就这样的/有时服装如旗,盆景常青/有时麻雀随性介入”这句就写了阳台上一天的变化,就像地球上一天的变化“一样”,有时“服装如旗”阳台(最大)的动景,也是对生活及阳台的功能之一描写,挺生动;“盆景常青”则是阳台最大的绿植或生命的静景…也是很细致;有时“麻雀随性介入”则又到了阳台上最大的“意外”或如陨石掉落地球等是最大的“外宾”了…“麻雀”又是来丰富“阳台”的诗意的或灵感等,一个渺小的生命体、“望远镜”又可以说再次出现了(它是潜意识里的或主观符合客观的),人和物要被“望远镜”放大和聚焦才能看到更大、更远、更广,麻雀的自由也是另一种可能,麻雀能代指自由和实现自我等,也能使诗的张力与灵性扩大、放大、辽远…“直到兔在月宫安息,烟火闭关”就有对接前面,还有扩展与延伸——如果说前面的“麻雀”是“活物”(生命)的话,那么“兔”也是“月宫”里虚拟的“活物”,“烟火”是人间的“活物”;“安息”和“闭关”是都休息了。
“兔”和“风”或许是赵卫峰诗歌里的核心物象或诗的脉搏、理念所在。虽然这首诗里突出用的是“风尘”一词,但“风”在全篇中仍然在。他的多数诗里都有风和兔的存在,很多时候还是同时存在,嫦娥也多有出现,比如他的《风声》《总有些记忆与风有关》,还有《风吹》《乌蒙》《春风清洗贵阳的时候》《月亮明白》等诗里,都有风、兔、月或同时或分开在他诗中出现,风和兔同时出现的频率较高。试引用看
:
风爱证明一团散沙
风沙联袂,易让空想的楼阁坍塌
……唉,很多时候
我总是先想到上述,再顺势
想到莫须有的
兔子般的你
——《关系》
和你有关的春风,没有燃烧
却留下呛喉的灰烬,它开始是无色
后来也是,所以说,别人都看不见
所以说,风像随时喘息的兔子
别人都不以为然
——《和你有关的春风》
能在江湖上倒立,擅在春天爬树
对兔子吹毛求疵
让昙树弯曲,让草受惊
风啊,让人总忍不住
发出非人的声音
——《风似种永远不会碰壁的东西》
虽然诗人每首诗里的“风和兔”的诗意都略有不同,大体上又是相通的,如“风像随时喘息的兔子”它们俩互为“你我”,“风”是主体,“兔”是风的喻体。
我猜想他喜欢这两个物象的原因至少有二:一是“风和兔”的不可捕捉(性)能有效的符合与变化他每首诗歌的意境(虚与实等),且不失他自己的固定风格;二是名字情结也占一点,比如“风”与“峰”字的谐音,那“兔”就是“风与峰”的具体之物…兔的形象是极为可爱与灵活及漂亮与自由自在的,哪怕它是家养的,它也活得无忧无虑、有吃有喝;如果是月宫上的兔,它还算半个神仙或小仙,能天天被嫦娥“陪与爱”或忠“一”等等,而“卫”字也就无形的在中间了(例子我就不多说了,比如赵卫峰他既写诗又写评,而且作品质量与水准都很高,成就也不小,目前好像诗集四本,评论集三本,他可算是全国范围内同时身兼诗人及诗评家双重身份且备受好评的极少数。)……
嫦娥在望
蛮天僰雨
乱石穿空,风情万种
嫦娥在望,
河爱弯路
人以群分,唤作民族
嫦娥在望,
路有不平
肉身重要,骨头必须
嫦娥在望,
植物安静
农夫与蛇,自有睡处
嫦娥在望,
城镇乡村
星罗棋布,各有千秋
嫦娥在望,
黎明不远
热火朝天,爱恨同源
——选自《云贵高原》
这诗一连用了六个“嫦娥”。云贵高原是诗人的故乡,古人月亮也指故乡——“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从《云贵高原》这首诗里看也是的;那《望远镜里的阳台》“眼下嫦娥在上,这家伙在望…”的“嫦娥”也是和《云贵高原》里的嫦娥类同的,“兔在月宫安息”的“兔”是“风”就在重复了、“月宫”是“嫦娥”是“故乡”?风在故乡安息?这都是可以的和挺好的。那“嫦娥在上或在望”,如果是在外地则是思家或思乡等,但如果是在故乡自己家里的阳台呢?那可能就又回到“风与兔”了,一种理念和信念与敬畏等就出现了——“家乡、家园、故土等在‘我’之上”,诗意一下丰满、丰富、丰盈,意味深长了许多。
“想象力”它可以实现人们不能实现却向往或好奇的那部分,就是更能使不可能成为可能的不二法门,永无止息的激活着历代诗家、艺术家、甚至科学家等…所以古人就有“嫦娥奔月”等美丽的传说故事,而且今人还在受着很大影响和沿袭,这也是文化和文脉的继承与应用或扩展。“黎明前的托盘空空如也”,天亮了,昨晚的月亮和阳台就又都“走”了,“我”(们)又回到了白天的社会或现实,成为“人是社会性动物”中的一份子,该上班的上班,该拼搏的拼搏,该忙碌的忙碌,该庸碌的庸碌等…“诗意、阳台、月亮”等又回到了“终是无言”。
甚至联想,当代人、很多人在晚上也不愿花零星的时间与“自己”对话或与“诗意”交流(看书)了等等,这就是诗意之外的“可怕之处”和诗的奢侈及可贵之处!“无言”古人说“不学诗,无以言”和“诗无邪”等。“无言”也是最大的清醒与微弱的对抗!如果有“诗”的存在,人生或身边会格外美好,工作等也会“充实、幸福”。“无言”也是与自然和自己的和谐共处、“与世无争”……
话说回来。这首诗的“望远镜”最初让我想到诗人拿着望远镜在阳台观察室外风景或景象,但高手或有很多体验与感受的人,其实不用那“实则看不远的道具”,所以诗人是在用心和意念的望远镜在看——毫无视线阻挡与模糊,他都一清二楚。在此我突然想到,诗人本身就是一个望远镜,同时也是一个显微镜!
“阳台”则最初也让我想到一个阳台,去年夏天又去大理古城玩时见到的一个客栈阳台,它面朝苍山,眼前是古城的白族建筑,阳台上还有一张素净的小“躺床”既可坐又可睡,也是到了晚上,我就一个人走上阳台进入了“无我”状态,那种感受或感觉就特别好,我自己呆了很久,然后才回去睡觉,呆在那里有种莫名的冲动及乐趣与好感…我想诗人与阳台最初也是那样的,或隔一段时间与到另一个阳台还是那样的——“望远镜”也会无形的来;不管喜或悲都是“沉醉”的、“掏空”的,或者“诗意”的……
2020.7.22
责任编辑:伊萌